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影像啟動文學的來世:當代台灣文學紀錄片的三種路徑
|
并列篇名
|
Films Launch Literary Afterlives: Three Modes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Documentaries in Taiwan
|
作者
|
謝欣芩(Hsin-Chin Hsieh)
|
关键词
|
台灣文學 ; 文學紀錄片 ; 作家身影系列 ; 他們在島嶼寫作 ; 日曜日式散步者 ; Taiwan Literature ; Literary documentary ; Zuojia Shenying ; The Inspired Island: Series of Eminent Writers from Taiwan ; Le Moulin
|
期刊名称
|
中國現代文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41期(2022 / 06 / 20)
|
页次
|
5
-
2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試將當代台灣文學紀錄片分為三種模式,探究文學與影像的跨媒介創作與敘事策略,提出當代台灣文學紀錄片生產現象的初步觀察。第一種模式為傳記式作家紀錄片,以單一作家為傳主,作家生平、創作歷程與代表作品為敘事主軸。第二種模式為風格化的文學電影,導演以自身對作家的詮釋佐以影像美學,結合商業化的宣傳手法,以推動台灣文學閱讀為目的。第三種模式為實驗電影,以前衛的音像部署策略,挑戰文學紀錄片的傳統,揭開文學史上邊緣化的跨界域文藝風貌,亦佈置創新的觀影情境誘發觀者進入文學世界。本文認為當代文學紀錄片的生產,除了依循新世紀紀錄片「個人化、藝術化與商業化」的趨勢發展以外,文學紀錄片的傳播功能亦可延續文學的生命。
|
英文摘要
|
This study categorizes contemporary Taiwanese literary documentaries into three modes, investigating the processes of intermedial creation between literature and documentary and exploring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to offer a preliminary observ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contemporary literary documentaries. The first mode - autobiographical documentary - focuses on a single writer and his background, writing, and representative works. In the second mode - stylized literary filmed - filmmakers adopt their interpretation of the filmed writer and filmic aesthetics along with commercialized promotion to publicize literature. The third mode - experimental film - aims to highlight the marginalized cross-regional phenomenon and to guide the audience to the literary world through avant-garde strategies. Accordingly, this study proposes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trend of documentaries in the new century - individual, artistic, and commercial - the production of these literary documentaries also extends literary afterlive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李育霖(2021)。朝向少數的文學史編纂:論《日曜日式散步者》紀錄片的音像配置。中外文學,50(4),43-73。
連結:
-
邱貴芬(2002)。文學影像與歷史─從作家紀錄片談新世紀史學方法研究空間的開展。中外文學,31(6),186-209。
連結:
-
Bruhn, Jørgen(2016).The Intermediality of Narrative Literature: Medialities Matter.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
Erll, Astrid,Young, Sara B.(Trans.)(2011).Memory in Culture.Hampshire:Palgrave Macmillan.
-
Nichols, Bill,井迎兆(譯)(2020).紀錄片導論.台北:五南圖書.
-
Plantinga, Carl(2015).Rhetoric and Representation in Nonfiction film.Grand Rapids:Schuler Books.
-
人文沙龍團隊(2021)。在媒介裡求生:台灣文學的機會與命運。人文社會科學簡訊,22(3),110-113。
-
王慰慈(編)(2006).臺灣當代影像─從紀實到實驗.台北:同喜文化出版工作室.
-
朱賢哲,《削瘦的靈魂》,台北,目宿媒體,2021。
-
吳秀菁,《台灣新文學之父─賴和》,台北:春暉影業,2000。
-
吳倍華(2013)。台北,世新大學口語傳播學系。
-
林泰瑋,〈【他們在島嶼寫作】楊順清:這不是「作家身影」那樣的紀錄片〉,《OKAPI 閱讀生活誌》,網址: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061,瀏覽日期:2022.03.17。
-
林淇瀁(2001).書寫與拼圖:台灣文學傳播現象研究.台北:麥田出版.
-
邱貴芬(2016).「看見台灣」:台灣新紀錄片研究.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邱貴芬(2022)。以紀錄片創造文學後續生命─《願未央》與《我記得》。文訊,436,67-70。
-
袁世珮,〈七等生削瘦的靈魂朱賢哲用影像捕捉〉,《聯合報全文報紙資料庫》C5 版,2021.03.16。
-
張小虹,〈影像時代的文學魅力〉,《聯合報全文報紙資料庫》A4 版,2011.06.06。
-
陳允元(2022)。當代台灣日治時期「文學劇」的興起:以《先生媽》、《台北歌手》及《日曜日式散步者》為論述中心。TaiwanLit,3(1)
-
陳佳琦(2016)。重返風車詩社─「日曜日式散步者」的文學影像意義。藝術家,492,294-299。
-
曾壯祥,《笑嘲人生的悲喜─王禎和》,台北:春暉影業,2000。
-
黃以功,《永遠的《臺北人》─白先勇》,台北:春暉影業,2000。
-
黃亞歷,《日曜日式散步者》,台北:目宿媒體,2015。
-
黃儀冠(2012).從文字書寫到影像傳播─臺灣「文學電影」之跨媒介改編.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