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慈濟大愛劇場製作原則之探究
|
并列篇名
|
The Producing Principles of Tzuchi Daai Drama
|
DOI
|
10.29650/TCUJHSS.201012.0006
|
作者
|
周典芳(Dien-Fang Chou);白蕙禎(Hui-Jen Bai)
|
关键词
|
大愛劇場 ; 守門人 ; 宗教電視台 ; 慈濟 ; 電視製作 ; Daai Drama ; gatekeeper ; religious channel ; TV production ; Tzuchi
|
期刊名称
|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0期(2010 / 12 / 01)
|
页次
|
181
-
202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這十幾年來,隨著慈濟大愛電視台、佛光人間衛視與好消息衛星電視台的陸續開播,宗教電視台不論口碑或收視率皆逐漸受到社會與閱聽大眾的肯定。也由於其迥異於一般商業電視台的風格,因此值得由許多面向探究這個新興型態的電視頻道。本研究由製作的角度出發,借用新聞研究中守門人的概念,以慈濟大愛電視台大愛劇場的戲劇部門,與其委外製作單位之相關人員共十人為研究訪談對象,試圖瞭解其在製作過程中,將真實的故事轉換為電視劇時,刻意突顯與淡化的部份。本研究發現慈濟大愛台的大愛劇場,其製作單位在改編慈濟委員的真人真事人生經驗為電視劇時,傾向突顯劇情中的「人性本善」、「啓發借鏡」、「勵志向上」等三個部分,並且淡化「粗言惡語」、「殺生場景」、「人際衝突」與「教條理念」等四個部分。而這七個部份的突顯與淡化,可視為慈濟大愛劇場在製作電視劇節目時,所秉持的重要原則。
|
英文摘要
|
During the last decade, the increase of religious channels in TV stations has drawn the attention of the audienc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new style of TV channels from various phases.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investigate the producing principles of religious TV programs in Tzuchi Daai Drama, which is classified as a Buddhism TV channel. This study interviewed 10 producers of Daai Drama. By using the concept of ”gatekeeping” in journalism,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producing principles in Daai Drama.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ree topics were prominent, and four topics were weaken in the production of Daai Drama. The prominent topics were ”kindness of human nature”, ”enlightenment and comparability” and ”inspiration and aspiration.” The weaken topics were ”rude and impolite dialogue”, ”slaughtering scene”, ”interpersonal conflict” and ”dogma.”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范相惠、王宣蘋(2007)。非營利廣電媒體之節目規劃研究:以「大愛」及「好消息」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6(2),3-34。
連結:
-
陳昭儀、李明元(2008)。大愛劇場之人文精神展現。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7,249-284。
連結:
-
Cantor, M. G.(1971).The Hollywood TV Producer.New York:Basic.
-
Chen, G. M.(2006).Toward a Pure Land: An Analysis of Shared Stories of Jing Si Abode.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ies,15(3),66-75.
-
Chen, G. M.,Chou, D.,Pan, B.,Chang, C.(2008).An Analysis of Tzu Chi's Public Communication Campaign on Body Donation.China Media Research,4(1),56-61.
-
Ferguson, D. A.(Ed.),Eastman, S. T.(Ed.)(2002).Media Programming.Belmont, CA:Wadsworth.
-
Kline, F. G.(Ed.),Tichenor, P. J.(Ed.)(1972).Currentperspectiv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Beverly Hills, CA:Sage.
-
尤麗萍(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
王文科(1990)。質的教育研究法。台北:五南。
-
成露茜編、羅曉南編(2004)。媒體識讀:一個批判的開始。台北:正中書局。
-
吳宛倫(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
李天任譯、藍莘譯、Wimmer, R. D.、Dominick, J. R.(1995)。大眾媒體研究:導論。台北市:亞太圖書。
-
李明元(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創造力發展碩士在職專班。
-
林東泰(1997)。大眾傳播理論。台北:師大書苑。
-
邵正宏(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
孫永文(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海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
-
徐玉青(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
畢盈(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華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
陳延昇(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
-
陳國明、陳雪華(2005)。傳播學概論。台北:巨流。
-
黃開芳(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
-
黃葳威(1999)。文化傳播。台北:正中書局。
-
雷根玲(1996)。國內八點檔國語連續劇所顯示的親子互動模式。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
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心理。
-
蔡琰(1994)。電視單元戲劇與社會之關連。新聞學研究,49,107-122。
-
盧俊澄(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華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
-
賴家陽(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
賴國洲主編(1997)。八點檔連續暴力情節內容分析。台北:財團法人媒體識讀教育基金。
-
釋證嚴(1992)。慈濟心蓮。台北:時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