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試論道教全球化發展之限制與勝場

并列篇名

On the Limitations and Good Wi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Daoist Globalization

作者

賴慧玲(Lai, Hui-Ling)

关键词

全球化 ; 在地化 ; 道教 ; 宗教發展 ; 丹道養生 ; globalization ; localization ; Daoism (Daojiao) ; religious development ; Elixir Daoism on nurturing life

期刊名称

人文與社會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卷6期(2017 / 05 / 01)

页次

183 - 20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道教在中華文化之各宗教流傳系統中,其內涵是最具民族特色之一種,相關的神祇類型也最具地域性及富含地方文化色彩。故在今日世界各宗教文化陸續全球化發展之趨勢中,道教流傳宏揚的廣度與深度,實可顯現中華文化發展流播之力度。然也因「道教」組成內涵與宗派分類較其它各宗教之形式更為複雜,其中最具地域性與民族文化特色之組成,在全球普世宏揚之過程,也是最具在地文化限制的部分。故如何在道教文化系統中,去掉部分宗教之形式外衣,而保留其中較具科學性及可驗證性的精粹部份;又找出其信念中超越地方文化限制,在全球化宏揚之時能具有普世發展性的特色來彰顯,已是在「道教全球化發展」之過程中,不能不進一步思考之重點。故本文即嘗試對道教在全球化發展中可能產生的各種限制與勝場加以論析,最後並提出進一步地期待與建議。

英文摘要

Daoism (Daojiao) is mostly characterized by ethnic features in Chinese culture. The types of its related gods and goddesses also richly contain cultural, local and regional features. Therefore, in the trends of globalization of various religions and cultures which have been permanently under way, the broadness and depth of dissemination of Daoism actually embody the strength of the dissemin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e. However, because the Daoist composed content and its religious taxonomy have been more complicated than that of other religions, the composition of the most regional and ethnic cultural features becomes the part containing the most local and cultural limitations in the process of universal propagation. Therefore, we can not well avoid further key considerations for how to omit parts of religious forms in the Daoist cultural systems, how to preserve the essential parts possessing much more scientificity and verifiability, and how to find out the belief transcending the limitations of local cultures and manifest the features of universal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development of Daoist globalization. Some comments on the various of possible limitations and good wins in the developmental process of Daoist globalization are provided. The further anticipation and suggestion are also included.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社會科學 > 社會科學綜合
参考文献
  1. 邢東田:〈應當如何理解魯迅先生「中國根柢全在道教」之說—與卿希泰教授商榷〉,原載於《學術批評網》2003 年1 月24 日,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3161&type=1001。
  2. James, N.J. Girardot、劉笑敢編、陳霞譯、陳杰譯、岳齊瓊譯、何立芳譯(2008)。道教與生態—宇宙景觀的內在之道。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 任繼愈編、鐘肇鵬編(1995)。道藏提要(修訂本)。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 朱越利(1996)。道藏分類解題。北京:華夏出版社。
  5. 呂宗力編、欒保群編(1991)。中國民間諸神(上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6. 呂宗力編、欒保群編(1991)。中國民間諸神(下冊)。台北:臺灣學生書局。
  7. 李剛(2008)。何以「中國根柢全在道教」。成都:巴蜀書社。
  8. 李樂俅編述(1978)。訪道語錄。台北:真善美出版社。
  9. 杜維明(2010)。儒家傳統與文明對話。北京:人民出版社。
  10. 邱敏捷(2000)。印順導師的佛教思想。臺北:法界出版社。
  11. 胡海牙編、武國忠編(2006)。中華仙學養生全書—陳攖寧先生對健康長壽學說作出的獨特貢獻。北京:華夏出版社。
  12. 胡海牙編、武國忠編(2006)。中華仙學養生全書—陳攖寧先生對健康長壽學說作出的獨特貢獻。北京:華夏出版社。
  13. 胡海牙編、武國忠編(2006)。中華仙學養生全書—陳攖寧先生對健康長壽學說作出的獨特貢獻。北京:華夏出版社。
  14. 香港道教學院主辦、郭武編(2003)。道教教義與現代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上海:
  15. 卿希泰(2001)。魯迅「中國根柢全在道教」論斷新探。船山學刊,2001(4)
  16. 卿希泰(2002)。重溫魯迅先生「中國根柢全在道教」的科學論斷。社會科學研究,2002(1)
  17. 卿希泰編、詹石窗編(1996)。道教文化新典。台北:中華道統出版社。
  18. 馬書田(1993)。華夏諸神.鬼神卷。台北:雲龍出版社。
  19. 馬書田(1993)。華夏諸神.道教卷。台北:雲龍出版社。
  20. 張崇富(2013)。全球化時代道教發展面臨的機遇。弘道,2013(2)
  21. 莊萬壽(2003)。台灣文化論—主體性之建構。台北:玉山社。
  22. 陳兵(2015)。道教修煉養生學。西安: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總社。
  23. 陳國符(1975)。道藏源流考。台北:祥生出版社。
  24. 麥爾坎.瓦特思、徐偉傑譯(2000)。全球化。臺北:弘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5. 傅鳳英(2007)。二十世紀中國道教學術的新開展。成都:巴蜀書社。
  26. 勞思光(1980)。中國哲學史(第二卷)。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27. 會性法師(1995)。大藏會閱。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8. 會性法師(1995)。大藏會閱。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9. 會性法師(1995)。大藏會閱。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0. 會性法師(1995)。大藏會閱。台北:天華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1. 楊雪冬(2003)。全球化。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2. 福井康順監修、山崎宏監修、木村英一監修、酒井忠夫監修(1993)。道教─第一卷、何謂道教?。東京:株式會社平河出版社。
  33. 輔大宗教學系編(2000)。宗教教育—理論、現況與前瞻。臺北:五南出版社。
  34. 樂愛國(2005)。道教生態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5. 魯迅(1976)。魯迅書信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6. 黎至添編(2003)。道教研究與中國宗教文化。香港:中華書局。
  37. 賴慧玲(2014)。二十世紀仙學大師—陳攖寧仙道養生思想研究。臺北:新學林出版社。
  38. 藍吉富編、劉增貴編(1993)。中國文化新論.宗教禮俗篇—敬天與愛人。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39. 羅同冰(2003)。太虛對中國佛教現代道路的抉擇。成都:巴蜀書社。
  40. 羅伯森、梁光嚴譯(2000)。全球化—社會理論和全球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1. 蘇拉米.莫萊、方晉譯(1999)。世界偉大考古紀實報告之三—破譯「聖經」。長春:吉林攝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