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威權主義下台灣電視資本的形成

并列篇名

Capital Formation in Taiwan's Television under the Authoritarian Rule

DOI

10.6195/cjcr.2006.09.05

作者

林麗雲(Lih-Yun Lin)

关键词

威權主義與媒體 ; 電視史 ; 資本形成 ; authoritarian rule ; television history ; capital formation

期刊名称

中華傳播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06 / 06 / 01)

页次

71 - 112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分析威權主義下台灣電視資本形成的過程。本文關注的是:台灣無線電視產權裡對立的元素(如官方∕私人資本,大陸∕本省資本,本國∕外資)如何發生衝突,進行協調,達成一致,形成特定的資本結構?本文的分析指出:在台灣威權體制中,統治者把電視當作宣傳的工具,便宜行事,由官方結合特定私人資本,藉由分配資源(包括電視股份)與特定人士與團體(如黨政官僚與私人企業等)發展出保護主與侍從的關係。但因為三台成立的脈絡不同,其保護主與侍從的關係略有不同。在資本結合的過程中,官股與民股有時因利益而發生衝突。但是,在營利的驅力下,雙方由對立朝向合作,共享寡佔下的暴利。基於此分析,本文建議,在無線電視產權轉型之際,電視的股份宜回歸公共。

英文摘要

Of the central concern of this paper is the capital formation in Taiwan's television in the 1960s. It asks: how were the opposite elements of the capital contradicted, negotiated and finally united? This paper answers the problem by looking into the logic of the state under the authoritarian rule. According to the analysis, the party-state mainly conceived television as a governmental propaganda tool, not as a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institution, thus declining to invest, and allowing state bureaucrats and private capitals to make extortionate profits. But developed in different contexts, the capital formation of the three stations had slight differences. The official and private shareholders had contradictions and even conflicts; but driven by common interests, they became unit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as the private shareholders have long garnered interests, their shares be returned to the public at low cost.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1957)。中日合作策進會發表聲明,同意文化交流決定經濟提攜:並肩抵禦共黨侵略第2次會議定十月在台北舉行。聯合報。
  2. (1959)。本省建電視台,年內可望成功-政府決定開放民營,但將從旁積極協助。聯合報。
  3. (1959)。台灣經濟展開新頁:談中華開發公司成立的意義。聯合報。
  4. (1957)。平板玻璃廠:外銷貸款獲五百萬。聯合報。
  5. (1959)。救助中南部災民,各界開始募款物:水泥公司-銀捐鉅款,各服務機構籲解義囊。聯合報。
  6. (1960)。新竹玻璃公司,獲美開嶺貸款:計一百四十萬美元,擴建磨光玻璃工廠。聯合報。
  7. (1962)。立院兩委會昨集會,質詢電視節目問題,黃季陸反對日方控制播送時間,魏景蒙強調我方握有取捨之權。聯合報。
  8. (1956)。玻璃暫停進口:但不允省品抬價,新竹公司售價減低。聯合報。
  9. (1998).A revolution in social policy: Quasi-market reforms in the 1990s.Bristol:The Policy Press.
  10. (1960)。新竹玻璃公司第二窯爐:明日正式開工-周主席將主持啟鈕典禮。聯合報。
  11. (1961)。陽明山會談人士,同意在金門,修建陽明亭:預定認捐二十萬元。聯合報。
  12. (1956)。張其昀昨在記者會宣稱,教部籌設電視電台,補救師資校舍不足-刻正從事發展初中五年計劃。聯合報。
  13. (1958)。工商界援金馬前線-議定捐獻辦法:海內外同胞熱烈響應捐獻勞軍,新竹玻璃廠捐款十萬元。聯合報。
  14. (1977)。大同公司敬軍,呈獻產品一批。聯合報。
  15. (1958)。『殷』鑒。聯合報。
  16. (1958)。全台將有電視,蔣一成已與各方面治妥,將自製電視機普遍供應。聯合報。
  17. (1976)。大同公司敬軍,呈獻一批產品。聯合報。
  18. (1962)。中日合作策進委會,七次大會定明揭幕:日方委員廿三人今來台。聯合報。
  19. (1962)。中日合辦電視公司,立委多人提出指責,立院四委會審查電器商請願案,童致誠說明無獨佔可能。聯合報。
  20. (1957)。我第一座電視電台今秋可能建立。聯合報。
  21. (1963)。中日合作策進上,對日匪貿易事,我提嚴重抗議,陶希聖昨自日返國表示。聯合報。
  22. (1962)。中日合辦電視公司,立委多人指責。聯合報。
  23. (1958)。中日合作策進會閉幕,決支持東南亞聯合基計劃:發表公報防止共產黨陰謀。聯合報。
  24. (1956)。四勞軍團分抵前線,展開勞軍工作,戰士咸表感奮。聯合報。
  25. (1954)。新竹玻璃公司,開始奠基建廠:俞主席昨主持破土典禮。聯合報。
  26. (1961)。大家救災!陳尚文慨捐十萬元:陽明會談海外人士,昨日發起捐款運動。聯合報。
  27. (1956)。省產玻璃質量提高,已足供應本省需要:外匯當局將予停止進口,新竹玻璃廠呼籲保護國貨。聯合報。
  28. (1959)。中日合作策進委會,通過有關政經文化決議全文。聯合報。
  29. (1959)。我們看今後的中日合作。聯合報。
  30. (1960)。新竹玻璃公司,獲美援貸款-開設新廠製特種玻璃。聯合報。
  31. (1985)。蕭政之退票被起訴,自稱揹了黑鍋。聯合報。
  32. (1961)。中日合作籌設電視,昨日簽訂草約:日方共投資日幣一億二千萬元,一年以內開始放送電視。聯合報。
  33. (1953)。新竹玻璃工廠,已交付民營:籌備就緒,廠址待決。聯合報。
  34. (1961)。日商增加苛刻條件,中日合辦電視,談判陷入僵局:我方與歐美廠開始接觸。聯合報。
