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評析《史記》論劉邦的功業與歷史定位

并列篇名

An Analysis of Liu Pang's Exploits and his Historical Orientation Based on Su Ma-chien's "Shi-ji"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DOI

10.6210/JNTNULL.2008.53(1).02

作者

楊自平(Tzu-Ping Yang)

关键词

史記 ; 劉邦 ; 太史公 ; 項羽 ; 漢初三傑 ; 韓信 ; "Shi-ji" (Records of the Historian) ; Liu Pang, Hsiang Yu ; Taishih Kung ; the exploits of the Three Heroes in the early Han Dynasty ; Han Xin

期刊名称

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

卷期/出版年月

53卷1期(2008 / 01 / 01)

页次

29 - 4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太史公如何解釋劉邦集團建立漢帝國原因及對劉邦的評價。文中指出太史公認為漢帝國的建立,異於三代及秦朝的立國方式-憑藉諸侯國的地位,加上開國之君為聖君,或是數代國君不斷進行軍事擴充,方能建立新王朝。劉邦以一介平民,憑藉本身英雄的條件,率領一群基層官民乘勢而起。秦朝末年的動亂與陳涉、項梁起義,為劉邦提供有利的情勢;而劉邦的政治天賦與三傑不世出的長才,為時代開創新局。太史公對劉邦的描述與評價,不單依道德標準與事功價值,而是採取歷史判斷,從歷史發展角度,深入分析劉邦開出平民建國的歷史先例,並隱約透顯劉邦立國後,所表現出濃厚的「家天下」思想。太史公的作法,提供一條吾人評論自身歷史的可行途徑。

