题名

鬱的演化:從藝術批評到小說書寫-論李渝保釣後的寫作

并列篇名

The Evolution of Yu: From Art Criticism to Fiction Writing-Analysis of Li-Yu's Fiction after the Baodiao Movement

作者

劉淑貞(Shu-Jhen Liu)

关键词

憂鬱 ; 鬱 ; 抒情 ; 救贖 ; 自殺 ; 共時性 ; Melancholy ; Yu ; lyrical ; redemption ; suicide ; synchronicity

期刊名称

中國現代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37期(2020 / 06 / 20)

页次

127 - 15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1970年代中期,李渝在退出保釣運動後,轉向藝術評論與小說書寫的工作。她從中國傳統文人山水畫的繪畫批評術語「鬱」出發,重新詮釋了山水畫裡被國族論述所壓抑的「憂鬱」,並由此展開為她個人對民族主義、集體意識與歷史認同的激進批判。本文認為,李渝在藝術評論中所重新詮釋的「憂鬱」,也演化進她保釣後的小說書寫之中,並開展出她對時間、書寫與救贖的觀點。本文將討論「鬱」在李渝保釣後書寫歷程中的演化。而這條路徑的極致,即是書寫主體的憂鬱征狀與自殺行動。本文亦將以此指出:李渝對歷史話語權力的解構,使她的救贖勢必內含著書寫主體將憂鬱內化的風險,而導致死亡成為救贖與書寫的一種終極形式。

英文摘要

In the mid-1970s, Li Yu withdrew from the Baodiao Movement and turned to art criticism and fiction writing. She reinterpreted an art term, "Yu" (melancholy), related to an element in Chinese landscape painting, which was often repressed by nationalist discourse in landscape painting. From that point on, she started to forge a radical critique of nationalism, collective consciousness, and historical identity. This paper attempts to reveal that she adopted her reinterpretation of "melancholy" in her fiction writing and her perspective on time, writing, and redemption. This paper aims to discuss the evolution of "Yu" (melancholy) in her writing after her withdrawal from the Baodiao Movement. For this term to develop to its full potential, it refers to the melancholic symptom and suicidal ideation of the writing. This paper also holds that Li Yu's destruction of historic language leads writing to the internalization of melancholy. Thus, death serves as the terminating form for redemption and writing.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佛洛伊德, Sigismund Schlomo,賀明明(譯)(1989).佛洛伊德著作選.臺北:唐山出版社.
  2. 何懷碩(編)(1991).近代中國美術論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3. 李渝(2016).那朵迷路的雲─李渝文集.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4. 李渝(1991).溫州街的故事.臺北:洪範書店.
  5. 李渝(1999).應答的鄉岸─小說二集.臺北:洪範書店.
  6. 李渝(2009).行動中的藝術家─美術文集.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7. 李渝(2013).九重葛與美少年.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公司.
  8. 李渝(2011).拾花入夢記:李渝讀紅樓夢.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公司.
  9. 李渝(2002).夏日踟躇.臺北:麥田出版社.
  10. 李渝(2012).金絲猿的故事.臺北:聯合文學出版公司.
  11. 李渝(2001).李渝族群意識與卓越風格─李渝美術評論文集.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12. 李渝(2005).賢明時代.臺北:麥田出版社.
  13. 沈從文(1992).沈從文選集.湖南:嶽麓書社.
  14. 高居翰, James,李渝(譯)(1996).中國繪畫史.臺北:雄獅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5. 張恒豪(編選).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郭松棻(一九三八~二○○五).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16. 梅家玲(編),鐘秩維(編),楊富閔(編)(2019).臺灣現當代作家研究資料彙編118:李渝.台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17. 郭松棻(2015).郭松棻文集:保釣卷.臺北:印刻文學生活雜誌出版公司.
  18. 郭熙,郭思(編),楊伯(編)(2010).林泉高致.北京:中華書局.
  19. 陳世驤(1972).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
  20. 雄獅美術(編)(1988).余承堯的世界.臺北:雄獅圖書公司.
  21. 黃啟峰(2008).河流裡的月印─郭松棻與李渝小說綜論.臺北:秀威.
  22. 黃資婷(2015)。論李渝小說中憂鬱與抒情之力量。東亞人文研究,2015,49-61。
  23. 葉維廉(2010).中國現代小說的結構(增訂版).臺北:台大出版中心.
  24. 漢娜.阿倫特(編), Hannah,張旭東(譯),王斑(譯)(2014).啟迪:本雅明文選.北京:三聯書店.
  25. 鄭穎(2007).鬱的容顏─李渝小說研究.臺北:印刻.
  26. 簡義明(2007).書寫郭松棻:一個沒有位置和定義的寫作者.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27. 羅隆邁=郭松棻(1974)。談談臺灣的文學。抖擻,創刊號,48-56。
被引用次数
  1. 楊婕(2023)。典範承繼.多重渡引.烏托邦-李渝的抒情美學與保釣反思。臺灣文學研究學報,37,161-211。
  2. 鍾秩維(2022)。殷師的池塘:郭松棻的〈秋雨〉及其七○年代的政治與思想轉折。清華學報,52(4),739-776。
  3. 鍾秩維(2023)。李渝文學的憂鬱政治:以〈待鶴〉為中心的考察。東海中文學報,45,97-141。
  4. (2024)。空間形式與抒情小說:夏濟安、葉維廉、李渝與臺灣現代派文論的展開。中外文學,53(1),205-250。
  5. (2024)。李渝《九重葛與美少年》人物生存困境。實踐博雅學報,35,19-35。
  6. (2024)。細節裡的魔鬼:論李渝小說的細節描述美學。中國學術年刊,46_2,5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