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世說新語與極短篇小說之關係研究

并列篇名

The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i Shuo Shin Yu and Flash Fiction

DOI

10.30165/JHSS.201101.0004

作者

周振興(Cheng-Hsin Chou)

关键词

世說新語 ; 極短篇小說 ; 極短篇 ; Shi Shuo Shin Yu ; Flash Fiction ; Short-short Fiction

期刊名称

人文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2卷7期(2011 / 01 / 01)

页次

75 - 9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世說新語》為志人小說重要的代表,其記事新奇風趣;記人則生動活潑,吸引了廣大的讀者,使它成為雅俗共賞的經典之作,並因後世眾多的模仿續作,遂將這種依內容分門類的文體風格稱為「世說體」。其簡短精要的篇幅,深富餘蘊的故事,和現代極短篇小說在形式上及內容上,都十分接近,於是筆者嘗試從形式上具有的極短篇特徵,和內容上蘊含的極短篇特色,兩方面來說明《世說》與極短篇小說的相通之處。極短篇小說顧名思義,在形式上必定篇幅短小,用字簡鍊,而言辭優美更為極短篇小說作者費盡心力所欲追求的目標。《世說》除了形式上的極短篇特徵外,更重要的則是情節的驚奇曲折,且又合理有意境;語言的深刻動人,而有種種不同的類型;甚至連不被傳統所重視的女性和奴僕,都有傑出不凡的表現。

英文摘要

Shi Shuo Shin Yu is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and representative novels in the Six Dynasties era. Its narration abounds with novelty and fascination, its characterization vividness and vigor. The form and content of Shi Shuo Xin Yu, due to its conciseness and haunting story, resembles modern flash fiction. Flash fiction is required to be short in content and concise in wording, and also, authors of flash fiction endeavor to refine their language as well as expressions. Despite the resemblance to flash fiction, three distinguishing features can be found in Shi Shuo Xin Yu. First of all, the plot is intriguing and surprising, while maintaing its rationality and imagery. Another feature is the use of language. A language of moving profundity can be most appropriate to deliver a representation of the protagonist's image in a variety of facets. Diverse Characterization depicts the third feature. In Shi Shuo Xin Yu, characters that are frequently ignored in traditional works, such as women and servants, are brought onto stage with magnificenc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1977)。筆記小說大觀。臺北:新興書局。
  2. Moss, Steve編(2001)。精選世界最短篇。臺北:麥田出版社。
  3. 丁肇琴(2008)。筆記小說選讀。臺北:三民書局。
  4. 余嘉錫(2003)。世說新語箋疏。臺北:華正書局。
  5. 吳禮權(1997)。中國筆記小說史。北京:商務印書館國際有限公司。
  6. 李冶(1985)。敬齋古今黈。北京:中華書局。
  7. 房玄齡(1997)。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8. 姚琪姝(1995)。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研究所。
  9. 凌性傑(2000)。極短篇性格論。中國現代文學理論,18,302-320。
  10. 凌性傑(2002)。嘉義,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研究所。
  11. 孫遜編、孫菊園編(1976)。十三經古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2. 高恩雅(2004)。雲林,雲林科技大學漢學資料整理研究所。
  13. 高恩雅(2006)。臺灣當代短篇小說的結局類型研究。古今藝文,32(2),81-91。
  14. 張春榮(2002)。極短篇的比喻。國文天地,17(9),77-79。
  15. 張春榮(1999)。「極短篇探索」極短篇的修辭手法。明道文藝,282,31-37。
  16. 張春榮(1999)。談極短篇的分類。中國語文,85(4),35-42。
  17. 張春榮(1999)。「極短篇探索」極短篇的描寫藝術。明道文藝,283,25-33。
  18. 張春榮(1999)。極短篇的理論與創作。臺北:爾雅出版社。
  19. 張春榮(1999)。極短篇的主題意涵。國文天地,15(5),60-64。
  20. 張春榮(1999)。極短小精悍─談極短篇的文體特徵。中國語文,85(6),39-43。
  21. 張春榮(2001)。極短篇的「意外」。中國語文,89(5),41-46。
  22. 張春榮(2000)。極短篇的反諷呈現。中國語文,86(1),29-32。
  23. 張春榮編、顏藹珠編(2004)。名家極短篇悅讀與引導。臺北:萬卷樓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24. 梅家玲(2004)。世說新語的語言與敘事。臺北:里仁書局。
  25. 陳義芝編(2003)。最短篇。臺北:寶瓶文化。
  26. 傅佩榮(1999)。洋溢美感的人生。臺北:幼獅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7. 楊義(1993)。中國歷朝小說與文化。臺北:業強出版社。
  28. 劉正浩(1999)。新譯世說新語。臺北:三民書局。
  29. 劉孝標注(1979)。世說新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0. 蔡茂雄(1991)。中國極短篇。臺北:文經出版社。
  31. 魯迅(2009)。中國小說史略。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32. 謝冰瑩(1990)。新譯四書讀本。臺北:三民書局。
  33. 顏崑陽(1998)。極短篇小說的形式結構與表現原則。幼獅文藝,85(5),3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