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某縣市藥物濫用青少年生命態度之探討

作者

王蓁晴;林綺雲

关键词
期刊名称

諮商與輔導

卷期/出版年月

442期(2022 / 10 / 05)

页次

44 - 5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心理學
参考文献
  1. Colon-Rivera, H. (Ed.). (2020). What is a substance use disorder? Psychiatry.org - What Is a Substance Use Disorder? Retrieved September, 2022, from https://www.psychiatry.org/patients-families/addiction-substance-use-disorders/what-is-a-substance-use-disorder#section_5
  2. TED. (2012, October 9). The Power of Addiction and The Addiction of Power | Gabor Maté [Video].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6c YcSak6nE&ab_channel=TEDxTalks
  3. May, R.(1969).Love and will.New York:Norton.
  4. Reker, Gary T.,Chamberlain, Kerry(2000).Exploring Existential Meaning.Sage Publications, Inc..
  5. Saxon, A. (Ed.). (2022). Addiction and Substance Use Disorders. https://www.psychiatry.org/. Retrieved June 14, 2022, from https://psychiatry.org/about-apa
  6. Tam, H.,Shik, A. W.,Lam, S. S.(2016).Using expressive arts in relapse prevention of young psychotropic substance abusers in Hong Kong.Children & Youth Services Review,60,88-100.
  7. 王蓁晴(2017)。國立台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
  8. 何英奇(1987)。大專學生之生命意義感及其相關:意義治療法之基本概念與實徵研究。教育心理學報,20,87-106。
  9. 吳永達(2015)。臺灣毒品氾濫問題面面觀。104年度藥酒癮治療處遇業務共識會議,桃園市古華花園飯店:
  10. 宋文里(譯),Rogers, C.(2014).一個治療者對心理治療的觀點.成為一個人.臺北:左岸文化.
  11. 林靜如(2001)。臺北,國立政治大學。
  12. 邱美珠(2007)。嘉義,南華大學。
  13. 唐福春(2003)。嘉義,南華大學。
  14. 張壽山(譯),Beck, A.T.,Steer, R.A(2000).貝克自殺意念量表(BSS)中文版.臺北:中國行為科學社.
  15. 張碧雲(2010)。臺北,臺北科技大學。
  16. 陳映雪(1988)。青少年的憂鬱與自殺。諮商與輔導,28,2-6。
  17. 陳毓文(2001).青少年自傷行為分析及其因應對策.臺北:行政院青少年輔導委員會.
  18. 曾慧青(2008)。青少年藥物濫用問題分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6年6月。取自http://www.npf.org.tw/3/4293
  19. 游恆山(譯),Frankl, V.E.(1991).生存的理由—與心靈對話的意義治療學.臺北市:遠流出版社.
  20. 楊士隆(編),李思賢(編)(2012).藥物濫用、毒品與防治.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21. 楊士隆,吳志揚,李宗憲(2010)。臺灣青少年藥物濫用防制政策之評析。青少年犯罪防治研究期刊,2(2),1-20。
  22. 葉美玉(2000)。青少年之物質濫用戒治計畫。健康促進暨衛生教育雜誌,20,67-73。
  23. 潘靖瑛,謝曼盈(2010)。生命態度量表之發展。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6,185-229。
  24. 謝曼盈(2003)。花蓮,私立慈濟大學。
  25. 謝曼盈,潘靖瑛(2015)。簡短版生命態度量表之效度研究。慈濟大學教育研究學刊,12,18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