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時代與抒情:穆旦《旗》的「聲音」問題

并列篇名

Times and Lyrics: The Issue on the "Voice" in Mu Dan's Flag

作者

曾琮琇(Tsung-hsiu Tseng)

关键词

穆旦 ; 旗 ; 抒情 ; 悖論 ; 現代主義 ; Mu Dan ; Flag ; Lyricism ; Paradox ; Modernism

期刊名称

中國現代文學

卷期/出版年月

42期(2022 / 12 / 20)

页次

99 - 1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英文

中文摘要

穆旦被作為四○年代現代主義詩歌的先鋒,他進入公共文化場域的代表作《旗》(1948),有密切與社會、政治議題的對話。本文以「聲音」為線索,把「時代」、「抒情」聯繫起來,側重《旗》的聲音表現與轉變;在自我與現實交錯下,指出穆旦詩在內戰時期表現出來的拮抗與矛盾。我們聚焦以下三個面向,分別是:一、穆旦在身份與聲音之間的重組關係;其次,不同版本在刪修改易之間的多重聲音;最後探討穆旦在「新的抒情」的理念與書寫實踐之間的轉向與偏離。通過上述討論,我們發現,穆旦《旗》展現為群體代言的急切性,卻無法脫離「詩人本色」;從漢語詩史的角度來看,《旗》深化現代主義與現實的關係,但亦有所侷限。

英文摘要

Mu Dan's Flag (1948) is his representative work entering the public cultural field. This collection of poems has a close dialogue with social and political issues. This article takes "sound" as a clue, connects "times" and "lyrics", and focuses on the sound performance and transformation of Flag. Under the interweaving of self and reality, we point out the antagonism and contradiction shown in Mu Dan's poems during the civil war . We focus on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first, Mu Dan's r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identity and voice. Second, the multiple voices of different versions between deletions and revisions. Finally, we discuss Mu Dan's turning and deviation between the concept of "new lyricism" and writing practice. Through the above discussion, we found that Flag showed the eagerness to speak for the group, but it could not be separated from the poet's esse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hinese poetic history, Flag deepe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odernism and reality, but it also has limitat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姜濤(2015)。東北之行、報人視角與穆旦「內戰」時期寫作的重構。中國現代文學,28,109-127。
    連結:
  2. 梅家玲(2011)。有聲的文學史─「聲音」與中國文學的現代性追求。漢學研究,29(2),189-223。
    連結:
  3. Eliot, Thomas Stearns(1954).The Three Voices of Poetry.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4. Leung, Ping-kwan(1984).San Diego,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5. 卞之琳(1982).雕蟲紀歷.香港:三聯書局.
  6. 王東東(2016).1940 年代詩歌與民主.台北:政治大學出版社.
  7. 王聖思(選編)(1996).「九葉詩人」評論資料選.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8. 艾青,《北方》,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2。
  9. 西南聯合大學北京校友會(編)(2006).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史.北京:北京大學.
  10. 西渡,〈愛的可能與不可能之歌:穆旦〈詩八首〉解讀〉,《中國詩歌網》,網址:https://www.zgshige.com/c/2016-08-22/1684480.shtml,瀏覽日期:2022.09.14。
  11. 何金蘭(1989).文學社會學.台北:桂冠.
  12. 吳興華(2017).風吹在水上:致宋淇書信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13. 李方(2007)。穆旦主編《新報》始末。新文學史料,2007(2),10-18。
  14. 李章斌(2015).「九葉」詩人的詩學策略與歷史關聯性(1937-1947).台北:政治大學出版社.
  15. 杜運燮(編)(1987).一個民族已經起來─懷念詩人、翻譯家穆旦.南通:江蘇人民出版社.
  16. 周珏良,〈讀穆旦的詩〉,《益世報‧文學周刊》,1947 年 7 月 12 日。
  17. 易彬(2010).穆旦與中國新詩的歷史建構.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8. 易彬(2010).穆旦年譜.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19. 易彬(2019).穆旦詩編年匯校.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 易彬(2012).穆旦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21. 林元(1986)。一枝四十年代的文藝之花─回憶昆明《文聚》雜誌。新文學史料,121-122。
  22. 柄谷行人,林暉鈞(譯)(2021).日本近代文學的起源.台北:心靈工坊.
  23. 查良錚:〈苦難的旅程─遙寄生者與紀念死者〉,《春秋導報》第二期第三版,1943 年 5月 30 日。
  24. 袁可嘉(1988).論新詩現代化.北京:三聯書店.
  25. 袁可嘉,〈新詩現代化〉,《大公報‧星期文藝》,1947 年 3 月 30 日。
  26. 張同道(1998).探險的風旗─論二○世紀中國現代主義詩潮.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7. 張松建(2009).現代詩的再出發.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8. 陳國球(2016).香港的抒情史.新界: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29. 楊菁(1999)。試論抗戰時期的通貨膨脹。抗日戰爭研究,1999(4),90-105。
  30. 葉維廉(2016).晶石般的火焰:兩岸三地現代詩論(上).台北:臺灣大學出版社.
  31. 劉正忠(2010).現代漢詩的魔怪書寫.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32. 廚川白村,魯迅(譯)(2011).苦悶的象徵.台北:百年千書.
  33. 鄭毓瑜(2017).姿與言.台北:麥田.
  34. 魯迅(2005).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5. 穆旦,〈被圍者〉,《詩文學》2(1945.05),頁 93。
  36. 穆旦,〈他死在第二次〉,《大公報(香港版)》,1940 年 3 月 3 日。
  37. 穆旦,〈《他死在第二次》、〈《慰勞信集》─從《魚目集》說起〉,《大公報(香港版)》,1940 年 4 月 28 日。
  38. 穆旦,《穆旦詩集(1939-1945)》,瀋陽,自印,1947。
  39. 穆旦,《旗》,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1948。
  40. 穆旦,《探險隊》,昆明,文聚社,1945。
  41. 穆旦,易斌(編)(2019).穆旦詩文集(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2. 穆旦,易斌(編)(2019).穆旦詩文集(二).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