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運動新聞的國族化:以北平《世界日報》的運動新聞為例,1933~1935

并列篇名

Nationalization of Sports News: A Case Study on Sports News in the World Daily News, 1933-1935

DOI

10.6195/cjcr.2015.28.03

作者

黃順星(Shun-Shin Huang)

关键词

運動新聞 ; 通俗報紙 ; 《世界日報》 ; 成舍我 ; sports news ; popular press ; World Daily News ; Cheng She-Wo

期刊名称

中華傳播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28期(2015 / 12 / 01)

页次

79 - 12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民國時期的報業在南北統一後、中日戰爭爆發前,曾出現短暫卻蓬勃的發展榮景,這反映在新聞出版品數量的增加,以及逐漸出現各種專門新聞與新聞專業組織。本研究以1933 ~ 1935 年間北平《世界日報》的〈體育界〉為個案,說明原先在英美報業發展歷史中,代表專業化與通俗化意義的運動新聞,由於此時中國處於內外交迫的危難情勢,運動新聞因而呈現與英美不同的社會文化意義,透過運動新聞的報導,運動被賦予代表國家榮辱、民族興衰的國族象徵。

英文摘要

Before the outbreak of the second Sino-Japanese war and after the north-south reunification, the Chinese press briefly thrived during the Republican Era (1912-1949). This bloom was reflected in the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news publications and in the emergence of professional news organizations and specialized news reports. By analyzing reports between 1933 and 1935 (a distressing period wherein China was in a state of national calamity) in the sports section of the World Daily News, this study illustrates how Chinese sports news was transformed to attain and exude a completely different social significance. Whereas sports news signified the profession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meaning throughout the development of American and British newspapers, the Chinese counterparts were remolded as a nationalist symbol of glory and vicissitudes.

