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生命中不可承受之痛-國中生自傷行為之分析

作者

林如慧

关键词
期刊名称

諮商與輔導

卷期/出版年月

408期(2019 / 12 / 05)

页次

28 - 31+1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攸佳寧,林旻沛,胡薇瑄,羅文均(2016)。家庭功能對高中職學生自傷行為之影響:以述情障礙為中介變項。中華輔導與諮商學報,45,67-94。
    連結:
  2. 林妙容,黃雅羚(2005)。青少年自傷經驗發展歷程之分析研究—以五個個案為例。諮商輔導學報:高師輔導所刊,12,101-126。
    連結:
  3. 林志欣(2017)。以生態系統觀介入青少年自傷行為。諮商與輔導,383,39-41。
    連結:
  4. 林蔚芳,戴貝臻(2014)。不同背景變項及挫折經驗對國小學童自傷行為影響之研究。國教新知,61(1),43-53。
    連結:
  5. 陳羿蓉(2018)。自殘?蓄意自殺?談自我傷害。諮商與輔導,389,13-16。
    連結:
  6. 陳毓文(2006)。一般在學青少年自殘行為之相關環境因素初探。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9(2),95-124。
    連結:
  7. 陳毓文(2008)。國內安置少年自殘行為之探究:自殘方式、理由與解釋因素。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2(1),145-188。
    連結:
  8. 竇金城(2006)。青少年自傷行為探討。諮商與輔導,243,32-37。
    連結:
  9. 竇金城(2006)。青少年自傷行為探討。諮商與輔導,243,32-37。
    連結:
  10. Brausch, A. M.,Gutierrez, P. M.(2010).Differences in non-suicidal self-injury and suicide attempts in adolescents.Journal of Youth and Adolescence,39(3),233-242.
  11. Whitlock, J.,Muehlenkamp, J.,Eckenrode, J.,Purington, A.,Abrams, G. B.,Barreira, P.,Kress, V.(2013).Nonsuicidal self-injury as a gateway to suicide in young adults.Journal of Adolescent Health,52(4),486-492.
  12. 江弘基,李明濱,黃鈞蔚,戴傅文(2006)。青少年的自殺防治。台灣醫學,10(3),343-352。
  13. 吳沛妤,董旭英,譚子文(2012)。家庭暴力經驗、復原力與台南市都會區國中生自我傷害行為之關聯性研究。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4(2),69-107。
  14. 吳佩旻(2018,7月9日)。校安意外,學生自殺、自傷明顯攀升。聯合報,9版。
  15. 呂孟真(2007)。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
  16. 李明瑄(2009)。台北市,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研究所。
  17. 李明濱,林帛賢,陳宜明,廖士程(2013)。蓄意自傷行為之評估與處理。台灣醫學,17(3),309-316。
  18. 李明濱,廖士程(2006)。自殺原因與防治策略。台灣醫學,10(3),367-375。
  19. 林美惠(2011)。新竹市,玄奘大學社會福利學系。
  20. 邵湘雅(2007)。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研士班。
  21. 洪培忻(2009)。屏東市,國立屏東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
  22. 張景嘉(2013)。花蓮市,慈濟大學人類發展研究所臨床心理學組。
  23. 郭哲宇,楊子鐳,劉婉如(2013)。從系統理論之觀點看青少年自傷行為。輔導季刊,49(1),44-53。
  24. 陳映雪,劉珈倩(2018)。青少年非自殺式的自傷行為與疾患。臺灣醫界,61(5),19-22。
  25. 陳蓓莎(2016)。彰化市,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
  26. 黃美華(2014)。新竹市,國立新竹教育大學教育心理與諮商學系。
  27. 廖冠霖(2009)。台中市,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28. 廖鳳池(2011)。高雄市,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研究所。
  29. 羅月君(2014)。以正向行為支持觀點淺談身心障礙學生自傷行為之介入。桃竹區特殊教育,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