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由道到術-漢代道家相關文獻對「道」的理解與詮釋

并列篇名

From Dao to Shu: The Understand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Dao in the Han Dynasty

DOI

10.30407/BDCL.201412_(22).0002

作者

陳麗桂(Li-Kuei Chen)

关键词

道 ; 術 ; 氣 ; 道家 ; 老子 ; Dao ; Shu ; Chi ; Daoism ; Lao-tzu

期刊名称

政大中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2期(2014 / 12 / 01)

页次

43 - 6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老子》雖僅五千言,其相關於「道」的哲學義涵卻極其豐富,它們成就了《老子》哲學在後世的多元開展。不同時代不同文化或學術性格的個人或族群,對於《老子》「道」的義涵常有不同的理解與詮釋。就漢代道家學者或文獻對於「道」的理解而言,往往不是「氣」,就是「術」。凡著重推闡「道」崇高、虛無的本體質性、至高理則,或體道者高妙的入道情境時,都因沿《老子》「道」的原稱。凡涉及「道」的生成與「身」之修養時,則多引介「氣」來替換「道」,解證其生成與修養之理。一旦涉及漢人甚為重視的治政、經世之論時,則往往直接以「術」稱代「道」。而當由道家轉入道教,由哲學轉入宗教時,「道」則被落實成為方便持守的「誡」,或可以依皈膜拜的神靈─太上老君。

英文摘要

The book of Lao-tzu comprised just five thousand words; however, it had bountiful implications for "Dao", which inspired numerous followers to diversify its philosophical conception. People in different ages, of different cultures, or with different academic characters had diverse understandings of and put distinct interpretations on the connotation of "Dao". In the Han Dynasty, documents about Daoism often referred it to "Chi" (life energy) or "Shu" (art). In other words, scholars of the Han dynasty who advocated the pure nature of being, the supreme doctrine and the subtle perception of Dao would replace the term "Dao" with "Chi". And scholars who valued the political statecraft would refer "Dao" to "Shu"; that is, the art of governance. However, there was another sect that transferred the philosophical Daoism into a religious practice. In this way, "Dao" became a commandment and Lao-tzu was divinized to be Taishang Laojun-the Grand Supreme Elderly Lor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人文學 > 藝術
参考文献
  1. 郭宣儒Guo Xuanru:〈淮南鴻烈論道與治術〉“Huainan honglie luntao yu zhishu”,《中興周刊(青島)》Zhongxing zhoukan(Qingdao)第7 期,1947年6 月
  2. 孫德宣Sun Dexuan:〈賈誼〈道術〉篇述義〉“Jia I 'daoshu' pian shuyi”,《經 世日報讀書週刊》Jingshi ribao dushu zhoukan 第23 期,1947 年1 月
  3. 錢穆Qian Mu:〈申不害考〉“Shen Buhai kao”,《先秦諸子繫年考辨》Xiaqin zhuzi xinian kaobian 卷77,上海Shanghai:商務印書館Shangwu yinshuguan,1935 年
  4. 周慎到、清錢熙祚校(1970)。慎子。臺北=Taipei:臺灣中華書局=Taiwan zhonghua shuju。
  5. 周韓非子、陳奇猷校注(1983)。韓非子集釋。臺北=Taipei:漢京文化=Hanjing wenhua。
  6. 清王念孫(1968)。讀書雜志。臺北=Taipei:臺灣商務印書館=Taiwan Shangwu yinshuguan。
  7. 清郭慶藩編、王孝魚整理(1982)。莊子集釋。臺北=Taipei:木鐸出版社=Muduo chubanshe。
  8. 清戴望(1990)。管子校正。臺北=Taipei:世界書局=Shijie shuju。
  9. 隋虞世南、清孔廣陶校註(1971)。北堂書鈔。臺北=Taipei:新興書局=Xinxing shuju。
  10. 漢不詳、王卡 點校(1993)。老子道德經河上公章句。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shuju。
  11. 漢司馬遷、劉宋裴駰集解、唐司馬貞索隱、唐張守節正義(1971)。史記。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iwen yinshuguan。
  12. 漢班固、唐顏師古注、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臺北=Taipei:藝文印書館=Yiwen yinshuguan。
  13. 漢張道陵、饒宗頤校箋(1956)。老子想爾注校箋。香港=HongKong:著者自印=Zhuzhe ziyin。
  14. 漢賈誼、楊家駱編(1967)。新書。臺北=Taipei:世界書局=Shijie shuju。
  15. 漢劉安、陳麗桂校注(2002)。新編淮南子。臺北=Taipei:國立編譯館=Guoli bianyiguan。
  16. 丁原明(1997)。黃老學論綱。濟南=Jinan:山東大學出版社=Shandong daxue chubanshe。
  17. 工藤卓司(2005)。《賈誼新書》における「術」の位置─「耀禪の術」を中心として。東洋古典學研究,19,109-124。
  18. 王興國(1992)。賈誼評傳。南京=Nanjing:南京大學出版社=Nanjing Daxue chubanshe。
  19. 王興國(1989)。賈誼的道論。中國文化月刊,115,38-51。
  20. 祁玉章(1974)。賈子新書校釋。作者自行發行。
  21. 唐雄山(2005)。賈誼哲學中「六」的本源與本體地位及其禮治思想。佛山科學技術學院學報(社科版),2005(5),27-29。
  22. 唐雄山(2005)。賈誼禮治思想研究。廣州=Guangzhou:中山大學出版社=Zhongshan daxue chubanshe。
  23. 馬曉樂、莊大鈞(2003)。賈誼、荀學與黃老:簡論賈誼的學術淵源。山東大學學報(哲社版),2003(1),147-150。
  24. 陳廣忠(2001)。中國道家新論。合肥=Hefei:黃山書社=Huangshan shushe。
  25. 陳廣忠(1995)。兩淮文化。瀋陽=Shenyang:遼寧教育出版社=Liaoning jiaoyu chubanshe。
  26. 陳麗桂(1991)。戰國時期的黃老思想。臺北=Taipei:聯經=Lianjing。
  27. 曾春海(2002)。兩漢魏晉哲學史。臺北=Taipei:五南=Wunan。
  28. 賀虛凌(1971)。淮南子的政道與治術。思與言,9(1),32-42。
  29. 黃宛峰(1983)。略論賈誼的禮治思想。河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學版),1983(4),51-56。
  30. 熊十力(1978)。韓非子評論。臺北=Taipei:學生書局=Xuesheng shuju。
  31. 戴黍(2008)。以治為重心:試析《淮南子》之道。江淮論壇,2008(1),15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