主题分类 社會科學 > 傳播學
参考文献
  1. 吳廷俊、於淵淵(2012)。秉持公心、發言論事:「書生辦報」再檢視。新聞學研究,113,1-38。
    連結:
  2. 湯志傑(2009)。體育與運動之間:從迥異於西方「國家╱市民社會」二分傳統的發展軌跡談運動在台灣的現況。思與言,47(1),1-126。
    連結:
  3. 黃順星(2011)。舊聞新史:對台灣新聞史研究的思考。傳播研究與實踐,1,179-209。
    連結:
  4. 蘇碩斌(2011)。活字印刷與台灣意識:日治時期台灣民族主義想像的機制。新聞學研究,109,1-41。
    連結:
  5. 關容(1933.10.21)。〈對下屆全運會的期望〉,《世界日報》,8 版。
  6. 管翼賢(1943)。《新聞學集成》(第三輯)。北京:中華新聞學院。
  7. 紫(1934.02.08)。〈溜冰的婦女不應豔妝濃抹〉,《世界日報》,6 版。
  8. 王哲秋(1933.03.02)。〈國難中女子應注意運動〉,《世界日報》,6 版。
  9. 世界日報(1934.10.12)。〈吾人對體育問題之主張〉,《世界日報》,2 版。
  10. 秉英(1933.10.23)。〈關於婦女體育的一個意見〉,《世界日報》,6 版。
  11. 世界日報(1933b.10.20)。〈遼吉黒熱哈選手發表告別書〉,《世界日報》,8 版。
  12. 世界日報(1933.10.07)。〈王世杰發表對全運會意見〉,《世界日報》,7 版。
  13. 世界日報(1933.06.07)。〈發刊旨趣〉,《世界日報》,10 版。
  14. 世界日報(1933.10.04)。〈本報特別啟事〉,《世界日報》,3 版。
  15. 世界日報(1933.10.11)。〈大會昨日上午十時半開幕林森致詞汪兆銘痛哭失聲〉,《世界日報》,8 版。
  16. 世界日報(1933.07.12)。〈勗華北健兒〉,《世界日報》,3 版。
  17. 世界日報(1935.10.20)。〈全運會閉幕感言〉,《世界日報》,3 版。
  18. 世界日報(1933.11.26)。〈本報發起「世界日報杯」足球賽〉,《世界日報》,7 版。
  19. 世界日報(1933.04.09)。〈平市府令社會局準備選派全運會選手〉,《世界日報》,7 版。
  20. 世界日報(1935.09.15)。〈平大體委會積極計畫促進全校體育〉,《世界日報》,7 版。
  21. 世界日報(1935a.10.11)。〈現代體育意義端在國防與生產〉,《世界日報》,5 版。
  22. 藜青(1935.01.29)。〈體育與婦女〉,《世界日報》,6 版。
  23. 世界日報(1933.12.10)。〈體育社會化!運動大眾化!〉,《世界日報》,7 版。
  24. 世界日報(1933a.10.20)。〈強國健種繫於體育!〉,《世界日報》,3 版。
  25. 世界日報(1934.10.10)。〈華北運動會開幕〉,《世界日報》,4 版。
  26. 楚人(1934.10.17)。〈圓滿的閉幕〉,《世界日報》,6 版。
  27. 世界日報(1933.09.12)。〈建議以全運會經費建公共體育場〉,《世界日報》,6 版。
  28. 世界日報(1933.10.22)。〈運動會〉,《世界日報》,9 版。
  29. 邵飄萍(1923)。《實際應用新聞學》。北京:北京京報館。
  30. 際華(1933.04.04)。〈反對運動選手制〉,《世界日報》,12 版。
  31. 汪欣(1935.03.01)。〈想讀書沒地方想運動沒操場〉,《世界日報》,6 版。
  32. 張守約(1933.07.20)。〈華北運動會閉幕後對諸健兒的希望〉,《世界日報》,10 版。
  33. 黃金鰲(1933.10.10)。〈寫在全運會開幕之前〉,《世界日報》,8 版。
  34. 恬冰(1934.09.02)。〈反對肉慾性的「健美運動」〉,《世界日報》,6 版。
  35. 世界日報(1933.04.28)。〈教部通令普遍提倡體育〉,《世界日報》,7 版。
  36. 世界日報(1934.12.22)。〈最近十年來我國體育進展情形燕大體育主任黃國安之講演〉,《世界日報》,7 版。
  37. 世界日報(1934.01.25)。〈一個溜冰者的談話〉,《世界日報》,7 版。
  38. 世界日報(1935b.10.11)。〈應於運動場中建立民族復興基礎〉,《世界日報》,5 版。
  39. 世界日報(1935.01.01)。〈我國體育年來有進步〉,《世界日報》,7 版。
  40. 弓矢(1934.08.09)。〈由楊秀瓊之被歡迎說到中央游泳池禁止歌女游泳〉,《世界日報》,6 版。
  41. 劉昌合(1935.07.30)。〈我國體育今後應有之改進(一)〉,《世界日報》,7 版。
  42. 世界日報(1934.01.16)。〈最近數年來之蘇聯體育界注重普遍化〉,《世界日報》,7 版。
  43. 世界日報(1935.06.29)。〈國民軍教育倡自斯巴達列強皆仿行〉,《世界日報》,9 版。
  44. 樹芳(1933.12.30)。〈鄉間婦女的體育問題〉,《世界日報》,6 版。
  45. Bourdieu, P.(Ed.)(1993).Sociology in question.London:Sage.
  46. Caillois, R.(1959).Man and the sacred.Westport, CT:Greenwood Press.
  47. Carey, J.(1992).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New York:Routledge.
  48. Conboy, M.(2011).Journalism in Britain: A historical introduction.London:Sage.
  49. de Burgh, H.(2003).The journalist in China: Looking to the past for inspiration.Media History,9,195-207.
  50. Durkheim, E.(1965).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New York:Free Press.
  51. Eagleton, T.(1981).Walter Benjamin, or towards a revolutionary criticism.London:Verso.
  52. Elias, N.(Ed.),Dunning, E.(Ed)(1986).Quest for excitement.Oxford, UK:Blackwell.
  53. Gans, H.(1979).Deciding what's news: A study of CBS evening news, NBC nightlynews, newsweek and time.New York:Pantheon Books.
  54. Gordon, C.(Ed.)(1980).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and other writings, 1972-1977.New York:Pantheon Books.
  55. Guttmann, A.(1978).From ritual to record: The nature of modern sports.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56. Habermas, J.(1989).The structure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Cambridge, MA:Polity.
