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吳錦發小說中的隱喻與轉喻

并列篇名

The Mataphor and Metonymy in Wu, Jing-Fa's Novels

DOI

10.30165/JHSS.201212.0005

作者

郭澤寬(Ze-Kuan Guo)

关键词

吳錦發 ; 隱喻 ; 轉喻 ; 小說技巧 ; 小說 ; Wu, Jing-Fa ; Metaphor ; Metonymy ; novels skills ; novels

期刊名称

人文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卷1期(2012 / 12 / 01)

页次

91 - 12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在吳錦發小說的相關研究中,大多是以作品中所呈現的社會意義,或是以成長小說的角度進行討論,本文則專以他作品中,所使用的隱喻和轉喻的技巧為分析對象。隱喻和轉喻一般視為修辭的兩種方式,但實也是人類語言使用的兩個基本軸線,透過隱喻-相似性與轉喻-相關性等的作用,進而在言語活動中,達到傳遞概念的目的。這在各類文學作品中也可以看到這種形式所構成的藝術效果,吳錦發的小說作品即是其一。分析吳錦發的小說作品,可以發現他時常使用指涉性強烈的隱喻,透過相似性的設計,表達作品主人公的遭遇;轉喻的使用,使得作品有著強烈的影像性格,更達到情境的鋪陳、性格塑造的作用,可說是多功的。結論也將說明,吳錦發的小說作品,除了其所呈現的社會意義值得重視外,作品中的藝術形式,也是構成閱讀趣味的主要原因,隱喻和轉喻技巧的使用即是其中之一。

英文摘要

Most of the researches of Wu, Jing-Fa's works discuss the social meaning in the works, or view point of Bildungsroman.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the using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in the Wu's novels. Metaphor and metonymy usually belong to two methods of Rhetoric, also are both axises of human language activity. By the effect of metaphor/similarity and metonymy/correlation,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ncept delivery in human language activity. In various types of literature, we will find the artistic effect by metaphor and metonymy. Wu's novels are the examples. Analyzing Wu's novels, we will find he usually used strong referential metaphor, by the designation of similarity to represent the situations of the roles in the works. Metonymy makes the works with strong image character and reaches the effect of plot arrangement and character creation. Metonymy is versatile in Wu's novels. The conclusion will explain besides the social meaning in Wu's novels is worthy to pay attention, the artistic form in the novel is the main reason that makes reading with fun. The usages of metaphor and metonymy skills are the exampl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吳錦發(1983)。〈略談台灣 三位作家小說中的性 〉。(《自立晚報》,1983年 5 月 31 日-6 月 3 日 ),10 版。
  2. (1986)。西方文藝理論名著選編。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 (1986)。20 世紀小說理論經典。北京:華夏出版社。
  4. 彭瑞金(1922)。〈應是屬於荖濃溪的作家-吳錦發〉。(《吳錦發集》,台北:前衛出版社)。
  5. 王希杰(2000)。修辭學導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6. 王慧君(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高雄,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7. 吳錦發(1995)。台灣無用人。台中:晨星出版社。
  8. 吳錦發(1980)。放鷹。台北:東大出版社。
  9. 吳錦發(1985)。燕鳴的街道。台北:敦理出版社。
  10. 吳錦發(1992)。吳錦發集。台中:前衛出版社。
  11. 吳錦發(1988)。春秋茶室。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2. 吳錦發(1982)。靜默的河川。台北:蘭亭書局。
  13. 吳錦發(2005)。妻的容顏。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4. 吳錦發(1986)。消失的男性。台中:晨星出版社。
  15. 吳錦發(1997)。流沙之坑。台中:晨星出版社。
  16. 吳錦發(1990)。秋菊。台中:晨星出版社。
  17. 吳錦發(2005)。青春三部曲。台北:聯合文學出版社。
  18. 宋澤萊(2000)。從經濟壓迫到族群壓迫到國族壓迫─試介吳錦發高超的寫實文學。台灣新文學,14,116-153。
  19. 契訶夫、汝龍譯(1984)。契訶夫小說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20. 班雅明、王才勇譯(2002)。機械複製時代的藝術作品。北京:中國城市。
  21. 索緒爾、高名凱譯(1999)。普通語言學教程。北京:商務印書館。
  22. 陳介白(1959)。修辭學講話。台北:啟明書局。
  23. 陳望道(2008)。修辭學發凡。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4. 傅隸樸(1973)。中文學修辭學。台北:正中書局。
  25. 黃慶萱(1983)。修辭學。台北:三民書局。
  26. 黎運漢、張維耿(1994)。現代漢語修辭學。台北:書林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