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客家族群之形塑看清代臺灣史志中之“客”-“客”之書寫與“客家”關係之探究

并列篇名

An Initial Exploration into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ppearance of "ke" in Historical Material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akka Tribe

DOI

10.7058/BAH.200612.0001

作者

林正慧(Cheng-Hui Lin)

关键词

客家 ; 客民 ; 客籍 ; 客戶 ; 羅香林 ; Hakka ; kemin ; kejik ; kehu ; Lo Hsiang-lin

期刊名称

國史館學術集刊

卷期/出版年月

10期(2006 / 12 / 01)

页次

1 - 61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客家學」自1930年代羅香林提出其客家界說、客家源流及遷移等見解以來,自此而後的客家研究,多接受其說法,如客家一系形成於趙宋、客家基本分布地域為閩贛粵三地、客家方言傳承中原漢音等等。此後關於客家研究的討論,卻始終難以擺脫族群情結的糾葛。在客方言人群的形塑過程中,客家與中原漢族之關係不斷被強調與重塑。於是,時序愈往後,所謂客家民系的形成時間愈被往前推進,與此同時,許多文獻上「客」之書寫,成為詮釋客家源流的有力證據,造就二者之間眛難明的糾葛關係,但卻也可能因此模糊了歷史原貌。「客」之書寫與客家之關係,不僅表現在對客家溯源方面的討論上,在清代臺灣客家的相關研究中亦復如此。因此,本文關注的是,在客家形塑的過程中,乃至於之後受客家自我意識高漲下所成就的客家研究中,有多少部分是脫離了歷史事實而被建構出來或被誤解的。客家方言人群的形塑有其階段性,可視為中國歷史上移民運動中,不同文化共性人群因互動而區別出來的認同意識。因此,不應逕將史籍中的「客」全用以解釋客家源流或客家之歷史經驗,需回到歷史時空的脈絡下重塑或理解當時的族群關係。而清代臺灣史籍中的「客」除了部分意指相對於「土著」的閩粵移民外,應為「粵」之意,故其「客」之書寫非指方言人群的「客家」。往後對於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的相關研究,若能避免逕以文獻上「客」之書寫等同於客家民系,以及跳脫出「閩即福,粵即客」的迷思,應較能描繪出更貼近事實的歷史實相及族群關係。

