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講唱之劍—以敦煌本〈伍子胥變文〉為中心的討論

并列篇名

Sword of Tell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 Dunhuang Manuscript "Wu Zi-Xu Bianwen"

DOI

10.30407/BDCL.201212_(18).0004

作者

楊明璋(Ming-Chang Yang)

关键词

敦煌 ; 講唱文學 ; 劍 ; 變文 ; 敘事 ; Dunhuang ; tell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 ; sword ; bianwen(transformation text) ; narrative

期刊名称

政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18期(2012 / 12 / 01)

页次

87 - 11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敦煌講唱文學中的物,往往不僅僅是單純、平凡的物件,它或擁有神異的能力,或具有深層的意蘊,或成為敘事的結點。本文以劍為焦點,討論劍在敦煌講唱文學中的意義。在有些文本中劍充分發揮了敘事美學的功能,像〈伍子胥變文〉,劍讓故事的結構更加緊密、前後情節互為照應,伍子胥也成功地被形塑為劍俠,快意恩仇的主題更因此被完整地突顯。此外,在敦煌講唱文學中,劍時而是尚武精神的展現,時而是正義、避邪的象徵。在講經變文裡,劍又常與解脫的智慧連結在一塊,而在講史變文裡,劍則是地位權勢的象徵。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meaning of the sword in Dunhuang tell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 Objects in Dunhuang tell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 are seldom only simple and ordinary, but have divine power, contain deep meanings, or serve as the key of a story. In some texts, the sword performs a narrative function; for example, it tightens the structure of ”Wu Zi-Xu Bianwen,” connects the plots, shapes Wu Zi-Xu into a courageous swordsman, and completely spotlights the topic of gratitude and revenge. The sword also represents martialism or symbolizes justice or warding off evil spirits in Dunhuang telling and singing literature. In Buddhist bianwen, the sword 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e wisdom of liberation, while in historical bianwen, it symbolizes position and power.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浦安迪(2011)。打一用物:中國古典小說中物體形象的象徵與非象徵作用。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17
    連結:
  2. Dant, Tim、龔永慧譯(2009)。物質文化。臺北=Taipei:書林出版公司=Shulin chuban gongsi。
  3. Mair, Victor H.(1989)。T'ang transformation texts: a study of the Buddhist contribution to the rise of vernacular fiction and drama in China。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Harvard University。
  4. 中國敦煌吐魯番學會語言文學分會編纂(1988)。敦煌語言文學研究。北京=Beijing:北京大學出版社=Beijing daxue chubanshe。
  5. 王立(1999)。偉大的同情─俠文學的主題史研究。上海=Shanghai:學林出版社=Xuelin chubanshe。
  6. 王昊(2003)。〈韓擒虎話本〉─歷史演義、英雄傳奇的先聲。明清小說研究,4
  7. 任半塘(1987)。敦煌歌辭總編。上海=Shanghai:上海古籍出版社=Shanghai guji chubanshe。
  8. 牟斯、何翠萍譯、汪宜珍譯(1984)。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臺北=Taipei:允晨文化=Yunchen wenhua。
  9. 李玉珍(2010)。從〈伍子胥變文〉看劍的隱喻符號。中國語文,636
  10. 李鵬飛(2011)。試論古代小說中的「功能性物象」。文學遺產,5
  11. 沙武田(2006)。敦煌畫稿研究。北京=Beijing:民族出版社=Minzu chubanshe。
  12. 沃爾特‧翁、何道寬譯(2008)。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北京=Beijing:北京大學出版社=Beijing daxue chubanshe。
  13. 周紹良(2005)。紹良文集。北京=Beijing:北京古籍出版社=Beijing guji chubanshe。
  14. 林玫儀(1986)。敦煌曲子詞斠證初編。臺北=Taipei:東大圖書=Dongda tushu。
  15. 林保淳(1996)。呂洞賓形象論─從劍俠談起。淡江大學中文學報,3
  16. 胡亞敏(2004)。敘事學。武漢=Wuhan: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Huazhong shifan daxue chubanshe。
  17. 柴劍虹(2000)。敦煌吐魯番學論稿。杭州=Hangzhou:浙江教育出版社=Zhejiang jiaoyu chubanshe。
  18. 浦安迪講演(1996)。中國敘事學。北京=Beijing:北京大學出版社=Beijing daxue chubanshe。
  19. 陳平原(2002)。千古文人俠客夢。北京=Beijing:新世界出版社=Xinshijie chubanshe。
  20. 童宏民(2011)。伍子胥故事研究:以元明清戲曲小說為中心。臺北=Taipei:花木蘭文化出版社=Suamulan wenhua chubanshe。
  21. 項楚(2005)。唐代白話詩派研究。成都=Chengdu:巴蜀書社=Bashu shushe。
  22. 項楚(2006)。敦煌變文選注。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shuju。
  23. 黃征、張涌泉(1997)。敦煌變文校注。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shuju。
  24. 楊義(1998)。中國敘事學。嘉義=Jiayi:南華管理學院=Nanhua guanli xueyuan。
  25. 劉俊文編(1993)。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shuju。
  26. 鄭阿財(2010)。見證與宣傳─敦煌佛教靈驗記研究。臺北=Taipei:新文豐=Xinwenfeng。
  27. 魯迅(1992)。中國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Taipei:
  28. 靜宜文理學院中國古典小說研究中心編(1981)。中國古典小說研究專集。臺北=Taipei:聯經出版社=Lianjing chubanshe。
  29. 顏廷亮(2009)。敦煌西漢金山國文學考述。蘭州=Lanzhou:甘肅人民出版社=Gansu renmin chubanshe。
  30. 羅宗濤(2001)。敦煌講經變文研究。高雄=Kaohsiung:佛光山文教基金會=Foguangshan wenjiao jijinhui。
  31. 龔鵬程(2008)。俠的精神文化史論。濟南=Jinan:山東畫報出版社=Shandong huabao chubans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