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國古代“變化”觀念之演變暨其思想意義

并列篇名

The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of Change (變 bian) and Transformation (化 hua)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DOI

10.30407/BDCL.200506_(3).0003

作者

佐藤將之(Masayuki Sato)

关键词

變化 ; 物化 ; 教化 ; 呂氏春秋 ; 莊子 ; change ; transformation ; early Chinese thought ; Zhuangzi

期刊名称

政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期(2005 / 06 / 01)

页次

51 - 8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透過戰國秦漢文獻中的「變」、「化」字和「變化」詞的用例,以及支持這些用例之變化觀的分析,試圖構劃先秦思想另一種觀念史的重要脈落。本文的主要論點可分成以下五點: 第一,本文首先整理「變」和「化」字的原型和古意之後,探討在戰國時期的思想文獻中所看到「變」和「化」字的用法。筆者所選的文獻是《論語》、《孟子》、《老子》、「郭店楚簡」和「上博楚簡」,這些文獻中「變」和「化」字都沒有受到特別的注意。 第二,雖然其成書時期沒有定論,但其思想年代大概可以認定為戰國中後期的文獻《黃帝四經》和《莊子》中,筆者觀察到「變」和「化」字本身已變成此二書中的重要議題。同時,還觀察到「變」和「化」二字的意涵之接近與結合,以及「變化」(「化變」概念)一詞之誕生。 第三,可以代表戰國晚期的思想文獻,即《呂氏春秋》和《荀子》中,筆者也觀察到「變化」概念的進一步發展。《呂氏春秋》的作者始終貫徹地提倡了解和掌握未來「變化」方向之必要。相形之下,在《荀子》的「變化」的用例中,作者所重視的是人類各個性情的「變化」,或者提升。為了達成此個人內在之變化,而提倡「禮義之教化」的重要。 第四,〈易傳〉的「變化」觀基本上是在《呂氏春秋》的「知化」、「觀化」的「變化」觀之上,但「變化」概念成為整個論述的核心概念。 第五,本文最後確認在戰國晚期到秦漢時期的文獻當中,其作者非常重視「變化」觀念的事實。而且,正如司馬談回顧先秦「思想史」的例子中所顯示,漢代的知識份子明顯地將先秦時代思想家對「變化之發現」,視為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據此,本文認為,〈易傳〉的形成反映了戰國後期到秦漢時期,「變化」觀念逐漸受到各家知識份子的重視之後,必然產生的思想結果。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aims to delineate the evolutionary development of the concepts of change (bian 變), transformation (hua 化), and their compound, bianhua in early Chinese thought. This study sheds light on some interesting aspects of their conceptual evolution. In its use in early Warring States' texts such as the Analects and newly excavated bamboo texts, the terms bian and hua were used in an ordinary way and do not seem to have a particular value or significance. In contrast, in mid-late Warring States' texts such as the Huangdi suing and the Zhuangzi, these terms are regarded as very important to the main arguments describing the order of Heaven and the providential process (i.e. the four seasons, and life and death of all the creatures) on Earth. In late Warring States texts, ”change” or ”transformation” are sometimes the main objective of certain thinkers. For example, the author(s) of the Lüshi chunqiu proposed an image of the sage as one who can foresee future events in this transformative process in both the natural and the human worlds. On the other hand, in the Xunzi, the term ”transformation” is used to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for the improvement of human morality. The thought in the commentary part of the Book of Changes (the Yizhuan) seems to follow what we see in the Lüshi chunqiu. From the eve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onward, intellectuals recognized the concept of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deas even placing it on a par with the Way or humaneness (ren 仁), concepts indispensable for their philosophical and socio-political discourse. Thus, as is seen in the ”Tianxia” chapter of the Zhuangzi and the ”Summary of the Six Schools” in the Shiji, the value of Warring States period thought was judged by whether they properly presented ideas of change and transformati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吳展良(1996)。