  57. Høyer, S.(Ed.),Pöttker, H.(Ed.)(2005).Diffusion of the news paradigm 1850-2000.Göteborg, Sweden:Nordicom.
  58. Huizinga, J.(1955).Homo ludens: A study of the play element in culture.Boston, MA:Beacon Press.
  59. Kennedy, E.,Hills, L.(2009).Sport, Media, Society.New York:Berg.
  60. Kitch, C.(2009).Tears and trauma in the News.The changing faces of journalism: Tabloidization, technology and truthiness,London:
  61. Laker, A.(2002).The sociology of sport and physical education: An introductory reader.London:Routledge.
  62. Liebes, T.(Ed.),Curran, J.(Ed.)(1998).Media, ritual and identity.London:Routledge.
  63. MacKinnon, S. R.(1997).Toward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press in the republican period.Modern China,23,3-32.
  64. McIntire, M.(2009).National status, the 1908 Olympic Games and the English press.Media History,15,271-286.
  65. Munson, S.(Ed.),Warren, C.(Ed)(1997).James Carey: A critical reader.Minneapolis, MN: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66. Rowe, D.(1999).Sport, culture and the media: The unruly trinity.Buckingham, UK:Open University Press.
  67. Schirato, T.(2007).Understanding sports culture.Thousand Oaks, CA:Sage.
  68. Schudson, M.(2002).News, public, nation.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107,481-495.
  69. Trujillo, N.,Ekdom, L. R.(1985).Sportswriting and American cultural values: The 1984 Chicago cubs.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2,261-281.
  70. Tuchman, G.(1978).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NewYork:Free Press.
  71. Wenner, L.(Ed.)(1989).Media, sports, and society.Newbury Park, CA:Sage.
  72. Williams, R.(1976).Communications.New York:Penguin.
  73. Xu, X.(2001).Chinese professionals and the republican state: The rise of professional associations in Shanghai, 1912-1937.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4. 戈公振(1964)。中國報學史。台北市:學生書局。
  75. 吳叡人譯、Anderson, B.(1999)。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市:時報。
  76. 李金銓編(2009)。文人論政:民國知識分子與報刊。台北市:政大出版社。
  77. 李金銓編(2008)。文人論政:民國知識份子與報刊。台北市:政大出版社。
  78. 李金銓編(2013)。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79. 李偉(2009)。報人風骨:徐鑄成傳。台北市:秀威資訊。
  80. 肖東發編、鄧紹根編(2008)。徐寶璜新聞學論集。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1. 舍我紀念館編(2013)。成舍我先生文集大陸篇。台北市: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
  82. 徐鑄成(2009)。舊聞雜憶。北京:三聯書店。
  83. 徐鑄成(1999)。徐鑄成回憶錄。台北市:台灣商務。
  84. 張友鸞編(1982)。世界日報興衰史。重慶:重慶出版社。
  85. 許慧琦(2008)。故都新貌:遷都後到抗戰前的北平城市消費(1928-1937)。台北:學生書局。
  86. 陳子軒(2010)。台灣報紙運動新聞史概觀。新聞典範的挑戰與另類媒體:紀念成露茜教授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北,台灣:
  87. 陳思仁譯、潘宗億譯、洪靜宜譯、蕭道中譯、徐文路譯、Hobsbawn, E.(2002)。被發明的傳統。台北市:貓頭鷹。
  88. 游鑑明(2009)。運動場內外: 近代華東地區的女子體育育(1895-1937)。台北市:中研院近史所。
  89. 黃天鵬(1952)。中國新聞事業大事記:附丁末以來報界繫年錄。報學,1,132-142。
  90. 黃金麟(2001)。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市:聯經。
  91. 楊才林(2011)。民國社會教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92. 楊瑞松(2010)。病夫、黃禍與睡獅:「西方」視野的中國形象與近代中國國族論述想像。台北市:政大出版社。
  93. 賴光臨(1981)。七十年中國報業史。台北市:中央日報社。
  94. 魏玓譯、劉昌德譯、Curran, J.、Seaton, J.(2001)。有權無責:英國的報紙與廣電媒體。台北市:國立編譯館。
被引用次数
  1. 陳延昇(2021)。球迷、認同需求與運動媒介:運動賽事收看行為與娛樂經驗之影響因素分析。資訊社會研究,40,135-162。
  2. 黃郁婷、湯添進、陳昱文(2017)。運動社會學的發展脈絡、理論與主流議題。體育學報,50(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