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青少年青春期生、心理健康之探究

作者

林育陞

关键词
期刊名称

諮商與輔導

卷期/出版年月

364期(2016 / 04 / 05)

页次

5 - 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林雅容(2009)。自我認同形塑之初探:青少年、角色扮演與線上遊戲。資訊社會研究,16,197-229。
    連結:
  2. 施宇峰,譚子文(2011)。依附關係和自我概念之關聯性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5(1),1-27。
    連結:
  3. 陳坤虎,雷庚玲,吳英璋(2005)。同階段青少年之自我認同內容及危機探索之發展差異。中華心理學刊,47(3),249-268。
    連結:
  4. 王長虹,李晏,蘇林雁(2008)。青春期的心理行為問題及對策。實用兒科臨床雜誌,23(12),958-961。
  5. 王梅君(2005)。青春期、成年期及壯年期之心理發展。2016年2月28日取自http://www.health.gov.tw/Portals/0/文宣出版品/手冊/200582911422.pdf。
  6. 宋美慧(2008)。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
  7. 李玉瑾(2005)。青少年讀者身心發展與網路檢索行為。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5,237-246。
  8. 高振耀(2009)。談資優青少年社會情緒問題與發展性團體諮商。國教之友,60(1),45-53。
  9. 張傳琳(1998)。陪他走過青澀年代─青少年心理健康初探。曠野跨世紀小百科
  10. 鄭靜瑜,周雨樺(2011)。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補助研究報告內政部外籍配偶照顧輔導基金補助研究報告,內政部。
  11. 魯義華、董向陽、李丹,(2005)。關注青春期的心理健康。2016年2月28日取自http://eyxhx.8.sunbo7.net/show_hdr.php?xname=HLFLO61&dname=21ERV61&xpos=31。
被引用次数
  1. 陳瑾芬,郭嫚芸(2021)。照顧一位初次罹患自發性氣胸青少年之加護經驗。領導護理,22(3),86-100。
  2. 林育陞(2019)。藝術治療對青少年認同良好發展之應用。諮商與輔導,406,12-15。
  3. 蘇蕙芬,陳怡玲,馬上閔(2020)。屏東地區高職學生健康行為自我效能、心理困擾程度與健康促進生活型態之研究。成大體育學刊,52(1),19-37。
  4. 謝幸君,溫玉娟,陳雅雯,施驊珊,林宥葶(2022)。照護一位青少年接受移植術後發生排斥合併感染之護理經驗。長庚護理,33(1),85-92。
  5. 鄭其嘉,劉潔心,廖梨伶,張子超,施淑芳(2019)。青少年健康素養:由健康促進觀點建構定義與能力指標。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4(1),25-51。
  6. 鍾雅喻,鄭碧芬,潘慧娟(2022)。一位青少年罹患骨軟骨瘤術後併腔室症候群之照護經驗。新臺北護理期刊,24(1),147-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