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失落的世代:以吳濁流為例看戰後初期的台灣本土報人
|
并列篇名
|
The Lost Generation: Wu Cho-Liu as an Example of Taiwan Native Newspapermen in Early Postwar Years
|
DOI
|
10.6195/cjcr.2013.23.07
|
作者
|
邱家宜(Eve Chiu)
|
关键词
|
失落的世代 ; 台灣本土報人 ; 吳濁流 ; 亞細亞孤兒意識 ; 選擇性傳統 ; lost generation ; Taiwan native newspapermen ; Wu Cho-Liu ; consciousness of Asian orphans ; selective tradition
|
期刊名称
|
中華傳播學刊
|
卷期/出版年月
|
23期(2013 / 06 / 01)
|
页次
|
229
-
266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本文從前殖民地智識分子的失語困境與認同掙扎來論述吳濁流如何在戰後發展出他的「亞細亞孤兒意識」。其所代表的台灣本土報人這一脈,雖然一度在國府強力的文化霸權掌控中,透過「選擇性傳統」的運作而幾近湮滅,成為「失落的世代」,卻又在解嚴後的社會環境中,透過另一波「選擇性傳統」的過程死灰復燃,成為理解當前台灣媒體生態的重要角度。
|
英文摘要
|
This essay presents a discussion on the difficult post-war situation of people educated in the pre-colonial period, such as Wu Cho-Liu. Speechless and struggling over self identities, Wu Cho-Liu started exploring ”consciousness of Asian orphans.” As a typical example of Taiwan native newspapermen, he shared their heritage, and the hegemonic KMT regime repressed his career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selective tradition,” leading him to become one of the ”lost generation.” However, after martial law ceased, those nearly dead heritage of Taiwan society were resurrected in a new ”selective tradition” process. It shows important perspectiv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urrent Taiwan media ecosystem.
|
主题分类
|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
参考文献
|
-
邱家宜(2012)。戰後初期台灣報人群體的多重「感知結構」。新聞學研究,112,117-157。
連結:
-
〈談談禁用木屐〉(1946.12.25)。《民報》,2 版。
-
Hein, L. E.(Ed.),Selden, M.(Ed.)(2000).Censoring history: Citizenship and memory in Japan, Germany, and the United States.Armonk, NY:East Gate Book.
-
Jerskey, M.(2006).New York,New York University.
-
Williams, R.(1975).The long evolution.Westport, CT:Greenwood.
-
卜幼夫(1962)。台灣風雲人物。台北市:新聞天地社。
-
王甫昌(1993)。族群關係與國家認同。台北縣:業強。
-
王曉波(1986)。走出台灣歷史的陰影。台北市:帕米爾。
-
石一寧(2008)。真實的追問─吳濁流的文學‧ 思想‧ 人格。台北市:人間。
-
江慕雲(1992)。為台灣說話。台北縣:稻香。
-
艾鄧(1977)。孤兒的歷史和歷史的孤兒─讀吳濁流「亞細亞的孤兒」。夏潮,2(1),54-59。
-
何義麟(2007)。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台北縣:稻鄉。
-
何義麟(2005)。戰後初期台灣日文報刊的流通與管制。『日本語』在台灣、韓國、沖繩做了什麼研討會,台灣,台中:
-
何義麟(2008)。近代台灣去殖民化過程中的語言問題─以蘭記書局之考察為中心。東亞世界中的日本政治社會特徵,台北市:
-
吳三連(1991)。吳三連回憶錄。台北市:自立晚報。
-
吳三連、蔡培火、陳逢源、林伯壽、葉榮鐘(1971)。台灣民族運動史。台北市:自立晚報。
-
吳文星(1996)。日據時期台灣總督府推廣日語運動初探。認識台灣歷史論文集,台北市:
-
吳濁流(1991)。台灣連翹。台北市:前衛。
