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我們」都一樣嗎?:談台灣族群價值觀的異同

并列篇名

Are We All the Same? Valu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Among Taiwan Ethnic Groups

作者

李秀如(Shou-Lu Lee)

关键词

族群 ; 文化 ; 價值觀 ; 社會政策 ; 多元文化教育 ; ethnicity ; culture ; values ; social policy ;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期刊名称

人文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卷5期(2016 / 05 / 01)

页次

1 - 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歷經過去數十年來威權統治時代的同化政策,台灣漢人的三大族群(閩、客及外省)在社會生活領域中,是否仍然存在著差異? 在重新思考台灣多元文化教育的本土意涵時,無法避免地,必須思考這個問題。因為多元文化主義的主要論點,在於正視不同族群間的差異,並且尊重和保障各族群的價值標準。利用「世界價值觀調查」資料庫,本文的研究結果顯示:不僅和原住民族群存有顯著不同,台灣漢人三大族群間也存有顯著不同的內隱文化特徵-價值觀,因此,多元文化教育除了原住民教育外,也應重視台灣漢人三大族群文化的教育。當然這也表示政府應正視並且給予尊重和保障台灣四大族群間族群價值的差異,以使台灣成為符合當前民主社會趨勢的真正多元文化社會。

英文摘要

After several decades of assimilation policies under authoritarian ruling, do distinctions among the three Han ethnic groups (Min-Nan people, the Hakka, Waishengren) in Taiwan still exist in terms of social behaviours? This question is inevitable when authorities and educators rethink the meaning of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in Taiwan's context because multiculturalism is to face up the differences among ethnic groups and to respect and protect the values of ethnic groups. Employing data from World Values Surveys, this study shows significantly distinct social behaviours not only between the Han groups with the aborigines in Taiwan but also among the three Han ethnic groups in terms of implicit cultural-value. Multicultural education therefore is not only about the aboriginal culture but also about cultures of the three Han ethnic groups. Of course this also means that the government should face squarely, respect and safeguard the distinctions among the four ethnic groups to make Taiwan a truly multicultural society to keep up with the current trend in democratic societ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王甫昌(2008)。族群政治議題在台灣民主化轉型中的角色。臺灣民主季刊,5,89-140。
    連結:
  2. 王甫昌(2002)。族群接觸機會?還是族群競爭?本省閩南人族群意識內涵與地區差異模式之解釋。台灣社會學,4,11-74。
    連結:
  3. 王雯君(2005)。客家邊界:客家意象的詮釋與重建。東吳社會學報,18,117-156。
    連結:
  4. 丘昌泰(2008)。族群、文化與認同:連鎖關係的再檢視。國家與社會,5,1-35。
    連結:
  5. 何縕琪、許木柱、江瑞珍(2008)。原住民文學閱讀教學對學生族群意象發展之效應:以花蓮縣一個國三班級為例。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6,1-44。
    連結:
  6. 吳乃德(2002)。認同衝突和政冶信任:現階段臺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臺灣社會學,4,75-118。
    連結:
  7. 吳明隆、林慶信(2004)。原漢學童學習行為與學業成就之族群,性格因素的比較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37-55。
    連結:
