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客家電視台與台北都會客家閱聽人族群認同建構之關聯性初探

并列篇名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akka Television and the Taipei Metropolitan Hakka Audience's Ethn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DOI

10.6195/cjcr.2011.19.07

作者

蔡珮(Pei Tsai)

关键词

客家電視 ; 客家認同 ; 族群媒介 ; 族群認同 ; 客家閱聽人 ; Hakka TV ; Hakka identity ; ethnic media ; ethnic identity ; Hakka audience

期刊名称

中華傳播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11 / 06 / 01)

页次

189 - 23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旨在瞭解客視與都市客家閱聽人族群認同建構之關聯,客視在客家認同建構所扮演之角色為何?深度訪談16位不同世代的台北客家閱聽人發現,客視在客家族群認同中的四個面向-「族群自我身分認同」、「族群歸屬感」、「族群態度」與「族群投入」-均有不同程度的族群認同感提升,不同世代在認同召喚的內容與意涵有共同性亦有差異性存在,傳統山歌節目在「族群態度」的建構上有顯著差異。族群根基性的情感以及族群重要他人的正向互動,和客視形成族群認同建構的金三角。客視在建構台北客家閱聽人客家認同所扮演的角色,是將原生的客家家族情感,擴大至對整個客家族群的歸屬與認同,同時也改善了都會區客家人的隱形化現象,提升他們的自信心與榮譽感,甚至能夠促進客家後裔的族群文化參與行動。