英文摘要

Ever since Lo Hsiang-lin first proposed his views about the definition of Hakka, most Hakka studies have been revolved around the issue of ethic complex. For example, in defining the Hakka dialects, the relations between the Hakka people and the Chinese people in China were repeatedly emphasized and reformed. Thus, later studies often tried to trace further back the origins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Hakka people. In such studies, the appearance of the word ”ke,” as found in many books, became the most important evidence, making it mo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facts of history. The same problem also appears in the Hakka literature done in the Ching Dynasty. The formation of the Hakka tribe was a result of a long process of ethnic migration and acculturation. Hence, it will not be justified to regard the appearance of the word ”ke” in historical materials as the only evidence for the emergence and the history of the tribe. For example, in many of the historical materials on the history of Taiwan written in the Ching Dynasty, the word ”ke” refers to ”Yueh (Canton),” not to the people who spoke the Hakka dialect. If we could avoid drawing a direct line between ”Min” and ”Fukien” or that between ”Yueh” and ”ke,” we could more correctly present the real history among different trib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李文良(2003)。清初臺灣方志的「客家」書寫與社會相。臺大歷史學報,31
    連結:
  2. 林正慧(2005)。閩粵?福客?清代臺灣漢人族群關係新探-以屏東平原為起點。國史館學術集刊,6
    連結:
  3. 外紀檔
  4. 淡新檔案,12403
  5. 軍機處檔·月摺包
  6. 淡新檔案,12203
  7. 軍機檔道光朝
  8. 月摺檔
  9. Leong Sow-Theng(1998).Migration and Ethnicityin Chinese History: Hakkas, Pengmin and their Neighbors.臺北:南天書局.
  10. 丁曰健(1959)。文叢:治臺必告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 丁紹儀(1957)。文叢:東瀛識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 尹章義(1991)。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四)。臺北:中央研究院三民主義研究所。
  13. 尹章義(1999)。臺灣族群關係與地方開發比較研究法-以臺北及高屏地區為例。客家文化研究通訊,2
  14. 六十七(1961)。文叢:使署閒情。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5. 王大魯修、賴際熙纂(1967)。赤溪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16. 王元穉(1959)。文叢:甲戌公牘鈔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7. 王必昌(1961)。文叢:重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8. 王明珂(1994)。過去的結構-關於族群本質與認同變遷的探討。新史學,5(3)
  19. 王明珂(1993)。民族史的邊緣研究:一個史學與人類學的中介點。新史學,4(2)
  20. 王明珂(1993)。周人的族源與華夏西部族群邊界的形成。大陸雜誌,87(2)
  21. 王明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1997)。從周邊看漢人的社會與文化。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22. 王東(2003)。「贛閩粵邊:一個方言群的歷史與神話」研究計劃。客家文化研究通訊,5
  23. 王東(1996)。客家學導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4. 王重民編(2000)。太平天國(六)。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5. 王瑛曾(1964)。文叢:重修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6. 丘逢甲(1960)。文叢:嶺雲海日樓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7. 司徒尚紀(1993)。廣東文化地理。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
  28. 左宗棠(1960)。文叢:左文襄公奏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9. 朱仕玠(1957)。文叢:小琉球漫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0. 江立華、孫洪濤(2001)。中國流民史·古代卷。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31. 池子華(2000)。土客衝突的文化學考察-以近代江南地區為例。河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5(1)
  32. 何國強(2002)。圍屋裡的宗族社會:廣東客家族群生計模式研究。南寧:廣西民族出版社。
  33. 何翠萍、蔣斌(2003)。國家、市場與脈絡化的族群。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34. 余文儀(1962)。文叢: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5. 吳大猷(1968)。四會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36. 吳子光(1959)。文叢:臺灣紀事。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7. 吳松弟(1977)。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38. 宋光宇(2001)。論客家原義。客家文化研究通訊,4
  39. 宋德釗(2002)。民間文化與鄉土社會。梅縣:花城出版社。
  40. 李如龍(2000)。福建方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41. 李新魁(1994)。廣東的方言。韶關:廣東人民出版社。
  42. 汪毅夫(1994)。臺灣社會與文化。福州:海峽文藝出版社。
  43. 周大鳴、中南民族大學民族學與社會學學院編(2003)。族群與族際交流。北京:民族出版社。
  44. 周振鶴、游汝杰(1986)。方言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45. 周凱(1960)。文叢:內自訟齊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6. 周鍾瑄(1962)。文叢:諸羅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7. 周璽(1962)。文叢:彰化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8. 屈大均(1996)。屈大均全集:永安縣次志。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9. 姚瑩(1960)。文叢:中復堂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0. 姚瑩(1957)。文叢:東搓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1. 施士浩(1965)。文叢:後蘇翕合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2. 柯培元(1961)。文叢:噶瑪蘭志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3. 范咸(1961)。文叢:重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4. 郁永河(1959)。文叢:裨海紀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5. 倪贊元(1959)。文叢:雲林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6. 唐立宗(2005)。清代廣東方志的「客民」、「客匪」與「客家」論述。北京第四屆青年學者論壇
  57. 唐立宗(2002)。敬恭桑梓:近代廣東志書的編纂活動與「客家」途述。第二屆客家研究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58. 唐贊袞(1958)。文叢:臺陽見聞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9. 徐宗幹(1960)。文叢:斯未信齋文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0. 高怡萍(2004)。博士論文(博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61. 高拱乾(1960)。文叢: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2.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63. 國立故宮博物院編(1982)。宮中檔乾隆朝奏摺。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64. 屠繼善(1960)。文叢:恒春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5. 張世明、龔勝泉(2006)。另類社會空間:中國邊疆移民社會主要特殊性透視(1644-1949)。中國邊疆史地研究,1
