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即凡而聖-從釋證嚴的修行理論談人間佛教的儒佛會通

并列篇名

The Secular as Sacred --Confucian-Buddhist Interoperability in the Engaged Buddhism of Master Cheng Yen's Self-cultivation Theory

DOI

10.29650/TCUJHSS.201906_(24).0008

作者

林素芬(Lin, Su-Fen)

关键词

慈濟 ; 儒家 ; 證嚴法師 ; 人間佛教 ; 儒佛會通 ; Tzu Chi ; Confucianism ; Engaged Buddhism ; Master Cheng Yen ; The Confucian-Buddhist Connection

期刊名称

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4期(2019 / 06 / 01)

页次

222 - 26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當代在台灣興行的「人間佛教」,是一個醒目的新宗教現象;其發起之初,即與儒學傳統有所淵源。本文以台灣三大人間佛教宗教團體中,最重視推動慈善事業的慈濟教團,及其領導人證嚴法師的宣教記錄,作為研究範圍;研究之主軸,集中於個人修身與入世實踐的論述,探討證嚴法師如何援用儒學語彙作為教諭,及其在佛教史上的意義。慈濟教團起源於儒家社會。證嚴法師宣教上援用儒家修身理論,頗為顯著。本文指出,人間佛教深受儒家的淑世精神影響,證嚴法師亦運用儒家思想,做為開顯真實之道的方便門,而主於實踐,推動以慈善救濟為修行法門,引導慈濟人行走菩薩道,與時俱進,與世相偕,與儒家「即凡而聖」的修身路徑,可謂異曲同工。本文論證證嚴提倡以社會參與、走入人群作為修行法門,真正實現了太虛的入世期許;此一路徑與其重視儒家思想極有關係,也豁顯出人間佛教的創新價值。

