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水的聖域:兩晉江海賦的原型與象徵

并列篇名

The Sacred Waters: The Archetypes and Symbols in River and Sea Fu during Jin Dynasty

DOI

10.30407/BDCL.200406_(1).0006

作者

高莉芬(Li-Feng Kao)

关键词

江海 ; 神話 ; 原型 ; 象徵 ; 晉賦 ; waters ; myth ; archetype ; symbol ; Jin fu

期刊名称

政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期(2004 / 06 / 01)

页次

113 - 1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水自先秦以來即是國家祀典中祟祀的對象,而對水的崇拜與信仰,在先秦思想家抽象化的思考下,不僅暗喻了時空,也代表了本體與存在。魏晉以後,隨著晉室南渡、寓居江左的政局變遷,以及東晉玄學思潮之激發下,「江海」成為詩賦中經常出現的意象或主題。「書寫江海」也成為具有重要隱喻意涵的文化活動。本文採神話原型批評的研究視角,並結合伊利亞德的理論以探討兩晉江海賦中有關江海神話意象的運用及其象徵,以見其文學原型及文化心理意涵。 兩晉的江海賦中之神山仙島以東方系統的蓬萊神山為文學原型,雜染仙道色彩,進而開展出「聖域」原型結構的多重映像。而江海「聖水」做為與「聖山」相對應的象徵性神聖空間,實具有「聖地」之性質,因此「江海」在以「水」為生命本原的符號上,它又是政治與王權的隱喻象徵。賦家對江海之頌美書寫,蘊藏了賦家宇宙觀及存在時空的哲學思考,同時亦潛隱了水生萬物的心理原型映射,以及「重新確認」家國集體意識的儀式意義。江海水世界做為跨文化的原型象徵,在兩晉賦家的反覆運用,以及程式化的書寫模式下,不僅是遠古神話世界在現實書寫文本中的想像重構,亦訴說著潛隱在人類心靈中,對此界與他界、個人與國族、人間秩序與宇宙秩序永恆存在的困境與超越。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mploys the archetypal criticism and Mirrea Eliade’s theories to discuss the mythical images and symbols, which are often used in the Jin dynasty literature, and attempts to show the meanings of literature archetypes and psychological contents in culture. Polng-lai island is the literature archetype of sacred mountains and islands in “river and sea Fu”, which also combines the Tao philosophy to describe the multiple images of sacred place. River and sea are the symbols of life and also the metaphors of the power of kingdom. Therefore, the eulogium of sacred waters contains the people’s philosophy thinking and reconfirms the identity of nation. The sacred water which has been a transcultural archetypal symbol, is not only the reconstruction of ancient mythical world but also represent the eternal conflicts and solution between our world and the other world, person and nation, principle of human world and of universi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1965)。《管子》(二)。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 (2001)。象徵之旅-符號及其意義。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3. (1950)。史學研究紀念論叢。京都:
  4. 宋李昉編(1994)。太平御覽。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5. 晉王嘉撰、梁蕭綺錄、齊治平校注(1982)。拾遺記。台北:木鐸出版社。
  6. 晉葛洪(1966)。抱朴子‧內篇佚文。台北:中華書局。
  7. 梁蕭統編(1974)。昭明文選六臣彙註疏解。台北:華正書局。
  8. 清陳元龍編(1974)。御定歷代賦彙。日本京都:中文出版社。
  9. 漢班固(1981)。新校本漢書集注并附編二種。台北:鼎文。
  10. 漢劉向著(1989)。神仙傳·疑仙傳·列仙傳。台北:廣文書局。
  11. 漢劉安著、高誘注(1955)。淮南子。台北:世界。
  12. Brereton, J. P.、Voliz, Mircea Eliade ed。The Encyclopedia of Religion。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
  13. Douglas, Mary(1975).Implicit Meaning.London:Routledge and Paul.
  14. Douglas, Mary(1966).Purity and Danger.London:Routledge.
  15. Granet, Marcel(1919).Fetes et Chansons Anciennes de la Chine.Paris:
