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生態系統理論探討更生人重返社會之輔導策略

作者

王柏文

关键词
期刊名称

諮商與輔導

卷期/出版年月

403期(2019 / 07 / 05)

页次

39 - 42+6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任全鈞(2003)。犯罪者生活型態與犯罪生涯初探。犯罪學期刊,6(1),149-186。
    連結:
  2. 翁國峰(2007)。集體效能對社區居民犯罪恐懼影響之研究。犯罪學期刊,10(2),115-144。
    連結:
  3. 嚴健彰(2005)。出獄人生涯發展之社會適應與就業問題初探。諮商與輔導,229,11-15。
    連結:
  4. 王淑楨(2012)。街友社會工作之現況、困境與因應策略之探討:以臺北市為例。聯合勸募論壇,1,25-58。
  5. 江文賢(譯),Gilbert, Roberta(2013).Bowen家庭系統理論之八大概念.臺北市:秀威資訊科技.
  6. 何睦美(2009)。更生人工作態度、工作績效與業主對其工作滿意之研究。經營管理論叢,第三屆管理與決策學術研討會特刊
  7. 李思賢(2010)。毒品罪再犯率與保護因子研究:以基隆地區為例。犯罪學期刊,13(1),81-106。
  8. 卓雅萍(2015)。貧窮、犯罪與社會排除:新自由主義全球化下臺灣少年犯罪治理之研究。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23,105-145。
  9. 周和君(譯),Anderson, Harlene(2008).合作取向治療.台北市:張老師文化.
  10. 林淑玲(譯),張燕滿(譯),潘維琴(譯),Bredehoft, David,Walcheski, Michael(2016).家庭生活教育.新北市:心理出版社.
  11. 邱珍琬(2012).諮商理論與技術.臺北市:五南.
  12. 張欣戊(譯),林淑玲(譯),李明芝(譯),Shaffer, David R.,Kipp, Katherine(2010).發展心理學.臺北市:學富.
  13. 曹雅筑(2016)。監禁對於受刑人子女的影響—以少年個案訪談為例。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8(1),239-285。
  14. 許華孚(2009)。社會形塑少年暴力犯為危險他者之運作機制:「代罪羔羊」形象的社會建構。犯罪與刑事司法研究,12,145-207。
  15. 趙居蓮(譯),Weber, Ann L.(1995).社會心理學.臺北市:桂冠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