英文摘要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iwan's Hakka television channel and the ethn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metropolitan Hakka audience and examines the role Hakka Television plays in the formation of Hakka identity. In-depth interviews with sixteen Taipei Hakka viewers showed that Hakka TV has increased the sense of ethnic identity of metropolitan Hakka in four aspects: self-identification, sense of belonging, ethnic attitude, and ethnic involvement. The golden triangle for Hakka identity formation consists of primordial attachment,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 with significant others and Hakka TV. The role of Hakka TV in constructing a Hakka identity for the metropolitan Taipei Hakka audience lies in the expansion of the sense of belonging and identity of Hakka viewers from the primordial ties within Hakka families to the whole Hakka ethnic group. Moreover, many metropolitan Hakka viewers, who tend to hide their Hakka identity, have become more involved in Hakka cultural activities because of Hakka TV, indicating that they have more self-confidence and a sense of pride in being Hakka.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王甫昌(2002)。邁向台灣族群關係的在地研究與理論:「族群與社會」專題討論。台灣社會學,4,1-10。
    連結:
  2. 彭文正(2005)。客家元素與收視行為結構模式探究。廣播與電視,24,63-91。
    連結:
  3.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4)。《93 年度全國客家人口基礎資料調查研究》。台北市:作者。
  4. 行政院客家委員會(2007)。《96 年度台灣客家民眾客語使用狀況調查》。台北市:作者。
  5. Anderson, B.(1991).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New York:Verso.
  6. Banton, M.(2007).Max Weber on "ethnic communities": A critique.Nations and Nationalism,13,19-35.
  7. Barnouw, E.(Ed.)(1989).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communication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8. Browne, D. R.(1996).Electronic media and indigenous peoples: A voice of our own?.Ames, IA:Iow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9. Cerulo, K. A.(1997).Identity construction: New issue, new directions.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23,385-409.
  10. Cormack, M.(Ed.),Hourigan, N.(Ed.)(2007).Minority language media: Concept, critiques and case studies.Clevedon, UK:Multilingual Matters.
  11. De Vos, G.(Ed.),Lola, R.(Ed.)(1982).Ethnic identity: Cultural continuities and change.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2. Driedger, L.(1976).Ethnic self-identity: A comparison of ingroup evaluations.Sociometry,39,131-141.
  13. Georgiou, M.(2006).Diaspora, identity and the media: Diasporic transnationalism and mediated spatialities.Cresskill, NJ:Hampton Press.
  14. Georgiou, M.(2001).Crossing the boundaries of the ethnic home: Media consumption and ethnic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he public space: The case of the Cypriot community centre in north London.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63,311-329.
  15. Hutchinson, J.(Ed.),Smith, A. D.(Ed.)(1996).Ethnicity.Oxford, U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6. Jeffres, L. W.(2000).Ethnicity and ethnic media use: A panel study.Communication Research,27,496-535.
  17. Lax, R. F.,Richards, A. K.(1981).Observations on the formation of Jewish identity in adolescents: Research report.Israel Journal of Psychiatry and Related Sciences,18,299-310.
  18. Matsaganis, M.,Katz, V.,Ball-Rokeach, S. J.(2010).Understanding ethnic media: Their social and cultural roles in economic and policy contexts.Thousand Oaks, CA:Sage.
  19. Phinney, J. S.(1990).Ethnic identity in adolescence and adults: Review of research.Psychological Bulletin,108,499-514.
  20. Phinney, J. S.(Ed.),Rotheram, M. J.(Ed.)(1987).Children's ethnic socialization: Pluralism and development.Newbury Park, CA:Sage.
  21. Pietikäinen, S.(2008).Broadcasting indigenous voices: Sami minority media production.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23,173-191.
  22. Pietikäinen, S.,Laihiala-Kankainen, S.,Rynkänen, T.(2007).Minority media in civic society: The experiences of the Russian speaking community in Finland [Special issue: Russians in Baltic Region: State and Minority].Ethnicity Studies,1
  23. Riggins, S. H.(Ed.)(1992).Ethnic minority media: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London:Sage.
  24. Shi, Y.(2005).Identity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ese diaspora, ethnic media use, community forma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social activism.Journal of Media & Cultural Studies,19,55-72.
  25. Smith, A. D.(1995).Nations and nationalism in a global era.Cambridge, UK:Polity Press.
  26. Sollors, W.(Ed.)(1922).Theories of ethnicity: A classical reader.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27. Subervi-Vélez, F. A.(1986).The mass media and ethnic assimilation and pluralism: A review and research proposal with special focus on Hispanics.Communication Research,13,71-96.
  28. Wolff, K. H.(Ed.)(1993).From Karl Mannheim.New Brunswick, NJ:Transaction.
  29. 王甫昌(1998)。光復後台灣族群意識的形成。歷史月刊,131,30-40。
  30.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市:群學。
  31. 王明珂(2001)。華夏邊緣。台北市:允晨。
  32. 余亭巧(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師範學院多元文化研究所。
  33. 呂嘉珮(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
  34. 李天蛟(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元智大學管理研究所。
  35. 李信漢(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
  36. 李信漢(2006)。族群媒體圖像之描繪:以客家電視為例。2006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灣,台北:
  37. 李春慧(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慈濟大學教育研究所。
  38. 李嫦薇(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
  39. 孟樊(2001)。後現代的認同政治。台北縣:揚智。
  40. 林佩君(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41. 林彥亨(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42. 林逸涵(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
  43. 姜如珮(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
  44. 客家工作小組(2001)。e世代的客家認同。翻翻客家,3,14-15。
  45. 客家電視台(2008)。,未出版
  46. 施正鋒(2004)。台灣客家族群政治與政策。台中市:新新台灣文化教育基金會。
  47. 施正鋒(2005)。評林修澈的《原住民的民族認定》。原住民族正名議題研討會,台灣:台北:
  48. 施正鋒(1998)。族群與民族主義―集體認同的政治分析。台北市:前衛。
  49. 胡幼慧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市:巨流。
  50. 范佐勤(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51. 徐巧昀(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央大學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52. 徐佳鈴(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53. 張春興(1989)。張氏心理學辭典。台北市:東華。
  54. 張維安(2008)。族群記憶與台灣客家意識的形成。第二屆台灣客家研究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台灣,新竹:
  55. 張維安編、徐正光編、羅烈師編(2008)。多元族群與客家:台灣客家運動20年。新竹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56. 郭曉真(200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
  57. 陳月針(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
  58. 陳金貴(1998)。公務人員世代差異管理的探討。公務人員月刊,19,10-19。
  59. 陳信木(2003)。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獎助客家學術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報告,行政院客家委員會。
  60. 陳清河、林佩君(2004)。語言傳播政策與弱勢傳播接近權的省思。族群與文化發展會議—族群語言之保存與發展分組會議,台灣,台北:
  61. 陳嘉甄(2004)。都市地區客籍學童之客語教學與族群認同之相關因素探究。客家知識論壇:教育篇—客家教育的啟發會議,台灣,台北:
  62. 陳錦田(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師範學院課程與教學研究所。
  63. 彭尉榕(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
  64. 曾淑珠(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65. 曾曉煜(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66. 黃振彰(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屏東科技大學技術與職業教育研究所。
  67. 黃葳威、李佳玲(2005)。客家電視頻道文化行銷模式探討。2005年中華傳播學會年會,台灣,台北:
  68. 溫美芳(2006)。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北大學社會學系。
  69. 廖晨佐(2008)。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70. 劉幼琍(1999)。特定族群對廣電媒體的需求及收視聽行為:以客家人與原住民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學報,78,337-386。
  71. 蕭新煌(1995)。新人類的社會意識與社會參與。勞工之友,535,6-9。
  72. 蕭新煌、黃世明(2001)。台灣客家族群史(政治篇)—地方社會與族群政治的分析。南投市:台灣省文獻委員會。
  73. 戴寶村、溫振華(1998)。大台北都會圈客家史。台北市:台北市文獻委員會。
  74. 薛雲峰(200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
被引用次数
  1. 蔡珮(2012)。台北都市原住民族群電視消費與族群認同建構之關聯性初探。新聞學研究,110,125-169。
  2. 蔡珮(2021)。新移民的母語使用與母語新聞節目收視對母語認同之影響:以《華視新住民新聞》為例。人文社會學報,21,119-165。
  3. 劉慧雯(2016)。客家電視台駐地記者之研究:新聞選擇與組織團隊的角度。廣播與電視,39,29-58。
  4. 龎寶宏、陳心怡、唐宜楨(2015)。客家青少年族群認同研究。聯大學報,12(2),8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