  35. (1961)。一人一元救濟大陸災胞,各界響應總統號召,全面展開捐款運動。聯合報。
  36. (1973)。六億慨捐。聯合報。
  37. Bourdieu, P..Homo academicus.Cambridge, England:Polity Press.
  38. Bourdieu, P.(1986).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New York:Greenwood Press.
  39. Braman, S.(1995).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 Cornforth, M.(1961).Dialectical materialism, vol.1: Materialism and the dialectic method.London:Lawrence and Wishart Ltd.
  41. Ellis, J.(2004).The television studies reader.London:Routledge.
  42. Jacobs, B.(1971).China Quarterly.
  43. Jhally, S.(1992).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Fetishism and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meaning in the consumer society.New York:St. Martin`s press.
  44. Kitley, P.(2003).Television, regulation and civil society in Asia.London:Routledge Cuzon.
  45. Pashupati, K.,Sun, H. K.,McDowell, S. D.(2003).Gazette.
  46. Santos, J. M. C.(2003).Television, regulation and civil society in Asia.London:Routledge Cuzon.
  47. Scott, J.(1972).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48. Siebert, F. S.,Peterson, T.,Schramm, W.(1963).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Urbana, IL: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49. Williams, R.(1992).Television: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London:Fontana.
  50.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1967)。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51. 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第四組(1960)。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52. 中國電視公司(1971)。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53. 中國電視公司(1976)。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54. 中國電視公司(1977)。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55. 中國電視公司第三屆董事會(1976)。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56. 中國電視公司籌備委員會(1968)。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57. 中國電視公司黨團小組座談會(1968)。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58. 中國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76)。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59. 中國廣播公司(1968)。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60.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1978)。廣播電視年鑑。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61.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1992)。廣播電視年鑑。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62.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1976)。廣播電視年鑑。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63. 中華電視台(1976)。華視五年。台北:中華電視台。
  64. 中華電視台(1972)。華視一年。台北:中華電視台。
  65. 中華電視台(1973)。華視二年。台北:中華電視台。
  66. 中華徵信所(1974)。台灣區大型企業研究。台北: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67. 中華徵信所(1989)。台灣地區集團企業研究。台北: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68. 中華徵信所(1972)。台灣區六十年度壹民營企業。台北: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69. 中視十年特刊編輯委員會(1979)。中視十年。台北:中視。
  70.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台北:自立晚報社。
  71. 王振寰(1992)。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72. 台視二十年編輯委員會(1982)。台視二十年。台北:台灣電視公司。
  73. 台視電視公司(2002)。台視四十年。台北:台灣電視公司。
  74. 台灣省政府主計處(1976)。台灣省統計要覽。台中:台灣省政府主計處。
  75. 台灣研究基金會(1992)。解剖台灣經濟。台北:前衛出版社。
  76. 尼洛(1995)。王昇:險夷原不滯胸中。台北:世界文物。
  77. 田桓(2002)。戰後中日關係史。台北: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78. 立法院秘書處(1965)。第一屆立法院第三十六會期第九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台北:立法院秘書處。
