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辭章之「象不盡意」-以稼軒詞為例

并列篇名

"Image Cannot Completely Express Affect" in the Organization of Writing-the Example of the Jiao-Sheen's Chi

DOI

10.6210/JNTNULL.2005.50(2).01

作者

黃淑貞(Shu-Cheng Huang)

关键词

辭章 ; 意象 ; 象不盡意 ; 美感效果 ; organization of writing ; image ; image cannot completely express affection ; aesthetic impression

期刊名称

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

卷期/出版年月

50卷2期(2005 / 10 / 01)

页次

1 - 2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辭章之主要內涵與「意象」關係密切,辭章的內容結構成分,也都可用「意象」的觀念加以統合。其中,「情」與「理」屬於意象中的「意」,「事」與「景(物)」則屬於意象中的「象」。但因受語言本身、與作者個人學養的限制,以及文學追求「韻外之致」、「道」又有其不可言性等因素影響,「象」、「意」之間往往形成一道「空白」;它有賴於讀者調動自己先天的悟性、想像力、及後天的學養,進行填補、再創造,才能釋放出深藏其中的含蓄美、意境美、與渾沌美。故本文即從作者與讀者這兩條線索,並以稼軒詞為例,來探討辭章中「象不盡意」的理論基礎及其美感效果。

英文摘要

There is a very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rganization of writing and the use of ”imagery.” Indeed we can foreground the role of ”image” in the analysis of literary content and structure. For example, ”feeling” and ”reason” can be seen as images of ”meaning,” and ”matter” and ”scenery” as images of ”image.” Since the author's knowledge/experience, the language of the text, the literary meaning or connotation of the text and its Dao can never be known or understood completely, the ”image” and ”meaning” in one sense must always remain ”blank.” These can only be recreated through the reader's intelligence, imagination, knowledge and receptivity to the text. Only then can the ”beauty” of the text be clarified, made clear. Therefore this dissertation begin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both author and reader. Furthermore, I make use here of the role of the Jiao-Sheen's Chi in order better to exemplify the aesthetic theory set forth here, and more specifically to show why ”image cannot express affection completel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毛正夫(1997)。中國古代詩學本體論闡釋。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2. 王力堅(1997)。六朝唯美詩學。臺北:文津出版社。
  3. 王夫之、丁福保(1971)。清詩話。臺北:明倫出版社。
  4. 王建元(1988)。現象詮釋學與中西雄渾觀。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 王國維、馬自毅(1994)。新譯人間詞話。臺北:三民書局。
  6. 王凱符、張會恩(1992)。中國古代寫作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7. 司空圖、陳國球(1987)。二十四詩品。臺北:金楓出版公司。
  8. 司馬遷、瀧川龜太郎(1985)。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
  9. 何文煥、□欽立(1983)。歷代詩話。臺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10. 余光中(1967)。掌上雨。臺北:文星書店。
  11. 吳建民(2001)。中國古代詩學原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2. 吳應天(1989)。文章結構學。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13. 宋文蔚(1993)。評註文法津梁。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14. 李元洛(1990)。詩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15. 李浩(2000)。唐詩的美學詮釋。臺北:文津出版社。
  16. 李澤厚(2001)。美學論集。臺北:三民書局。
  17. 阮元(1815)。十三經注疏•左傳。臺北:藝文印書館。
  18. 阮元(1815)。十三經注疏•詩經。臺北:藝文印書館。
  19. 宗白華(2001)。美學散步。臺北:洪範書店。
  20. 林淑貞(2002)。中國詠物詩「託物言志」析論。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21. 姜林洙(1964)。辛棄疾傳。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2. 段致平(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研所碩士論文。
  23. 胡有清(2002)。文藝學論綱。江蘇:南京大學出版社。
  24. 韋勒克、華倫著、王夢鷗、許國衡(1987)。文學論。臺北:志文出版社。
  25. 特里•伊格爾頓、聶振雄(1987)。當代文學理論導論。香港:旭日出版社。
  26. 袁行霈(1989)。中國詩歌藝術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27. 張法(1998)。中西美學與文化精神。臺北:淑馨出版社。
  28. 張紅雨(1996)。寫作美學。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
  29. 張漢良(1986)。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0. 陳佳君(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台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
  31. 陳望衡(1998)。中國古典美學史。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32. 陳滿銘(2001)。章法學新裁。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33. 陳滿銘(2002)。章法學論粹。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34. 陳滿銘(2003)。蘇辛詞論稿。臺北:文津出版社。
  35. 陳滿銘(2004)。從意象看辭章之內容成分。國文天地,19(8),93-98。
  36. 陳滿銘(2003)。從意象看辭章之內涵。國文天地,19(5),97-103。
  37. 陶爾夫、劉敬圻(1992)。南宋詞史。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38. 章學誠、葉瑛(2000)。文史通義。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39. 傅庚生(2000)。中國文學欣賞舉隅。臺北:國文天地雜誌社。
  40. 勞承萬(2000)。康德美學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1. 曾祖蔭(1987)。中國古代文藝美學範疇。臺北:文津出版社。
  42. 童慶炳(1994)。中國古代心理詩學與美學。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43. 賀新輝(2000)。宋詞鑑賞辭典。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
  44. 黃維樑(1986)。中國詩學縱橫論。臺北:洪範書局。
  45. 黃錦鋐(1988)。新譯莊子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46. 葉太平(1998)。中國文學之美學精神。臺北:水牛圖書出版公司。
  47. 葉朗(1986)。中國美學史大綱。臺北:滄浪出版社。
  48. 葉朗(1987)。中國美學的發端。臺北:金楓出版公司。
  49. 葉朗(1993)。現代美學體系。臺北:書林出版公司。
  50. 葉維廉(1983)。比較詩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1. 葉維廉(1988)。歷史、傳釋與美學。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52. 劉介民(1990)。比較文學方法論。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53. 劉若愚、杜國清(1979)。中國詩學。臺北:幼獅文化公司。
  54. 鄭騫(1980)。詞選。臺北:中華文化出版委員會。
  55. 鄧廣銘(1980)。稼軒詞編年箋注。臺北:華正書局。
  56. 魯道夫•阿恩海姆、郭小平、翟燦(2001)。藝術心理學新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7. 蕭統、李善注(1984)。文選。臺北:華正書局。
  58. 錢谷融、魯樞元(1990)。文學心理學。臺北:新學識文教出版。
  59. 錢鍾書、周振甫(1995)。談藝錄。臺北:洪葉文化出版社。
  60. 龍協濤(1993)。文學讀解與美的再創造。臺北:時報文化公司。
  61. 魏飴(1999)。散文鑑賞入門。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黃淑貞(2011)。從意象探討中國動畫短片《三個和尚》之內涵。藝術學報,89,175-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