英文摘要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aishih Kung's evaluation of Liu Pang, and his explanation of how the Liu Pang collective founded the Han Dynasty. Taishih Kung thought that the Han Dynasty was through the interaction of two factors, ”trend” and ”hero.” By looking closely at the historical path that begins with the Qin Dynasty’s downfall and ends Chen Sheng's revolution and Hsiang Yu's hegemony, Taishih Kung perceived that Liu Pang had followed the trend. Yet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the great intelligence of Liu Pang and the other three heroes that initiated the new era. Instead of judging Liu Pang by conventional moral standards or by the value his achievements, Taishih Kung interpreted him within his historical context. Viewed in this light, it is clear that Liu Pang had set the historical precedent for attributing the founding of the Han Dynasty to an ordinary person; it is also clear that Liu Pang's ambition was to achieve hereditary domination. Therefore it is concluded that Taishih Kung's analysis of Liu Pang is noteworthy, for it is not based solely on the character, success or failure of this historical fig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宋陳亮(1983)。陳亮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
  2. 宋黎靖德(2002)。朱子語類第5冊、朱子全書第1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 清王船山(1996)。尚書引義,船山全書(二)。長沙:嶽麓書社。
  4. 清王船山(1964)。宋論。北京:中華書局。
  5. 清湯諧(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史記半解。北京:北京出版社。
  6. 漢司馬遷著、瀧川龜太郎會注考證(1986)。史記會注考證。臺北:洪氏出版社。
  7. 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1991)。新校本漢書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8. 魏劉卲撰、蔡崇名校注(2000)。新編人物志。臺北:臺灣古籍出版社。
  9. 卜憲群(2003)。秦漢官僚制度。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10. 卜憲群(1995)。秦制、楚制與漢制。中國史研究,1,45-53。
  11. 王文顏(1989)。司馬遷筆下的高祖形象。司馬遷筆下的高祖形象,27(12),27-35。
  12. 王仲孚(1983)。論楚漢之爭的成敗關鍵。國魂月刊,456,54-56。
  13. 王志剛(1900)。劉邦:弱勢贏家的99加1韜略。臺北:正展出版社。
  14. 王燕(1998)。從劉邦與蕭何的關係看君權與相權的矛盾。濱州教育學院學報,1,32-33。
  15. 司馬遼太郎著、鍾憲譯(2005)。項羽對劉邦:楚漢雙雄爭霸史(上)(下)。臺北:遠流出版社。
  16. 田靜(1994)。秦統一後的六國貴族。歷史教學,3,37-39。
  17. 安作璋、孟祥才(1988)。劉邦評傳。濟南:齊魯書社。
  18. 朱紹侯(1958)。關於秦末三十萬戍守北邊國防軍的下落問題。史學月刊,4,10-11。
  19. 牟宗三(1988)。歷史哲學。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20. 呂春盛(1991)。試論秦末六國的復國意識。史原,18,1-28。
  21. 宋公文、何曉明(1983)。略論劉邦的謀士群。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2. 李宗吾(1993)。厚黑學。臺北:傳文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3. 李威熊(1978)。創業的典範-劉邦。幼獅月刊,48(6),13-17。
  24. 李偉(2001)。弱勢大贏家:劉邦修身、治國、平天下之道。臺北:詠春圖書。
  25. 李開元(1999)。前漢初年軍功受益階層的成立。史學雜誌,108,1017-1890。
  26. 汪榮祖(2002)。楚霸王的興亡。歷史月刊,177,43-48。
  27. 肖振宇(1999)。試談韓信被殺的自身原因。張家口師專學報,1,35-37。
  28. 肖振宇、張永華(2002)。劉邦統御之術述評。張家口師專學報,1,17-20。
  29. 阮芝生(1981)。論留侯與三略。食貨月刊,11(3),54-71。
  30. 孟祥才(2003)。先秦秦漢史論。山東:山東大學出版社。
  31. 孟慶華(2000)。劉邦評論。江蘇:「江蘇文史資料」編輯部。
  32. 季燁(2003)。劉邦。臺北:知書房出版社。
  33. 林劍鳴(1992)。新編秦漢史。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34. 林聰舜(2003)。史記的人物世界。臺北:三民書局。
  35. 芮和蒸、王壽南撰(1988)。政治史。臺北:漢苑出版社。
  36. 段莉芬(1994)。《史記》人物論:高祖劉邦。建國學報,13,23-35。
  37. 胡安蓮(1998)。司馬遷筆下的漢高祖形象。南都學壇,18,57-59。
  38. 韋天富(1996)。論劉邦成功的七個因素。廣西大學學報,5,64-69。
  39. 夏子賢(1994)。略論秦王朝的覆滅。安慶師範學院社會科學學報,2,1-8。
  40. 孫文聖(2006)。劉邦。哈爾濱:北方文藝出版社。
  41. 孫永忠(1985)。《史記·高祖本紀》中四篇「告諭」析評。輔仁國文學報,13,97-119。
  42. 徐勇、黃樸民(1994)。論韓信「漢中對」的戰略思想及其歷史地位。人文雜誌,4,76-79。
  43. 徐連達(1992)。秦末社會矛盾再探討-兼評秦楚之際的地方差異性。許昌師範學報,1,26-32。
  44. 徐進興(199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市,臺灣師大歷史研究所。
  45. 秦漢唐(2005)。楚漢爭霸-劉邦用人方略。臺北:文經閣出版社。
  46. 郝建平(1996)。人才與事業成敗-劉邦用人特色淺析。陽山學刊,3,37-44。
  47. 馬非百(1986)。秦集史。臺北:弘文館出版社。
  48. 馬植傑(1999)。韓信新論。貴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29-33。
  49. 崔向東(1996)。論劉邦項羽的性格及對成敗的影響。錦州師範學院學報,1,32-36。
  50. 張大可、徐日輝(2002)。張良蕭何韓信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51. 張建國(1996)。試析漢初「約法三章」的法律效力-兼談「二年律令」與蕭何關係。法學研究,1,154-160。
  52. 張傳璽(1954)。項羽論評。文史哲,10,49-53。
  53. 張傳璽(1959)。秦漢問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4. 張鳳洪(2003)。大風之歌(漢高祖劉邦)。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
  55. 張濤(2001)。秦漢騎兵起源及其發展新探。國立歷史博物館館刊,11(2),58-71。
  56. 曹家齊(1996)。劉邦布衣集團與西漢政權的建立。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1-95。
  57. 曹家齊(1993)。劉邦分封與西漢統一政權的建立和鞏固。徐州師範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46-49。
  58. 梁啟超(1984)。中國歷史研究法。臺北:里仁書局。
  59. 許倬雲(1980)。由新出簡牘所見秦漢社會。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集刊,51(2),217-232。
  60. 郭化民(1958)。試論有關秦末農民大起義的幾個問題。史學月刊,7,27-33。
  61. 郭秀琦(1996)。從戰國時期地主階級人生價值觀看劉邦與韓信的關係。陰山學刊,3,45-50。
  62. 郭興文(1988)。秦亡原因新探。文博,2,14-21。
  63. 陳文德(2005)。弱勢大贏家:劉邦大傳。臺北:遠流出版社。
  64. 陳玉屏(1995)。劉邦與異姓諸侯王。西南民族學院學報,3,8-15。
  65. 陳瑾(1997)。自我實現的內在人格-論《史記》中劉邦形象的審美意趣。浙江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6,25-28。
  66. 陳蘭村、張金菊(1995)。論《史記》漢初三傑形象的典型意義。浙江社會科學,2,66-70。
  67. 閔躍進(1997)。項羽敗因淺析。婁底師專學報,1,70-72。
  68. 黃中業(2006)。漢高祖劉邦傳/毛澤東評點的帝王大傳。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69. 楊維、任澤全(1974)。楚漢戰爭試析。武漢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61-66。
  70. 楊燕起(1996)。史記的學術成就。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71. 楊燕起、陳可青、賴長揚(1990)。歷代名家評史記。臺北:博遠出版有限公司。
  72. 詹士模(2003)。嘉義市,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
  73. 廖伯源(1982)。試從爵邑制度論楚漢相爭之勝負。東吳文史學報,4,71-74。
  74. 翟文明(2001)。劉邦圖傳。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75. 趙文潤(1982)。重評劉邦、項羽的成敗原因及是非功過。人文雜誌,6,86-90。
  76. 趙文潤、鄭世敏(1996)。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韓信與蕭何之比較研究。漢中師範學院學報,3,42-49。
  77. 趙文靜(1994)。韓信死因新探。錦州師範學院學報,2,80-82。
  78. 劉文瑞(1990)。征服與反抗-略論秦王朝區域文化衝突。文博,5,52-61。
  79. 劉正文(1997)。張良功成不居探因。漢中師範學院學報,4,31-45。
  80. 劉昌安(1995)。論張良人生擇向的文化意義。漢中師範學院學報,4,42-49。
  81. 劉雪豐(1991)。秦末農民戰爭中的懷王心。文史雜誌,1,19-20。
  82. 劉開楊(1985)。秦末農民戰爭史略。北京:新華書局。
  83. 蔡行發(1986)。試談楚漢戰爭。史學月刊,5
  84. 賴漢屏(2000)。史記評賞。臺北:三民書局。
  85. 韓雪風(1994)。劉邦用人之道研究。史學研究,1,70-72。
  86. 譚潤生(1997)。讀《史記》-韓信的榮與辱。中國語文,485,31-36。
  87. 譚潤生(1997)。讀《史記》-韓信的得與失。中國語文,486,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