古代道家思想中的變化觀=The Cosmo-ontological View of Becoming in Ancient Chinese Taoism。臺大歷史學報,19
    連結:
  2. 日金谷治(1964)。內藤博士還曆記念東洋學論集
  3. 加地伸行(1983)。中國論理學史研究。東京:研文出版。
  4. 加藤常賢(1970)。漢字の起源。東京:角川書店。
  5. 末永高康(2004)。物化小考。中國思想史研究,27
  6. 白川靜(1984)。字統。東京:平凡社。
  7. 石田秀美(1980)。集刊東洋學
  8. 朱伯崑(1995)。易學哲學史。華夏出版社。
  9. 朱伯崑、陳鼓應主編(1995)。道家文化研究
  10. 池田知久(1967)。思想の研究
  11. 竹田健二(2003)。郭店楚簡『性自命出』と上博博物館藏簡『性情論』との關係。日本中國學會報,55
  12. 竹田健二、盧彥男譯、竹田健二編(2004)。戰國楚系文字資料の研究
  13. 佐藤將之(2003)。The Confucian Quest for Order: The Origin and Formation of the Political Thought of Xun Zi。Leiden: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4. 佐藤將之、J. Meyer ed.、Linked Faith(1999)。Evolutionary Change of the Pre-Qin Conceptual Terms and their Incorporation into Xunzi`s Thought。Leiden:Brill Academic Publishers。
  15. 李零(2002)。上博楚簡三篇校讀記。萬卷樓。
  16. 近藤浩之(2005)。「變通」「趣時」之思想〉。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主辦:「中國文學歷史與思想中的概念變遷」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
  17. 馬承源主編(2005)。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四)。上海古籍出版社。
  18. 馬承源主編(2001)。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一)。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張立文(1988)。中國哲學範疇發展史。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 張岱年(1982)。中國哲學史大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1. 淺野裕一(1993)。黃老道の成立と展開。東京:創文社。
  22. 淺野裕一(1972)。集刊東洋學
  23. 陳鼓應(1995)。黃帝四經今註今譯-馬王堆漢墓出土帛書。臺灣商務印書館。
  24. 雷敦龢, Edmund(1997).The Yellow Emperor`s Four Canons: A Literay Study and Edition of the Text from Mawangdui.Taipei:Kuangchi Press.
  25. 龐樸(1988)。帛書五行篇研究。齊魯書社。
  26. 龐樸(2000)。簡帛《五行》研究。萬卷樓。
被引用次数
  1. 陳重羽(2022)。鏡像的應世與教化思想-論《莊子》的「自我教化」。清華學報,52(3),431-469。
  2. 范麗梅(2014)。釋「弁」與「變」─簡帛〈五行〉多層次的身心書寫。漢學研究,32(1),1-38。
  3. 黃玉麟(2018)。一個關於「身體」的討論:「離形而在」-以《莊子‧大宗師》為軸。哲學與文化,45(7),21-39。
  4. 李松駿(2020)。從天人關係考察《荀子》的「法」思想:以出土黃老思想文獻的對比分析為中心。臺大中文學報,70,53-85。
  5. 莊祐端(2023)。協調個體與群體:荀子的「慎獨」概念及其價值。中國文學研究,55,1-44。
  6. 佐藤將之(2005)。戰國時代「誠」概念的形成與意義:以《孟子》、《莊子》、《呂氏春秋》爲中心。清華學報,35(2),215-244。
  7. 佐藤將之(2007)。荀子哲學研究之解構與建構:以中日學者之嘗試與「誠」概念之探討為線索。國立臺灣大學哲學論評,34,87-127。
  8. 佐藤將之(2009)。戰國中晚期「忠」觀念之演變與轉折暨其思想意義。中央大學人文學報,39,55-98。
  9. 佐藤將之(2009)。掌握變化的道德—《荀子》「誠」概念的結構。漢學研究,27(4),35-60。
  10. 佐藤將之(2013)。天人之間的帝王─《莊子》和《荀子》的「道德」觀念探析。漢學研究,31(1),1-35。
  11. 佐藤將之(2016)。《呂氏春秋》和《荀子》對「人類國家」構想之探析: 以其「人」觀與「群」論為切入點。政治科學論叢,69,149-182。
  12. 佐藤將之(2017)。《呂氏春秋》和《荀子》「類」與「染」之相應思想。政治科學論叢,74,43-76。
  13. (2024)。論西田幾多郎的「行為性的無」意義上的《莊子》哲學-從「物化論」談起。漢學研究,42(3),185-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