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慈濟環保的在地生成-資源回收的實踐動力探討
|
并列篇名
|
The Localization of Tzu Chi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Movement-Examining the Power of Praxis from Recycling
|
DOI
|
10.29650/TCUJHSS.201206.0006
|
作者
|
吳青泰(Ching-Tai Wu)
|
关键词
|
生命轉化 ; 在地生成 ; 慈濟 ; 實踐動力 ; 環保志工 ; self-transformation ; localization ; Tzu Chi ; power of praxis ;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volunteers
|
期刊名称
|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13期(2012 / 06 / 01)
|
页次
|
125
-
175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從在地觀點來探討慈濟環保何以生成至今日規模。從田野資料發現,區域環保深受在地社會特色的影響:台東環保歷史的操作系統呈現民間社會網絡與個人關係的締結,影響在地環保運動的發展;台北及台中鄉鎮到都會的環保操作,依在地情境採取多條路線規劃及不同模式的發展;環保站不斷成立之後,各區頻繁交流,資源回收進而發展多元功能。從三地環保運動發展,展現在地生成、見機生長的實踐邏輯,其與政府、民間密切互動,透露本土草根的群眾力量,協助淨化台灣的環境。本文指出慈濟環保運動是由在地志工展現豐富的環保行動,除了證嚴法師所引發的「契機」之外,志工過去生命經驗成為環保運動的生成力道,參與環保也有助於生命進一步轉化。
|
英文摘要
|
This paper discusses from a local perspectiv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zu Chi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Movement from its launch to today's magnitude. The field data indicates that the regional environmental movement adapted strong local characteristics. The history of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operating system in Taitung manifests the connection between personal relations and civil social networks. The systems in Taipei and Taichung varied their collection routes and made compromises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changes. The recycling movement matured and diversified after continuous establishment of recycling stations and exchange of volunteers' experiences in different districts. The development of three districts reveals the logic of practice of localization and adaptive growth, the intimate interactions between government and private sectors, as well as the power of grassroot communities that aided the purification of Taiwan's environment.The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the perpetual strength of the local volunteers exhibited in the abundance of environmental actions is drawn from the spontaneous crowd practice. Besides the ”epiphany” inspired by Master Chengyen, the life experiences of participating volunteers further contribute to the growing strength of environmental movement. Continuous participation in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cts as a catalyst in the volunteers' self-transformation.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
参考文献
|
-
安德瑞(2009)。宗教慈善與災害重建:以九二一賑災為例。民俗曲藝,163,193-220。
連結:
-
賴賢宗(2007)。法華思想之當代開展的一例:論慈濟功德會的法華精神。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6,35-60。
連結:
-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台北:聯經。
-
大愛電視臺、陳合平、羅秉龍(2009)。心田的善果。台北:靜思文化。
-
大愛電視臺、羅秉龍(2009)。歲月的福印。台北:靜思文化。
-
大愛電視臺、釋德棨(2009)。殘缺的喜捨。台北:靜思文化。
-
何日生編輯(2010)。慈濟年鑑2011。台北:慈濟文化。
-
余德慧(2003)。生死學十四講。台北:心靈工坊。
-
余德慧(2007)。台灣生命教育的社會文化介面及其論述的生產。教育資料與研究專刊,2007(12月號),117-128。
-
余德慧(1999)。中國人行事倫理的提昇─尋找現代社會一個丟失的環節。人的素質(1999)論文集,台北:
-
李秉儒(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市立教育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林益仁(1998)。飲鴆的獵人─環境議題中的科學與宗教。台北:元尊文化。
-
林朝成(2002)。台灣人間佛教環境論述的面向與省思。當代,173,52-61。
-
張維安(1996)。佛教與資源回收─生活世界觀點的社會學分析。佛教與關懷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
-
梁雙蓮(2005)。慈濟功德會在台灣永續發展中的角色。研考雙月刊,29(5),103-109。
-
許木柱(2011)。慈濟環保志工與正向心理發展。宗教與慈善國際學術研討會
-
許庭彰(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生態與環境教育研究所。
-
楊惠南(1994)。當代台灣佛教環保理念的省思─以預約人間淨土和心靈環保為例。當代,104,32-55。
-
熊毅(199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
盧蕙馨(2002)。現代佛教徒入信的機制:懺悔的情感表述。情感、情緒與文化,南港:
-
盧蕙馨(2004)。宗教敘事的培力(empowerment)─慈濟「善書」的形成分析。新世紀宗教研究,2(4),1-69。
-
盧蕙馨(2002)。慈濟志工行善的人情脈絡。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31-68。
-
謝安琪(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
-
釋德イ凡(2007)。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00六年‧冬之卷。台北:慈濟文化。
|
被引用次数
|
-
(2024)。人類共有的地球責任-慈濟全球環保行動的時代意義。玄奘佛學研究,41,159-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