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晉代佛經和《搜神記》中的「來/去」─從構詞看當時的語言規律

并列篇名

The Morphological Rules of LAI/QU in Buddhist Texts and SOUSHENJI

DOI

10.30407/BDCL.200406_(1).0003

作者

竺家寧(Chia-Ning Chu)

关键词

搜神記 ; 晉代佛經 ; 漢語動詞 ; 動補結構 ; SOUSHENJI ; Buddhist texts ; Ancient Chinese ; VC-structure

期刊名称

政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期(2004 / 06 / 01)

页次

1 - 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取《搜神記》的語言和西晉佛經作客觀的比較,作全面的、窮盡式的描寫,目的不在於考證《搜神記》的時代問題,而在於透過這兩個表示相對概念的常用字,了解這兩種時代相近的材料當中的具體狀況,觀察它們的異同,以提供漢語史研究的參考。 我們可以歸納出「來」字意義上的兩個特性:表時間概念、表空間的活動。晉代漢語的「來」字以前者為主。《搜神記》表現了「來」字作為後綴的強大構詞力,它在構詞上是一個表時間概念的後綴。 「去」字的基本用法是作單音節動詞。早期的意義是「離開」,後來演變為「前往」。西晉佛經「去」字出現最多的例子是作單音節動詞,不及物。但「去」字居於後位的複合詞,我們認為已經屬於動補結構,「去」的意義已經虛化,至少已經泛化。所以它能夠自由的和多種動詞相結合。 西晉佛經組成複合詞「過去」,表示時間概念,修飾後面的名詞,是最常出現的用語。《搜神記》則無此用語。西晉佛經還有一種《搜神記》所沒有的構詞,就是「去V」的動詞並列式。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take SOUSHENJI of Jin Dynasty to compare the Buddhist texts in the area of verb LAI/QU . The purpose is to understand its grammatical function in those days and to describ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ssimilarities in language usage between two materials. This research will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istory and evolution of Chinese language. The early meaning of QU is ‘to leave; to depart from’, it changed in meaning and to become ‘to go to; to bound for’ later on. Then, it become ‘empty’ gradually in meaning and turn into a ‘function word’. It combine freely with many different verbs in Jin languge. In Buddhist texts of Jin Dynasty, it form a compound word ‘GUOQU’ to express a time concept, to modify the noun behind it. But there are no such usage found in SOUSHENJI. At the ending of this article, we conclude a table to display the grammaticle situation between SOUSHENJI and Buddhist texts of Jin Dynas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王紅旗(1996)。動結式述補結構的語義是什麼。漢語學習,1
  2. 江藍生(1984)。概數詞“來”的歷史考察。中國語文,2
  3. 李敏(1995)。論“動補(V-R)結構-兼及“S+V-R+O”句式。煙台師範學院報,1
  4. 李運龍(1991)。“動.補.賓”結構中三者相互依存的關係。湖北大學學報哲社版,5,36-42。
  5. 武振玉(1991)。“動·將·補”句式的歷史演變。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
  6. 竺家寧(2001)。論佛經中的「都盧皆」和「悉都盧」。The 10th Annual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 The 13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Irvine, U.S.A.:
  7. 竺家寧(2002)。The Workshop on the Early Medieval Stories Soushenji。Prague, Czech Republic: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at Charles University。
  8. 竺家寧(1999)。佛經中的『有所』與『無所』。紀念許世瑛先生九十冥誕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9. 竺家寧(2000)。論佛經中的「究竟」。第五屆全國訓詁學研討會,台中:
  10. 竺家寧(2003)。幾個漢代佛經詞語的訓詁問題。第六屆中國訓詁學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11. 竺家寧(2000)。佛經構詞的三音節同義並列現象。紀念王力先生百年誕辰語言學學術國際研討會
  12. 竺家寧(2002)。佛經構詞法的一些問題。第三屆海峽兩岸語法史研討會,台灣:
  13. 竺家寧(2002)。佛經語言中「這」字的音義問題。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十一屆年會(IACL-11),名古屋,日本:
  14. 竺家寧(1999)。從早期佛經看幾個中古漢語詞彙問題。Eight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IACL-8),Australia:
  15. 竺家寧(1996)。早期漢語中“於是”的語法功能。國立中正大學學報,7(1),1-15。
  16. 竺家寧(2000)。早期佛經的「毒」後綴。佛教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
  17. 竺家寧(1997)。早期佛經語言之動補結構研究。第六屆漢語語言學國際會議,Leiden, Netherlands:
  18. 竺家寧(2001)。佛經語言中「心」的構詞。章太炎黃侃先生紀念會及國際學術研討會,浙江海寧:
  19. 竺家寧(1998)。西晉佛經中表假設的幾個複詞。第三屆國際古漢語語法研討會,巴黎:
  20. 竺家寧(1996)。西晉佛經中之並列結構研究。第五屆中國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ICCL-5),新竹:
  21. 竺家寧(1999)。林炯陽先生六十壽慶論文集。台北:洪業文化公司。
  22. 竺家寧(1999)。佛經詞彙中的同素異序現象。The Eleven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NACCL-11),USA:
  23. 竺家寧(2007)。敦煌卷子p4663詞彙研究。敦煌佛教藝術與文化國際研討會,甘肅:
  24. 竺家寧(2001)。論佛經中的「睡覺」。第一屆淡江大學姊妹校漢語文化學學術會議,台北:
  25. 竺家寧(2001)。敦煌卷子p3006詞彙研究。二十一世紀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
  26. 竺家寧(2001)。佛經中「向」字意義的研究。中國文字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天津:
  27. 竺家寧(2001)。中古漢語「消息」詞義研究。海峽兩岸漢語史研討會,北京:
  28. 竺家寧(1998)。早期佛經動賓結構初探。國立中正大學學報,10(1),1-38。
  29. 竺家寧(2002)。慧琳《一切經音義》特殊詞語研究。漢語史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杭州:
  30. 竺家寧(1996)。早期佛經中的派生詞研究。佛學研究論文集(四),高雄:
  31. 竺家寧(1998)。論佛經哀字的詞義。第二屆國際暨第四屆全國訓詁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32. 竺家寧(1998)。早期佛經詞彙的動賓結構-從訓詁角度探索。Seven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Ten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Stanford, California, USA:
  33. 竺家寧(1997)。早期佛經詞彙之動補結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學報,8(1),1-20。
  34. 竺家寧(2002)。佛經中「嚴」字的構詞與詞義。漢文佛典語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嘉義,台灣:
  35. 竺家寧(2001)。論佛經中的幾個複合副詞。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lassic Chinese Grammar,Vancouver, Canada:
  36. 竺家寧(2000)。魏晉語言中的「自」前綴。第九屆國際漢語語言學會議暨華語教學國際研討會
  37. 竺家寧(2000)。西晉佛經中表假設的幾個複詞。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3,45-58。
  38. 竺家寧(2003)。論佛經中的「都盧皆」和「悉都盧」。文與哲,3
  39. 竺家寧(1997)。西晉佛經並列詞之內部次序與聲調的關係。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創刊號,41-70。
  40. 竺家寧(1999)。西晉佛經詞彙之並列結構。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2,87-114。
  41. 竺家寧(1998)。佛經同形義異詞舉隅。國立中正大學學報,9(1),1-34。
  42. 竺家寧、Redouane DJAMOURIedited(2001)。西晉佛經中表假設的幾個複詞。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
  43. 柳士鎮(1992)。魏晉南北朝歷史語法。南京大學出版社。
  44. 唐韻(1991)。近代漢語的“述+賓+補”結構。四川師範學院學報哲社版,2,71-76。
  45. 孫錫信(1992)。漢語歷史語法要略。復旦大學出版社。
  46. 秦禮君(1985)。關於“動+賓+動重+補”的結構形式。語言研究,2
  47. 張寶勝(1992)。漢語論叢。開封:河南大學。
  48. 望月圭子(1993)。日本近、現代漢語研究論文選。北京:北京語言學院。
  49. 梅立崇(1994)。也談補語的表述對象問題。語言教學與研究,2
  50. 陳克炯(1998)。古漢語語法論集。北京:
  51. 陳昌來(1994)。論動後趨向動詞的性質-兼談趨向動研究的方法。煙台師範學院學報,4
  52. 賀曉萍(1999)。關於狀態補語的幾個問題。語文研究,1
  53. 黃靈庚(1981)。“去來”釋義商榷。中國語文,3
  54. 楊石泉(1986)。動、補、賓的層次。中國語文,4
  55. 賈鈺(1998)。“來/去”作趨補語時動詞賓語的位置。世界漢語教學,1
  56. 劉子瑜(1994)。敦煌變文中的三種動補式。湖北大學學報,3
  57. 劉廣和(1999)。說“上、下、起來”—兼談趨向補語、動趨式。漢語學習,2
  58. 劉麗川(1984)。試論《搜神記》中的結果補語。語文研究,4
  59. 潘允中(1980)。漢語動補結構的發展。中國語文,1
被引用次数
  1. 竺家寧(2015)。論佛經語言研究的「以經證經」。興大中文學報,38,169-200。
  2. (2016)。從支謙譯經語言論三國時代複音節的動詞變化。圓光佛學學報,27,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