-
吳濁流(1995)。台灣連翹。台北市:草根。
-
吳濁流(1988)。無花果。台北市:前衛。
-
吳濁流(1988)。無花果─台灣七十年的回想。台北市:前衛。
-
吳濁流(1987)。台灣連翹。台北市:年代文庫。
-
吳濁流、張良澤編(1977)。吳濁流作品集5:黎明前的台灣。台北市:遠行。
-
吳濁流、張良澤編(1977)。吳濁流作品集4:南京雜感。台北市:遠行。
-
吳濁流、張良澤編(1977)。吳濁流作品集1:亞細亞的孤兒。台北市:遠行。
-
吳濁流、張良澤編(1977)。吳濁流作品集6:台灣文藝與我。台北市:遠行。
-
吳濁流文學獎基金會(1977)。吳公濁流生平事略。台灣文藝,53,6。
-
呂東熹(2010)。政媒角力下的台灣報業。台北市:玉山社。
-
呂新昌(1996)。鐵血詩人吳濁流。台北市:前衛。
-
宋澤萊(1988)。台灣人的自我追尋。台北市:前衛。
-
尾崎秀樹(1973)。吳濁流的文學。台灣文藝,41,77-83。
-
李西勳(1995)。台灣光復初期推行國語運動情形。台灣文獻,46(3),173-207。
-
周婉窈(2009)。海行兮的年代。台北市:允晨。
-
周婉窈譯、Bloch, M.(1989)。史家的技藝。台北市:遠流。
-
周憲文譯、矢內原忠雄(2002)。日本帝國主義下之台灣。台北市:海峽學術出版社。
-
武安隆、王家驊(1984)。日本明治維新。北京:商務。
-
邱家宜(2011)。博士論文(博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
-
金培懿譯(2007)。一九四七年的「五四」文藝節「緘默」如何被打破?。光復初期的台灣─思想與文化的轉型,台北市:
-
姚大中(1988)。日本天皇制度與明治維新。台北市:經世。
-
施正鋒(2000)。戰後吳濁流的認同觀─情境條件下的台灣人認同。吳濁流百年誕辰紀念專刊,新竹縣:
-
柯志明(2006)。米糖相剋─日本殖民主義下台灣的發展與從屬。台北縣:群學。
-
夏春祥(2007)。在傳播的迷霧中:二二八事件的媒體印象與社會記憶。台北市:韋伯。
-
張良澤編(1977)。吳濁流作品集。台北市:遠行。
-
張炎憲編(2008)。李登輝總統訪談錄(一)─早年生活。台北市:允晨。
-
張炎憲編、李筱峰編、莊永明編(1990)。台灣近代名人誌。台北市:自立晚報。
-
張恆豪編(2011)。吳濁流(1900-1976)。台南市:國立台灣文學館。
-
許雪姬(1991)。台灣光復初期的語文問題。思與言,29(4),155-184。
-
許雪姬編(2009)。黃旺成先生日記。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
許雪姬編(2008)。黃旺成先生日記。台北市: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
-
陳永興編、李筱峰編(1983)。台灣近代人物集─近代台灣知識份子的志業與理想。台北市:李筱峰。
-
陳柔縉(2006)。宮前町九十番地。台北市:時報。
-
陳紹馨(1979)。台灣的人口變遷與社會變遷。台北市:聯經。
-
陳萬益(1996)。於無聲處聽驚雷。台南市:台南市立文化中心。
-
彭琳淞(2004)。黨外雜誌與台灣民主運動。20 世紀台灣民主發展─第七屆中華民國史專題論文集,台北市:
-
彭瑞金(1986)。從「無花果」論吳濁流的孤兒意識。台灣文化,2,61-65。
-
彭瑞金(2000)。歷史迷路文學引渡。台北縣:富春文化。
-
彭瑞金編(1991)。吳濁流集。台北市:前衛。
-
黃富三編、陳俐甫編(1991)。近現代台灣口述歷史。台北市: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
-
葉石濤(1990)。走向台灣文學。台北市:自立晚報。
-
葉明勳(1995)。感懷集。台北市:躍昇。
-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台北縣:群學。
-
葉榮鐘(1985)。台灣人物群像。台北市:帕米爾。
-
褚昱志(2010)。吳濁流及其小說之研究。台北市:秀威。
-
鄭力軒譯、Ching, L. T. S.(2006)。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台北市:麥田。
-
鄭牧心(1987)。台灣議會政治四十年。台北市:自立晚報。
-
蕭阿勤(2008)。回歸現實─台灣一九七○年代的戰後世代與文化政治變遷。台北市: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
龍應台(2010)。大江大海一九四九。台北市:天下。
-
戴國煇(1992)。愛憎二二八。台北市:遠流。
-
戴國煇(1994)。台灣結與中國結─睪丸理論與自立、共生的構圖。台北市:遠流。
-
鍾肇政(1976)。以殖民地文學眼光看吳濁流文學。夏潮,1(9),63-66。
-
羅敬典(1952)。談談台灣報業發行。報學,1(3),101-102。
|
被引用次数
|
-
楊秀菁(2016)。戰後初期《臺灣新生報》的發展與挑戰(1945 ~ 1972)。傳播研究與實踐,6(2),55-85。
-
(2022)。「隱性」遊走、教學「抗議」:日治時期國民學校台籍教師的意識覺醒與教學實踐。樹德科技大學學報,24(2),181-1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