  16. Joseph Campell、Bill Moyers著、朱侃如譯(1995)。台北:立緒文化出版社。
  17. M. Eliade(1974)。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New York:
  18. M. Eliade(1974)。The Myth of the Eternal Return。New York:
  19. M. Eliade(1974).Patterns in Comparative Religion.New York:
  20. Mircea Eliade(1991).Images And Symbols.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1. Northrop Frye(1957).Anatomy of Critici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2. 孔祥星、劉一曼(1991)。中國古代銅鏡史。日本福岡:中國書店。
  23. 王孝廉(1987)。神話與小說。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24. 王國良(1993)。海內十洲記研究。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25. 王夢鷗註譯(1971)。禮記今註今譯。台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6. 王銘銘(2000)。社會人類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7. 弗萊、葉舒憲編(1987)。神話原型批評。西安: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8. 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2001)。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9. 艾蘭著、張海晏譯(2002)。水之道與德之端。上海:人民出版社。
  30. 余嘉錫(1984)。世說新語箋疏。台北:華正書局。
  31. 李炳海(1995)。部族文化與先秦文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2. 李豐楙(1997)。六朝隋唐仙道類小說研究。台北:學生書局。
  33. 李豐楙(1996)。誤入與謫降。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34. 金增嘏主編(1993)。西方哲學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35. 施植明譯(1995)。場所精神-邁向建築現象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6. 洪北江主編、瀧川龜次郎著(1972)。史記會注考證。台北:樂天書局。
  37. 孫星衍(1986)。尚書今古文注疏。北京:中華書局。
  38. 恩斯特·卡西爾(1992)。神話思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39. 恩斯特‧卡西勒、甘陽譯(1990)。人論。台北:桂冠圖書出版公司。
  40. 格拉耐著、張銘遠譯(1989)。中國古代的祭禮與歌謠。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41. 袁珂注(1982)。山海經校注。台北:里仁出版社。
  42. 張湛注本(1960)。列子。台北:廣文書局。
  43. 張華。博物志
  44. 御守洗勝(1954)。神仙傳說と歸墟傳說。東方學論集,2
  45. 許東海(2003)。女性‧帝王‧神仙。台北:里仁書局。
  46. 郭慶藩注本(1952)。校正莊子集釋。台北:世界書局。
  47. 陳烈(2002)。中國祭天文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
  48. 黃永武(1996)。中國詩學-思想篇。台北:巨流圖書公司。
  49. 楊儒賓(1996)。語文‧性情‧義理-中國文學的多層面探討國際學術會議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中文系。
  50. 葉舒憲選編(1987)。神話原型批評。陜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51. 榮格、馮川、蘇克福譯(1990)。心理學與文學。台北:久大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52. 劉堯漢(1985)。中國文明源頭初探。雲南:雲南人民出版社。
  53. 鄭毓瑜、李豐楙、劉苑如主編(2002)。空間、地域與文化。台北:中研院文哲所。
  54. 錢中文(1989)。文學理論發展論。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55. 戴維‧利明、埃德恩‧貝爾德、李培茱譯(1990)。神話學。上海:人民出版社。
  56. 糜文開編譯(1980)。印度三大聖典。台北:中華文化出版社。
  57. 嚴可均校輯(1965)。全上古先秦兩漢魏晉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58. 顧頡剛(1979)。中華文史論叢。上海市:上海古籍。
被引用次数
  1. 李文鈺(2007)。《山海經》的海與海神神話研究。政大中文學報,7,1-24。
  2. 林淑慧(2019)。樂土嚮往:臺灣日治時期古典詩的桃花源意象。成大中文學報,65,237-260。
  3. 祁立峰(2016)。天險悠悠:六朝辭賦中的江海書寫與國家想像。清華中文學報,15,105-137。
  4. (2024)。任昉《述異記》引兩漢魏晉詩文為注之體例的時代特質與意涵。漢學研究集刊,38,139+14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