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誰在近用媒介?初探報紙讀者投書的文化資本生態

并列篇名

Who Gains Access to the Media? A Study of Contribution to Opinion Page in Terms of Cultural Capital

DOI

10.6195/cjcr.2004.06.09

作者

鄧宗聖(Tzong-Sheng Deng)

关键词

媒介近用 ; 社會責任 ; 文化資本 ; 公共領域 ; access to media ; social responsibility ; culture capital ; public sphere

期刊名称

中華傳播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6期(2004 / 12 / 01)

页次

195 - 239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以Bourdieu文化資本的概念,探討報紙投書版實踐媒介近用的現況。「媒介近用」的精神在於負起社會責任並開創與民眾積極的互動關係,然而投書版再現投書者的職業、頭銜時,無形將社會實體的制度性文化資本所構連的社會地位帶入投書場域,而投書者身份與主題的代表性與象徵性,可能降低弱勢個人近用媒介的意願。媒體是社會公器,媒體應反省如何更接近媒介近用的精神,而民眾也應該培養媒體是公共領域的意識,主動參與媒介近用的活動。

英文摘要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amine who gains access to opinion page in the newspaper in terms of Bourdieu's concept of cultural capital. This study found that elites, compared to the ordinary people, are more likely to gain more access to the opinion page. In addition, the newspaper tends to highlight the title and profession of contributors, which articulate status and power, whereby symbolic violence may find its way into opinion page and may furthermore reduce the public's incentive to access the media. As a public good the media should strive to insure public access to the media. The public should be aware of the fact that the media is part of the public sphere and take an active role to access the media.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Andersen, N.(2003).Discursive analytical strategies: Understanding Foucault, Koselleck, Laclau, Luhmann.Bristol, UK:The Policy Press.
  2. Bourdieu, P.(1993).The field of cultural production: Essays on art and literature.Cambridge:Polity Press.
  3. Bourdieu, P.,Passeron, J. C.(1990).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London:Sage.
  4. Dahlgren, P.(1995).McQuail's reader in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London:Sage.
  5. Habermas, J.(1984).The theory of communicative action.Cambridge:Polity Press.
  6. Habermas, J.(1992).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Cambridge:Polity Press.
  7. Hall, S.(1993).The cultural studies reader.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8. Hall, S.(1997).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signifying practice.London:Sage.
  9. Lee, R. M.(2000).Unobtrusive methods in social research.Buckingham:Open University Press.
  10. Thompson, N.(1998).Promoting equality: Challenging discrimination and oppression in the human services.Basingstoke:Macmillan.
  11. 中華民國新聞評議會(1988)。讀者投書:接近使用權的實踐。台北:中華民國新聞評議會。
  12. 中華民國新聞評議會(1994)。媒體如何經營公眾論壇園地。台北:中華民國新聞評議會。