  66. 張煜南(1973)。梅水詩傳。臺北:張穎基。
  67. 張應斌、謝友祥(2000)。黃遵憲的客家源流觀。汕頭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16(4)
  68. 許懷林(2000)。棚民·客籍·客家意識-義寧州客家的歷史實際。嘉應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18(2)
  69. 陳支平(1998)。客家源流新論:誰是客家人。臺北:臺原出版社。
  70. 陳文達(1961)。文叢:鳳山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1. 陳文達(1961)。文叢: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2. 陳坤(2000)。四庫未收書輯刊。北京:北京出版社。
  73. 陳春聲、陳支平編、周雪香編(2005)。華南客家族群追尋與文化印象。合肥:黃山書社。
  74. 陳國瑛(1959)。文叢:臺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5. 陳淑均(1963)。文叢: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6. 陳智勇(2003)。中國古代社會治安管理史。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77. 賀長齡(1968)。耐庵奏議。臺北:成文出版社。
  78. 鈔曉鴻(1998)。晚清時期陝西移民入遷與土客融合。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
  79. 黃宇和(2004)。兩廣總督葉名琛。上海:世紀出版集團。
  80. 黃叔璥(1957)。文叢:臺海使搓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1. 黃淑聘(1999)。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廣州: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82. 楊國安(2004)。主客之間:明代兩湖地區土著與流寓的矛盾與衝突。中國農史,1
  83. 楊聰榮(2004)。從族群關係史看臺灣客家的分類範疇與獨特性。臺灣史學客家研究研討會
  84. 溫仲和(1968)。嘉應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85. 溫廷敬輯(1967)。茶陽三家文鈔。臺北:文海出版社。
  86. 葉覺邁修、陳伯陶纂(1967)。東莞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87. 賈叢江(2005)。釋「土著」。西域研究,4
  88. 熊學源修、李寶中纂(1974)。增城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
  89. 翟灝(1958)。文叢:臺陽筆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文叢:清高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文叢:清文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文叢:臺灣私法物權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5)。文叢:海濱大事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文叢:安平縣雜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文叢:臺東州釆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1)。文叢:欽定平定臺灣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文叢:臺案彙錄己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1)。文叢:臺灣私法商事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文叢:臺灣南部碑文集成。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文叢:同治甲戌日兵侵臺始末。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1.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0)。文叢:臺灣詩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2.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0)。文叢: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3.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2)。文叢:清初海疆圖說。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4.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6)。文叢:清經世文編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5.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59)。文叢:馬關議和中之伊李問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6.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7)。文叢:清耆獻類徵選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7.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1)。文叢:臺灣私法人事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8.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71)。文叢:道咸同光四朝奏議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9.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4)。文叢:清宣宗實錄選輯。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0. 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編(1963)。文叢:臺案彙錄丙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1. 趙以武(2000)。淺談客家研究中的幾個問題。客家研究輯刊,2
  112. 劉平(2003)。被遺忘的戰爭-咸豐同治年間廣東土客大械鬥研究。北京:商務印書館。
  113. 劉佐泉(2003)。客家歷史與傳統文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114. 劉良璧(1961)。文叢: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15. 劉勁峰(2001)。積累與嬗變-略論客家民系的形成過程。客家研究輯刊,1
  116. 劉曉春(2004)。民俗學問題與客家文化研究-從民間文化研究的普同性與線性視野之困境反思客家研究。江西社會科學,1
  117. 劉曉春(2003)。儀式與象徵的秩序-一個客家村落的歷史、權力與記憶。北京:商務印書館。
  118. 劉麗川(2004)。論清代粵臺兩地客民稱謂之異同。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1(2)
  119. 蔣炳釗(1994)。試論客家的形成及其與畬族的關係。閩臺社會文化比較研究工作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120. 蔣師轍(1957)。文叢:臺游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1. 鄭昌時(1979)。韓江聞見錄。香港:香港潮州會館。
  122. 鄭鵬雲、曾逢辰編(1959)。文叢:新竹縣志初稿。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3. 鄧傳安(1958)。文叢:蠡測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4. 盧德嘉(1960)。文叢:鳳山縣采訪冊。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5. 賴旭貞(199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中正大學歷史所。
  126. 錢儀吉(1966)。文叢:碑傳選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7. 謝金鑾(1962)。文叢: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28. 謝重光(2001)。客家形成發展史綱。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129. 鍾幼蘭(1996)。臺灣與福建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三)。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30. 藍鼎元(1958)。文叢:平臺紀略。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31. 藍鼎元(1958)。文叢:東征集。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32. 瀨川昌久(1993)。客家:華南漢族のエスニンテイーとの境界。東京都:株式會社風響社。
  133. 羅大春(1972)。文叢:臺灣海防並開山日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34. 羅香林(1992)。客家史料匯篇。臺北:南天書局。
  135. 羅香林(1992)。客家研究導論。臺北:南天書局。
  136. 羅烈師、徐正光編(2001)。聚落、宗族與族群。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37. 羅翽雲(1972)。客方言。臺北:古亭書屋。
  138. 嚴忠明(2004)。「豐湖雜記」與客家民系形成的標誌問題。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5(9)
  139. 饒偉新(2005)。區域社會史視野下的「客家」稱謂由來考論-以清代以來贛南的「客佃」、「客籍」與「客家」為例。民族研究,6
  140. 顧炎武(1959)。四部叢刊三編史部:天下郡國利病書·七·福建、廣東、廣西。臺北:四庫善本叢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韋煙灶(2013)。彰化永靖及埔心地區閩客族群裔的空間分布特色之研究。地理研究,5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