英文摘要

The Engaged Buddhism popular in contemporary Taiwan has many aspects in common with Confucian tradition, and this development in Buddhism has a history of about one hundred years, originating with Master Taixu (1890-1947).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fucian and Buddhist thought, this paper considers the activities of Tzu Chi, the largest and most socially-engaged of Taiwan's Buddhist organizations, and the teachings of its founder, Master Cheng Yen (1937-). The study explores ways in which Engaged Buddhism supports Confucian methods of self-cultivation as it faces its own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Tzu Chi took form within Confucian society, and Confucian self-cultivation theory has greatly influenced the teachings of Master Cheng Yen. This article shows how Engaged Buddhism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secular spirit of Confucianism, and how Master Yan Zheng uses Confucian thought as the "door for teachings to enter the world," so that charitable deeds become the way for members of Tzu Chi to walk the path of a Bodhisattva. This is the aim of the way where "the provisional has many doors, with only one road back to the beginning;" and teachings for the human world ultimately return to the aim of a departure from the human realm, while also showing Engaged Buddhism's creative idea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林建德(2017)。出入於聖俗之間 ──佛教慈善事業之初步思考。玄奘佛學研究,28,105-036。
    連結:
  2. 林建德(2012)。印順學派與慈濟宗門 ——試論印順思想對慈濟志業開展之可能啟發。玄奘佛學研究,17,93-134。
    連結:
  3. 林曉君(2014)。從《論語》、《靜思語》談華人的領導智慧。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17,1-24。
    連結:
  4. 洪修平(1999)。論漢地佛教的方術靈神化、儒學化與老莊玄學化— 從思想理論的層面看佛教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12,303-315。
    連結:
  5. 張培新(2006)。台灣宗教組織運作的社會資本考察:以慈濟功德會為例。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14(1),125-163。
    連結:
  6. 張學謙(2016)。從單語到雙語教學: 語碼轉換在語言教育的運用。臺灣語文研究,11(1),1-26。
    連結:
  7. 陳永革(2006)。儒佛交涉的現代展開與人間佛教思潮─以太虛大師對現代新儒家的回應為中心。玄奘佛學研究,4,35-54。
    連結:
  8. 黃文三(2009)。從正向心理學論生命教育的實施。教育理論與實踐學刊,19,1-34。
    連結:
  9. 楊惠南(2000)。「人間佛教」的經典詮釋──是「援儒入佛」或是回歸印度?。中華佛學學報,13,479-504。
    連結:
  10. 劉貴傑(2003)。從佛教與儒學的交涉看中華傳統文化的重建-以孝道爲考察點。輔仁大學哲學論集,36,133-168+275-278。
    連結:
  11. 潘朝陽(2014)。庶民社會的儒家教化。成大中文學報,47,285-326。
    連結:
  12. 《人間菩提》7316 集,臺北:大愛電視台,2018.4.23。
  13. 《大般涅槃經》《大正藏》第 12 冊。
  14. 《證嚴上人志工早會開示‧醫王救世千年誓約》,見「慈濟全球資訊網」,2017.10.07。
  15. 《楞嚴經》,《大正藏》第 19 冊,第 945 號。
  16. (宋)朱熹(2012).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17. (唐)孔穎達(1993).十三經注疏‧禮記正義.臺北市:藝文印書館.
  18. (漢)許慎(編),(清)段玉裁(注)(1981).說文解字注.上海:上海古籍.
  19. Ralph Linton, The Cultural Background of Personality, Appleton-Century Crofts, 1945.
  20. Rosemont, Henry, Jr(1999).Rights-Bearing Individuals and Role-Bearing Persons.Rules, Rituals and Responsibility: Essays Dedicated to Herbert Fingarette
  21. Snyder, C. R.(Ed.),Lopez, S. J.(Ed.)(2002).Handbook of Positive Psychology.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2. 丁仁傑(1999).社會脈絡中的助人行為:台灣佛教慈濟功德會個案研究.臺北:聯經.
  23. 丁仁傑(2009).當代漢人民眾宗教研究:論述、認同與社會再生產.臺北:聯經.
  24. 元弼聖(2000)。原始佛教的佛陀觀。圓光佛學學報,5,117-140。
  25. 王月淸(2001).中國佛敎倫理思想.臺北市:雲龍出版社.
  26. 王惠雯(1998)。儒成與佛成─淺探儒佛會通的修學進程。法光,107
  27. 何日生(2017).利他到覺悟:證嚴上人利他思想研究.臺北市:聯經.
  28. 吳汝鈞(1992).佛教思想大辭典.台北:台灣商務.
  29. 李勇(1998)。儒佛會通與現代新儒家、人間佛教的形成。社會科學戰線,1998(04),116-120。
  30. 李遠杰(2002).近現代以佛攝儒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31. 杜維明(魏城採訪),〈「關乎中國人心靈」的挑戰〉,網站: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48706)。
  32. 林安梧(2010)。關於「克己復禮」與儒佛融通的一些討論。宗教哲學,52,105-122。
  33. 恆毓(2002)。中國佛教與儒家人本思想。第六次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34. 唐君毅(2006).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台灣:學生書局.
  35. 唐君毅(1988).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補編.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36. 徐復觀(1980).徐復觀雜文─論中共.臺北:時報出版公司.
  37. 郝大維, David L.,安樂哲, Roger T.,何剛強(譯)(2004).先賢的民主— 杜威、孔子與中國民主之希望.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8. 張式鑫(2008)。國立臺北大學。
  39. 梁漱溟(1967).東方學術概觀.臺北:駱駝出版社.
  40. 梁漱溟(1987).中國文化要義.上海:學林出版社.
  41. 莎士比亞,朱生豪(譯)(1996).皆大歡喜.臺北市:世界書局.
  42. 郭為藩(1971)。角色理論在教育學上的意義。教育研究所集刊,13,1-29。
  43. 陳逢源(2013).「鎔鑄」與「進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之歷史思維.臺北:政大出版社.
  44. 傅偉勳(1995).佛教思想的現代探索.臺北市:東大.
  45. 善慧書苑(編)(1995).隨師行記‧證嚴法師的衲履足跡.臺北:慈濟文化.
  46. 黃俊傑(2015).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47. 黃俊傑(2015).大學通識教育探索:台灣經驗與啟示.台北:台大出版中心.
  48. 業露華(1997)。六祖慧能的佛性論思想。當代宗教研究
  49. 楊惠南(2006).當代佛教思想展望.臺北:東大.
  50. 楊惠南(1990)。當代台灣佛教「出世」性格的分析。東方宗教研究,1,317-343。
  51. 楊維中(2001)。論禪宗心性思想的發展。漢學研究,19(2),141-169。
  52. 葉海煙(2001)。人間佛教中道觀與儒家倫理觀的對比─以「成佛之道」為例。世界中國哲學學報,1,121-136。
  53. 葉海煙(2002)。人間佛教的倫理學視野—及其與儒教相契之義理探索。第六屆儒佛會通學術研討會
  54. 董群(2014)。人間佛教與儒佛交融—以太虛和星雲大師為中心。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實踐研究(下)
  55. 劉創楚,楊慶堃(1989).中國社會:從不變到巨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56. 賴永海(1993)。佛儒之異同及其相互影響。圓光佛學學報,創刊號,225-237。
  57. 賴永海(1995).佛學與儒學.台北:揚智文化.
  58. 蘇美文(2015)。論大陸民國時期藥師佛法門之新詮釋與弘揚。中華科技大學學報,63,51-88。
  59. 釋印順(1990).中國禪宗史.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60. 釋印順(1992).我之宗教觀.臺北:正聞出版社.
  61. 釋印順(編)(1980).太虛大師全書.臺北:善導寺佛經流通處.
  62. 釋星雲(編)(1997).佛光學.高雄:佛光山宗務委員會.
  63. 釋德(2015)。水潤大地,法潤人心。《慈濟》月刊,580,146。
  64. 釋德(編)(2000).證嚴法師衲履足跡.臺北:慈濟文化.
  65. 釋德宣(編)(1996).1986 年隨師行記.臺北:慈濟文化.
  66. 釋證嚴(2015).有禮達理──人文素質的涵養.台北:靜思人文.
  67. 釋證嚴:《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565 集,大愛電視台,2015.5.14。
  68. 釋證嚴(1994)。時時關懷普天下眾生——談普賢十大願。慈濟道侶,195,第 8 版。
  69. 釋證嚴(2011).無量義經偈頌.臺北:慈濟文化.
  70. 釋證嚴(2008).2007 年慈濟年鑑.花蓮:慈濟基金會.
  71. 釋證嚴(2006).東方琉璃‧藥師佛大願.慈濟文化.
  72. 釋證嚴,《靜思晨語‧靜思妙蓮華》,376 集,大愛電視,2014.8.22。
  73. 釋證嚴(2016).三十七道品講述.臺北:靜思人文志業有限公司.
  74. 龔鵬程(2001)。人間佛教與生活儒學。普門學報,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