  8. 吳重禮、崔曉倩(2010)。族群、賦權與選舉評價-2004 年與2008 年總統選舉省籍差異的實證分析。臺灣民主季刊,7,137-182。
    連結:
  9. 吳慧瑛(2007)。家庭背景與教育成就:五個出生世代的比較分析。人口學刊,34,109-143。
    連結:
  10. 李秀如(2015)。「她們」和「我們」一樣還是不一樣?-中港越印泰與台灣女性價值觀的比較分析。新竹教育大學人文社會學,8,1-33。
    連結:
  11. 李秀如、王德睦(2010)。臺灣兒童貧窮不均度的變遷:以迴歸為基礎的夏普利值分解法分析影響因素。臺灣社會工作學刊,8,1-34。
    連結:
  12. 李美枝(2003)。台灣地區族群與國族認同的顯性與隱性意識。本土心理學研究,20,39-71。
    連結:
  13. 李廣均(2010)。文化團體vs.政治社群試論當代台灣的兩種族群政治觀點。臺灣社會研究,77,177-211。
    連結:
  14. 林正慧(2005)。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6,1-60。
    連結:
  15. 林翠玲、劉智忠(2009)。從雙文化脈絡的研究來看台灣弱勢族群的學校教育問題。學校行政,59,76-95。
    連結:
  16. 施正鋒(2007)。台灣民主化過程中的族群政治。臺灣民主季刊,4,1-26。
    連結:
  17. 柯瓊芳、張翰璧(2007)。越南、印尼與台灣社會價值觀的比較研究。台灣東南亞學刊,4,91-112。
    連結:
  18. 范建得、廖嘉成(2008)。論建置台灣族群基因資料庫應有之法律及倫理規劃。臺北大學法學論叢,68,95-149。
    連結:
  19. 張建成(2007)。獨石與巨傘-多元文化主義的過與不及。教育研究集刊,53,103-127。
    連結:
  20. 張維安、王雯君(2005)。客家意象:解構「嫁夫莫嫁客家郎」。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3,43-76。
    連結:
  21. 梁世武(2009)。台灣族群通婚與族群認同之研究。問題與研究,48,33-62。
    連結:
  22. 陳正芬、呂寶靜、王彥雯(2011)。台灣不同族群老人長期照護需要差異之趨勢分析。臺灣公共衛生雜誌,30,165-179。
    連結:
  23. 陳玉女(2005)。明代婦女信佛的社會禁制與自主空間(上)。成大歷史學報,29,121-163。
    連結:
  24. 陳志柔、于德林(2005)。台灣民眾對外來配偶移民政策的態度。台灣社會學,10,95-148。
    連結:
  25. 陳婉琪(2005)。族群,性別與階級:再探教育成就的省籍差異。台灣社會學,10,1-40。
    連結:
  26. 董和銳(2004)。臺灣老年人口自覺之慢性疾病之族群分佈。身心障礙研究,2,202-213。
    連結:
  27. 詹宜璋(2010)。原住民之族群不利地位認知與歸因類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14,195-214。
    連結:
  28. 趙剛(2006)。多元文化的修辭、政治和理論。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2,147-190。
    連結:
  29. 劉若蘭(2006)。大專原住民族及漢族學生多元族群校園經驗與學習發展之研究。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學報,19,307-338。
    連結:
  30. 劉若蘭、黃玉(2005)。大專原住民學生校園經驗與族群認同、心理社會發展之關係-以北部某多元族群技術學院為例。新竹教育大學學報,21,1-33。
    連結:
  31. 蔡淑鈴(2001)。語言使用與職業階層化的關係:比較台灣男性的族群差異。台灣社會學,1,65-111。
    連結:
  32. 駱明慶(2002)。誰是台大學生?-性別,省籍和城鄉差異。經濟論文叢刊,30,113-147。
    連結:
  33. 駱明慶(2000)。教育成就的省籍與性別差異。經濟論文叢刊,29,117-152。
    連結:
  34. 蘇郁惠(2005)。青少年流行音樂偏好,態度與音樂環境之相關研究。藝術教育研究,9,1-32。
    連結:
  35. Calhoun, C.,Light, D.,Keller, S.(2002).Understanding Sociology.Taipie:Yeh Yeh Book Gallery.
  36. Cox, C.B.,Ephross, P.H.(1998).Ethnicity and social work practice.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7. Gujarati, D.N.,Porter, D.C.(2010).Essentials of econometrics.New York:McGraw-Hill.
  38. Keller, H.,Lohaus, A.,Kuensemueller, P.,Abels, M.,Yovsi, R.,Voelker, S.,Mohite, P.(2004).The bio-culture of parenting: Evidence from five cultural communities.Parenting: Science and Practice,4,25-50.