  13. 王石番(1999)。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
  14. 王逸舟(1994)。權力菁英。台北:桂冠。
  15. 石芳瑜(2000)。公關聖經:公關理論、實務全書。台北:城邦。
  16. 朱傳譽(1984)。中國民意與新聞自由發展史。正中。
  17. 呂傑華(1991)。我國報紙讀者投書板投書行為研究。報學,8,83-88。
  18. 李茂政(1985)。新聞傳播事業的基本問題:美國學者丹尼斯和墨里爾的大辯論。台北: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19. 周天瑞(1978)。報紙應面對讀者的批評。綜合月刊,116,28-31。
  20. 林子儀(1993)。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台北:月旦。
  21. 林秀麗、林庭瑤、洪惠芬(2003)。最新社會學理論的觀點。台北:韋伯。
  22. 林雅萍(1993)。讀者投書與報社立場關聯性研究:以總統選舉方式為例。銘傳管理學院大眾傳播研究所。
  23. 洪志朋(2002)。警政菁英對警政議題取向之研究。中央警察大學行政警察研究所。
  24. 英漢大眾傳播辭典編輯委員會(1983)。英漢大眾傳播辭典。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
  25. 孫清山、黃毅志(1997)。90年代的台灣社會: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研究系列二 (上 )。台北:中研院社研所籌備處。
  26. 孫智綺(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麥田。
  27. 徐佳士(1973)。「讀者」的「需」與「要」。新聞學報,3,21。
  28. 馬驥伸(1985)。從新聞處理探討報紙的社會責任與回饋讀者。報學,7,8-11。
  29. 高天擎(1983)。建立報紙與讀者的共識:多元化社會中的新聞品質與讀者品味。聯合月刊,29,8-9。
  30. 高宣揚(2002)。布爾迪厄。台北:生智。
  31. 張錦華(1997)。公共領域、多文化主義與傳播研究。台北:正中。
  32. 陳世敏(1989)。讀者投書:接近使用權的實踐。新聞學研究,41,25-46。
  33. 陳彥至(2003)。論大眾傳播自由他律之可能:以美國傳播法制中之「公平原則」為中心。台北大學法學研究所。
  34. 黃新生(1992)。媒介分析方法。台北:遠流。
  35. 黃新生(1987)。媒介批評。台北:五南。
  36. 鄒川雄(1995)。拿捏分寸與陽奉陰違:一個傳統中國社會行事邏輯的初步探索。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37. 廖仁義(1989)。哈伯碼斯。台北:桂冠。
  38. 趙登美(1988)。我國報紙讀者投書版守門過程及內容之分析:報紙符號真實與客觀真實的比較。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
  39. 慧民、王星(1991)。地位。台北:桂冠。
  40. 潘順邦(1995)。大眾媒介與社會。台北:風雲論壇。
  41. 蔡淑玲、瞿海源(1989)。台灣社會現象的分析。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叢刊,25,477-516。
  42. 鄭自隆(1992)。競選文宣策略:廣告、傳播與政治行銷。台北:遠流。
  43. 鄭自隆、莊克人(2003)。2003年 4月電視新聞節目定期觀察報告。台北:廣電基金。
  44. 鄧宗聖(2003)。第十一屆廣告公關研討會研究生論文組壁報論文
  45. 盧嵐蘭(1992)。舒茲論文集。台北:桂冠。
  46. 蕭新煌(2002)。台灣社會文化典範的轉移。台北:立緒。
  47. 魏玓、劉昌德(2001)。有權無責:英國的報紙與廣電媒體。台北:國立編譯館。
  48. 羅文輝(2004)。選擇可信度:1992及 2002年報紙與電視新聞可信度的比較研究。新聞學研究,80,1-50。
  49. 蘇蘅、林文政(1996)。讀者對報紙評價的研究。台北:新聞編輯人協會。
被引用次数
  1. 陳淑貞、胡幼偉、林政谷、林佩霓(2008)。台灣電視政論性「叩應」節目觀眾特質分析。選舉評論,4,21-39。
  2. 陳婷玉、陳彥伶(2008)。新自由主義意識形態、社會福利政策與媒體—以全民健康保險政策的報紙再現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8(1),3-51。
  3. 陳志賢(2016)。文化區異或文化雜食?─以Bourdieu 觀點分析大高雄地區民眾藝文參與和階級再製。新聞學研究,126,47-92。
  4. 鄧宗聖、曾喜城(2012)。明華園歌仔戲團之新聞敘事分析:以聯合報為例。美和學報,31(2),97-122。
  5. 鄧宗聖、李律鋒(2012)。遊戲入課:通識教育中以學生為主體的媒體素養教學法。課程與教學,15(3),109-134。
  6. 呂傑華(2011)。聽誰在說話?─我國報紙投書版之南台灣社群投書現象之研究。長榮大學學報,15(1),1-30。
  7. 張裕亮(2009)。民意乎?黨意乎?—大陸新京報讀者投書的近用權實踐。中國大陸研究,52(3),1-38。
  8. (2011)。學生投書中再現之教育問題與學生主體:1993-2009年之聯合報民意論壇。臺灣教育社會學研究,11(1),119-157。
  9. (2017)。民意還是報意?:2012年總統大選四大報讀者投書與社論分析。傳播管理學刊,18(1),2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