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流轉於西醫、中醫和民俗宗教療法的體察與疾病觀淺析

并列篇名

The Conceptions of Illness in Western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and Folk Religions Healing from My Own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DOI

10.29650/TCUJHSS.201407_(16).0002

作者

蘇羿如(Yih-Ju Su)

关键词

疾病觀 ; 西醫 ; 中醫 ; 民俗宗教療法 ; Illness ; conception ; Western Medicine ; Chinese Medicine and Folk Religious Healing

期刊名称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14 / 07 / 01)

页次

27 - 5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生病找醫生看病是一般人都有過的目常生活經驗,但會找什麼人看病其實某種程度反應出對於疾病的認識方式,而造些疾病的認知在現前台灣社會中,主要可以從三個療癒體系進行探析,分別為西醫、中醫和民俗宗教療法。本文主要從筆者自身看病經驗的體察中,嘗試探析這三類療癒之道各自預設的疾椅觀基礎為何,以及所呈現出的療癒方式。可以說,遠是一篇從自我生病的狀態中,在歷經三種不同療癒方式後,所嘗試書寫的三種療癒方式和其對疾捕的預設。其中,西醫與中醫皆是一套兼具備深度與廣度的醫療知識體系,雨連篇有關療癒之道的疾病觀探析,則是筆者以醫療知識體系外部者的觀點,同時又是生將者主觀認知的內在觀察交互書寫而成。西醫和中醫的專業醫療知識,可以提供臨床土直接解決疾病問題的方法,然而本文則非著跟於醫療專門知識上爬梳討論,相反地是以人文式的探析,籍以探討這些治療方法所預設的疾病觀,亦即它們各自對疾痛的認識方式,並嘗試說明不同疾病觀的立基之處何在,而非提供解決疾痛之道。本研究發現,西醫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可見的身體成為現代醫療認識身體的方式,身體是最基本單位分子細胞構成的組合體,疾痛則是基本單位異常所致,因此西醫的療癒之道就在於如何藉由各種技術性作為,改變最基本分子狀態而恢復正常,就此而言,西醫的疾病觀是先將身體看成是一種可解剖分析的客觀物體,疾病的產生則是此一客體的單位細胞因為各種內外在因素而發生不良變化所致。雨中醫的疾病觀則是先將身體視為是陰陽五行的構成,以及內外在環境各種狀態之間彼此相生相剋的關係,因此主張內外在平衡和調和的重要性,因此對疾翁的認識即是立基在身體自身以及身體與環境對某種不調和或不平衡現象的解釋土。此外,中醫更蘊含一套中國思想中特有的體用邏輯的自然整體觀,將身體視為是一種動態變化下的感官化身體,也因此對疾病的治療方式,採取因時(節)、因地(環境)、因身體變化的辦證觀。最後,民俗宗教療法的疾病觀,相較於中西醫的醫事人員皆以高度專業技術治療疾病著稱,民俗宗教療法則是完全“去高度專業技術性”,其治療技術是以問事或按照宗教儀軌行拜、祝禱等方式,讓生痛受苦者在展演的信仰體系中獲得一套意義解釋,繼而發生療效。換言之,民俗宗教療法的疾摘觀並不是著眼於可見身體的病症,也非身體與環境之間變化的不適,其疾病觀是雖然看到身體的病症與各種不適,但將疾病視為是與某種未知存在的關係有所關連,像是被煞到、或是和冤親債主有冤結需要化解。可以說,在具有宗教性質的民俗宗教療法中,認為人會生病是生病者與追些不可見的存在有著尚未完成或解決的事情或情事,才會產在諸多病苦,因此得借由問事過程與不可見的存在溝通,讓身體不適的受苦者重新發現自己曾經尚未完成或解決的事情,再以各種宗教儀式作為完成未竟之事的補償,從而獲得主觀感受上的療癒。

