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This article aims to explore how Zhou Zuoren, influenced by "Evolution" and "Souvenirs entomologiques" transformed or translated museological thinking, ecological knowledge, and writing skills into his own writing on plants, insects, and fish, becoming a localized writing style. The article argues that this not only observes the knowledge of the "transitional era" and the writing structure of the era, but also understands how Western museology research and works "traveled" to China and gradually influenced the thinking and creativity of writers. Finally, this paper hopes to shed light on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Western museology and literary creation, while also supplementing the one-way influe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and clarifying Zhou Zuoren's position in the traditional museological writing of China to the rising scientific genre or natural writing, which will be the main research achievement and contribution of this study.
|
参考文献
|
-
陳惠齡(2019)。另一種台灣田野誌—李喬《草木恩情》的自然書寫。臺灣文學學報,34,1-32。
連結:
-
黃莘瑜(2017)。周作人「博物」論述中的《花鏡》。政大中文學報,28,141-164。
連結:
-
劉正忠(2019)。魯迅、周作人和老。清華學報,49(3),505-544。
連結:
-
賴芳伶(2007)。儒而近墨:試論周作人。東華人文學報,11,235-267。
連結:
-
賴芳伶(2006)。當初亞當種田,夏娃織布—試論周作人的「人學」與「性學」。東華漢學,4,171-212。
連結:
-
Said, Edward W.(1991).The World, the Text and the Critic.London:Vintage.
-
木山英雄,趙京華(編譯)(2004)。周作人—思想與文章。文學復古與文學革命—木山英雄中國現代文學思想論集,北京:
-
木山英雄,趙京華(譯)(2008).北京苦住庵記︰日中戰爭時代的周作人.北京:新華.
-
止庵(2009).周作人傳.濟南:山東畫報.
-
毛曉平(2012)。周作人的民俗觀和美文觀。民間文化論壇,2012(6),25-35。
-
王文仁(2011).啟蒙與迷魅:近現代視野下的中國文學進化史觀.臺北:博揚.
-
北岡正子,李冬木(譯)(2015).魯迅救亡之夢的去向:從惡魔派詩人論到《狂人日記》.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
吳明益(2003)。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文所。
-
李冬木(2019).鲁迅精神史探源:「進化」與「國民」.臺北:秀威.
-
李景彬(1986).周作人評析.西安:陝西人民.
-
周作人(2002).周作人自編文集:秉燭談.河北:河北教育.
-
周作人(1982).苦口甘口.臺北:里仁書局.
-
周作人,止庵(編)(1997).關於魯迅.烏魯木齊:新疆人民.
-
周作人,鍾叔河(編)(1998).周作人文類編‧本色.長沙:湖南文藝.
-
周作人,鍾叔河(編)(1998).周作人文類編‧希臘之餘光.長沙:湖南文藝.
-
周作人,鍾叔河(編)(1998).周作人文類編‧人與蟲.長沙:湖南文藝.
-
周作人,鍾叔河(編)(1998).周作人文類編‧中國氣味.長沙:湖南文藝.
-
孫郁(編),黃喬生(編)(2004).回望周作人.開封:河南大學.
-
徐舒虹(1999).五四時期周作人的文學理論.上海:學林.
-
秦穎(2002)。昆蟲記漢譯小史。讀書,2002(7),117-126。
-
耿傳明(2005).周作人的最後 22 年.北京:中國文史.
-
張郅忻(2010)。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所。
-
張菊香(編),張鐵榮(編)(1989).周作人研究資料(上).天津:人民.
-
張菊香(編),張鐵榮(編)(1989).周作人研究資料(下).天津:人民.
-
張灝(2006)。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
-
畢苑(2010).建造常識:教科書與近代中國文化轉型.福州:福建教育.
-
莊萱(2010)。科學小品:詩與科學的融合—周作人散文文類「新變」之一。福建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1),116-121+143。
-
陳沐(2012)。周作人散文中的博物學。科學文化評論,9(3),71-88。
-
彭小妍(2012).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臺北:聯經.
-
彭兆榮(2009)。此「博物」抑或彼「博物」:這是一個問題。文化遺產,2009(4),1-8。
-
舒蕪(1993).周作人的是非功過.上海:人民.
-
黃開發(2015).周作人研究九十年.臺北:秀威.
-
楊牧(編)(1989).周作人文選 I.臺北:洪範.
-
楊牧(編)(1989).周作人文選 II.臺北:洪範.
-
趙志軍(2006).作為中國古代審美範疇的自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
-
錢理群(1990).周作人傳.北京:北京十月文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