  79. 立法院秘書處(1964)。第一屆立法院第三十三會期第三十四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台北:立法院秘書處。
  80. 交通部(1965)。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81. 交通部(1965)。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82. 交通部(1964)。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83. 朱雲漢。寡佔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
  84. 江南(1997)。蔣經國傳。台北:前衛出版社。
  85. 何貽謀(1978)。廣播與電視。台北:三民書局。
  86. 何貽謀(2002)。台灣電視風雲錄。台北:商務印書館。
  87. 佐靜秋(1960)。怎樣創辦電視台?。聯合報。
  88. 李筱峰(2004)。為國討債可從解散黎明基金會開始。自由時報。
  89. 李筱峰。布衣自適的工商鉅子林柏壽
  90. 李瞻(2005)。大時代見證:萬里孤鴻。台北:三民。
  91. 谷鳳翔、謝然之(1966)。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92. 林佳龍(1989)。威權侍從政體下的台灣反對運動:民進黨社會基礎的政治解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117-43。
  93. 林麗雲(2000)。台灣產業研究
  94. 姚鳳磐(1959)。台灣建電視舊話重提:中日合作策進會日代表感興趣的問題。聯合報。
  95. 政大傳播學院。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專題論文,台北:
  96. 政大傳播學院(1999)。台灣戰後廣播工業的控制與依附研究(1947-961):抑制需求面與管制生產面的收音機產業
  97. 孫樸圓(1992)。財訊
  98. 徐佳士、楊孝溁、潘家慶(1978)。新聞學研究
  99. 徐瑞希(1991)。政商關係解讀。台北:商周出版社。
  100. 馬桑敦(1959)。中日合作策進幾許?。聯合報。
  101. 張炎憲、莊永明、李筱峰(1987)。台灣近代名人誌。台北:自立晚報。
  102. 陳世敏。傳播論文選集1997。台北:中華傳播學會。
  103. 陳明輝(2003)。交通大學文化與社會研究所。
  104. 陳師孟(1992)。解構黨國資本主義:論台灣官營事業之民營化。台北:自立晚報出版部。
  105. 陳國祥、祝萍(1987)。台灣報業演進四十年。台北:自立晚報出版部。
  106. 陶希聖(1960)。中國國民黨文傳會檔案:文工會部份
  107. 曾虛白。建議創建電視上總裁書
  108. 程弘祺(1990)。新文化雜誌
  109. 程宗明(2002)。電視政策對制度型塑的回顧與前膽:四十年的荒原,曠的呼聲
  110. 華視出版社(1981)。視十年。台北:華視出版社。
  111. 華視出版社(1991)。華視二十年。台北:華視出版社。
  112. 華視出版社(1986)。華視十五年。台北:華視出版社。
  113. 馮建三(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出版社。
  114. 馮建三(1992)。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出版社。
  115. 廖慶洲(1987)。當代企業家成功的故事。台北:經濟日報社。
  116. 監察院(1998)。監察院公報。台北:監察院。
  117. 劉先雲(1995)。劉先雲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118. 劉真(1993)。劉真生先生訪問記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院。
  119. 劉進慶(1992)。台灣戰後經濟分析。台北:人間出版社。
  120. 潘家慶、王石番、謝瀛春(1988)。新聞學研究
  121. 蔣經國先生全集編輯委員會(1991)。蔣經國先生全集。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122. 蔡念中(1995)。電視台外製外包制度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123. 鄭貞銘(1974)。老兵記往。台北:華欣書局。
  124. 鄭瑞城(1992)。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125. 羅文輝(2004)。新聞學研究
  126. 羅文輝、牛隆光、林文琪、蔡卓芬(2003)。新聞學研究
被引用次数
  1. 陳淑菁(2011)。從1980年代之前臺灣無線3臺發展歷程初探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電視文物定位。科技博物,15(3),73-94。
  2. 程紹淳(2010)。後冷戰時期文化的彈性資本積累:從台灣通俗文化工作者瓊瑤的創作軌跡談起。新聞學研究,105,45-84。
  3. 管中祥、項國寧、林麗雲、谷澄、吳俊彥(2013)。論壇一:平面媒體的挑戰與回應。傳播研究與實踐,3(1),13-27。
  4. 江耀國(2011)。是「行動」?還是「電視」?行動電視服務之管制研究。東海大學法學研究,34,91-136。
  5. 柯裕棻(2008)。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臺灣社會研究季刊,69,107-138。
  6. 柯裕棻(2009)。電視與現代生活:電視普及化過程中的「國」與「家」,1962-1964。臺灣社會研究季刊,73,1-38。
  7. 柯裕棻(2012)。台灣電視事業發展初期的社會條件與消費狀況。中華傳播學刊,22,3-18。
  8. 賴以瑄(2011)。國家、無線電視台、製作人:台灣電視戲劇節目跨國生產的形成(1989-1992 年)。新聞學研究,107,133-172。
  9. 林麗雲(2015)。臺灣二次政黨輪替後電視公共化運動。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53(2),49-88。
  10. 劉昌德(2012)。舊時王謝堂前燕:台灣電視新聞勞動五十年簡史。中華傳播學刊,22,67-98。
  11. 劉嘉薇、張福建(2016)。民衆對媒體多元的認知社經地位的鴻溝。國家發展研究,15(2),1-42。
  12. 嚴智宏、林麗雲(2016)。媒體改革路上的明燈—徐佳士老師。新聞學研究,127,191-206。
  13. (2019)。普欽政府對電視媒體的管控:愛國主義宣傳的強化。傳播管理學刊,20(2),1-31。
  14. (2022)。色彩喧囂的年代:1970年代初期的彩色電視發展狀況之回顧。中華傳播學刊,42,137-182。
  15. (2022)。重新分期臺語電視史:黨國資本主義、強人的沉默和蔣經國時期的雙面本土化。中華傳播學刊,42,4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