  39. Kluckhohn, C.(1951).Values and value-orientations in the theory of action: An exploration in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Cambridge,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40. Lee, S.-L.(2014).Comparing the child-rearing goals of women in Taiwan and in its marriage-based immigrants' countries of origin.Asia-Pacific Social Science Review,14,59-79.
  41. Rokeach, M.(1973).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New York:The Free Press.
  42. Schermerhorn, R.A.(1970).Comparative Ethnic Relations: A Framework for Theory and Research.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43. Steward, J.H.(1972).Theory of culture change: The methodology of multilinear evolution.Champaign: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44. 文崇一(1989)。中國人的價值觀。台北:東大。
  45. 王甫昌(2001)。民族想像、族群意識與歷史—《認識臺灣》教科書爭議風波的內容與脈絡分析。臺灣史研究,8,145-208。
  46. 王甫昌(2002)。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文化研究月報,13
  47. 王甫昌(2003)。台灣當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48. 王俊秀(1999)。環境難民的階級論述:環境社會學的想像。臺北:巨流。
  49. 王振寰編(2002)。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50. 王振寰編、章英華編(2005)。凝聚台灣生命力。台北:巨流。
  51. 王振寰編、瞿海源編(1999)。社會學與臺灣社會。臺北:巨流。
  52. 吳乃德(1997)。檳榔和拖鞋,西裝及皮鞋:台灣階級流動的族群差異及原因。台灣社會學研究,1,137-167。
  53. 李明政(2003)。族群與社會福利政策。國家政策季刊,2,125-145。
  54. 李竺姮(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
  55. 李麗琴、徐慧娟(2011)。社會支持對不同性別中年族群預防保健服務利用之探討。護理暨健康照護研究,7,161-171。
  56. 杜素豪(2009)。「世界價值觀調查」資料庫簡介。人文社會科學簡訊,10,107-121。
  57. 林佩君(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58. 施正鋒(2003)。語言與多元文化政策。2003 年全球客家文化會議,高雄:
  59. 張錦華(1997)。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廣播與電視,3,1-23。
  60. 陳婉琪、溫郁文(2010)。講啥米話咁唔要緊?語言資本對族群間職業取得差異的影響。臺灣社會學刊,44,1-54。
  61. 陳逸君(2005)。「七界內」的客家意識初探-思考彰化竹塘地區福佬客族群意識之研究途徑。研究與動態,12,221-233。
  62. 陳麗華(1997)。族群意象與族群距離:都市小學班級裡的原漢族群關係探討。初等教育學刊,6,81-110。
  63. 陳麗華、劉美慧(1999)。花蓮縣阿美族兒童的族群認同發展之研究。花蓮師院學報,9,177-226。
  64. 傅仰止(2001)。台灣東部原住民的原漢位階意識。臺灣社會學刊,26,105-161。
  65. 彭莉惠、張峰彬、熊瑞梅(2011)。誰比較有機會接受職業訓練?性別與教育程度,世代及省籍的影響分析。臺東大學教育學報,22,1-27。
  66. 曾華源、李仰慈(2010)。族群和諧與社會發展。社區發展季刊,130,17-33。
  67. 楊國樞編(1993)。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台北:桂冠。
  68. 劉美慧(2006)。欣賞文化差異與追求社會正義-重新理解多元文化教育。當代教育研究季刊,15,187-203。
  69. 劉美慧編(2011)。我國多元文化教育之發展與困境。臺北:國家教育研究院。
  70. 薛天棟編(2002)。臺灣的未來。臺北:華泰文化。
  71. 謝雨生、陳怡蒨(2009)。跨族群婚之代間影響與變遷。臺灣社會學刊,42,1-53。
  72. 瞿海源、王振寰(2002)。社會學與台灣社會。台北:巨流。
  73. 譚光鼎(1998)。社會與文化再製理論之評析。教育研究集刊,40,23-50。
  74. 蘇國賢、喻維欣(2007)。台灣族群不平等的再探討:解釋本省/外省族群差異的縮減。臺灣社會學刊,39,1-63。
被引用次数
  1. 釋純寬、李秀如、石玠芸(2018)。台灣四大族群的子女教養目標有不同嗎?。人文與社會,3(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