英文摘要

Western medicine, Chinese medicine and folk religious healing are the three common medical systems in contemporary Taiwan. Describing the treatments of illness and the healing practices of these three systems from my own experience and observ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how each system respectively conceptualizes illness. Firstly, due to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Western medical system is able to break the human body into fundamental units, and pinpoint where the health problem lies. Doctors perform clinical operations on human flesh and prescribe medicinal treatment to cure diseases. People get sick when the fundamental unit malfunctions. Secondly,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ystem perceives the body as a natural system consisting of five essential elements-metal, wood, water, fire, and earth. Each element corresponds to an organ, and health conditions are reflective of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se elements. Thus, in the Chinese medical system illness is caused by or indicative of imbalanced conditions. Achieving balance between the inner body and outer environment is a vital prerequisite for curing patients. Thirdly, the folk religious system sees humans as situated in a tangled web of relationships with both other people and unknown existences. People can get sick because they have unfinished business or relationships with unknown existences. Therefore the folk religious healer assists the patient/sufferer to create a gnostic approach guided by faith and practiced in the material domain in order to complete such business or fix relationships. When patients/sufferers carry out the required religious practice, they feel they make compensation to unknown existences and also gain a feeling of recovery within themselv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羅正心(2010)。病痛經驗與民間療遇:以萬年青健康中心為例。考古人類學刊,73,62-101。
    連結:
  2. 山田慶兒、廖育群編譯、李建民編譯(2003)。中國古代醫學的形成。臺北:東大。
  3. 瓦莫斯、溫伯格、程樹德譯(2000)。基因叛變記─癌的分子生物學。臺北: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
  4. 田安然(2006)。中西醫結合義理探要。臺北:知音出版社。
  5. 印會河、張伯訥(2003)。中醫基礎理論。臺北:知音。
  6. 艾克內齊、戴榮鈐譯(2012)。醫學史概論。臺北:中國醫藥研究所。
  7. 余德慧、劉美妤(2006)。從俗智的啟蒙到心性倫理。台灣巫宗教的心靈療遇,臺北:
  8. 呂鴻基編、張永賢編、林宜信編(2006)。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的對話困難的排除。臺北: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9. 呂鴻基編、張永賢編、林宜信編(2005)。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的啟動與機制,臺北:
  10. 呂鴻基編、張永賢編、林宜信編(2006)。傳統醫學與現代醫學對話的「病人為中心」的問診、檢查、診斷與治療。臺北:行政院衛生署中醫藥委員會。
  11. 李豐(2010)。善待細胞,可以活得更好。臺北:原水文化。
  12. 李豐(1978)。細胞診斷學。臺北:正中書局。
  13. 李豐(2002)。我賺了三十年─李豐醫師的生命故事。臺北:玉山社。
  14. 周學勝(2004)。中醫基礎理論圖表解。北京:人民出版社。
  15. 孟景春、周仲瑛(1991)。中醫學概論。臺北:知音。
  16. 林富士(2011)。宗教與醫療。臺北:聯經。
  17. 馬堤─伊班涅、葉頌壽譯、葉頌熙譯(1978)。西方醫學史。臺北:當代醫學雜誌社。
  18. 張良維(2001)。身體自覺─太極導引陸上游泳。臺北:時報。
  19. 張珣(1988)。評介有關「臺灣民間疾病觀念」的幾個研究。漢學研究通訊,7(3),141-147。
  20. 張珣(1990)。疾病與文化。臺北:稻香出版社。
  21. 張珣(2009)。改框或改信?民俗宗教醫療的療效機制。臺灣宗教研究,8(2),1-25。
  22. 張珣(2001)。致中和與身、心、靈平衡的醫療觀。中華科技史同學會會刊,2(1),19-21。
  23. 張珣(1983)。臺灣漢人的醫療體系與醫療行為─一個臺灣北部農村的醫學人類學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6,29-58。
  24. 梨黑、李維譯(1996)。心理學史。臺北:桂冠。
  25. 傅柯、劉絮愷譯(1994)。臨床醫學的誕生。臺北:時報。
  26. 凱博文、郭金華譯(2008)。苦痛和疾病的社會根源。上海:三聯書局。
  27. 凱博文、陳新綠譯(1994)。談病說痛─人類的受苦經驗與痊癒之道。臺北:桂冠。
  28. 湯淺泰雄(1993)。「氣之身體觀」在東亞哲學與科學中的探討─及其與西洋的比較考察。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臺北:
  29. 榮格、黃奇銘譯(1982)。尋找靈魂的現代人。臺北:志文。
  30. 甄志亞(2003)。中國醫學史。臺北: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