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曾子與郭店儒簡的身體哲學探究

并列篇名

The Investigation on Body in the Documents of Zengzi and the Confucian Manuscripts in Guoden

DOI

10.30407/BDCL.200506_(3).0001

作者

郭梨華(Li-Hua Kuo)

关键词

郭店儒簡 ; 身 ; 曾子 ; the Confucian manuscripts in Guoden ; body ; Zengzi

期刊名称

政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5 / 06 / 01)

页次

3 - 3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之作,一方面是源自於身體觀在今日哲學論述的被重視,因此欲窺戰國時儒學的「身體」觀;一方面是欲窺先秦哲學所關注的心、性、情之論述的哲學探究之根源;另一方面是郭店儒簡〈性自命出〉第67簡之「身以為主心」,或釋為「心為身主」,在詮釋上或以孟子大體小體之相對為立論,以今日之思維而言,易以「心」與「身」是相對立的兩個概念理解,忽略了「心」在「身」內,「心」與「身」是一體的互動思維。追溯中發現「身體」一詞的使用大抵在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這一階段,若更往前推溯,事實上在西周文獻資料中,「身」就是一非常重要的基礎。孔子與曾子基本上是這一身體論述的奠基者,尤其是曾子扮演一重要角色,開啟了「身」之根源的探究。就郭店儒簡而言,我們也發現各篇關於身體的論述,基本上即是深化著「身」的向內與向外的探究。

英文摘要

Three aspects are concerned in this essay. First of all, the discourse on body in the Confucian in the Warring States is stated. Secondly,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the discourse on mind(xin 心)、nature(xing 性)、 and sentiment(qing 情) in pre-Chin Dynasty is explained. Finally, the meaning in the 67th bamboo in Xing Zi Ming Chu (性自命出) belonged to Guoden manscripts is interpreted. The sentence, shen yi wei zhu xin(身以爲主心), has been explained as the mind dominates the body. Such an argument bases on the concept that the da ti (大體,指心之思) predominates the xiao ti (小體,指耳目口鼻). The dualism about body and mind are accepted here. However, the viewpoint ignores that the mind is embraced in body. If we study the discourse before the Warring States, we can find the discourse on body refers to the discourse of mind-body. Furthermore, the discourse on body is the foundation of the sociology, eth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in the documents in Zhou Dynasty. In addition, Confucius and Zengzi are the advocates of the idea, especially Zengzi who expanded and went deeply into it. To study the Confucian manuscripts in Guoden, also, we can find the theme is involved in the discourse on bod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林啟屏(2003)。先秦儒學中的遇合問題一以「窮達以時」為討論起點。鵝湖學誌,31
    連結:
  2. (2000)。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 (1998)。郭店楚墓竹簡。文物出版社。
  4. 丁四新(2000)。郭店楚墓竹簡思想研究。東方出版社。
  5. 丁原植(2002)。楚簡儒家性情說研究。萬卷樓。
  6. 王聘珍(1992)。大戴禮記解詁。中華書局。
  7. 池田知久(2001)。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古今論衡,下(5)
  8. 池田知久(2000)。郭店楚簡窮達以時研究。古今論衡,上(4)
  9. 李零校讀(2002)。郭店楚簡校讀記。北京大學出版。
  10. 李學勤(2000)。清華簡帛研究。北京:清華大學思想文化研究所。
  11. 李學勤(1998)。從簡帛佚籍《五行》談到《大學》。孔子研究,3
  12. 李學勤主編(1999)。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北京大學出版社。
  13. 林安梧(2002)。儒家道德哲學的兩個向度-以《論語》中「曾子」與「有子」為對比的開展。哲學與文化,29(2)
  14. 林素英(2003)。從郭店簡探究其倫常觀念。萬卷樓圖書公司。
  15. 馬承源主編(2004)。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上海古籍。
  16. 張立文(2000)。中國哲學-郭店楚簡研究
  17. 梁濤(2003)。竹簡《窮達以時》與早期儒家天人觀。哲學研究,4
  18. 梁濤(2000)。〈大學〉早出新證。中國哲學史,3
  19. 郭沂(2001)。郭店竹簡與先秦學術思想。上海教育出版社。
  20. 郭梨華(2004)。儒家簡帛佚籍中「德」與「色」的辨析。湖南省博物館刊,1
  21. 郭梨華(2004)。儒家簡帛佚籍中「德」與「色」的辨析。簡帛研究通訊,4(2)
  22. 郭梨華(2004)。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23. 郭齊勇(2000)。郭店楚簡身心觀發微。郭店楚簡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武漢:
  24. 陳偉(2003)。郭店楚簡別釋。湖北教育。
  25. 陳麗桂(2004)。新出土文獻與古代文明研究。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
  26. 湖南省博物館編(1994)。馬王堆漢墓研究文集。湖南出版社。
  27. 程樹德撰(1990)。論語集釋。中華書局。
  28. 黃俊傑(1991)。孟學思想史論。東大圖書公司。
  29. 楊儒賓(2003)。儒家身體觀。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30. 楊儒賓主編(1993)。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和身體觀。巨流圖書公司。
  31. 賈慶超主編(1993)。曾子校釋。山東大學。
  32. 蒙文通(1997)。中國哲學思想探源。台灣古籍出版。
  33. 鄭良樹(2001)。諸子著作年代考。北京圖書館。
  34. 臨沂市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平邑縣政協文史委員會編(2000)。宗聖曾子。齊魯書社。
  35. 魏啟鵬(2000)。簡帛五行箋釋。萬卷樓。
  36. 龐樸(2000)。竹帛五行篇校注研究。萬卷樓。
被引用次数
  1. 范麗梅(2014)。釋「弁」與「變」─簡帛〈五行〉多層次的身心書寫。漢學研究,32(1),1-38。
  2. 林素娟(2013)。疾病的隱喻─先秦及漢代禮教論述中的身體思維與倫理課題。成大中文學報,41,1-46。
  3. 劉滄龍(2011)。〈性自命出〉的情性論與禮樂觀。鵝湖月刊,429,32-43。
  4. (2007)。出土文獻與中國思想研究的相關課題。哲學與文化,34(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