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歐蘇散文創作與接受活動的考察

并列篇名

Elucidation of Reception of Ou-Yang Hsiu(歐陽脩) & Su Shih's(蘇軾) Prose Works

DOI

10.6999/DHJCS.200302.0019

作者

王基倫(Chi-Lun Wang)

关键词

歐陽脩 ; 蘇軾 ; 散文創作 ; 接受活動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1期(2003 / 02 / 01)

页次

19 - 4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由唐入宋的散文創作與接受活動的過程中,歐陽脩、蘇軾二人實居關鍵影響地位。本文即以二人的創作成績及文本的接受活動作為討論對象,澄清其散文創作的效果、闡釋與影響。 研究過程得知,歐陽脩仕途平順,性情和易清簡,加上「事信言文」的文學主張,抒發出平易近人的寫作風格。蘇軾宦途險巇,促成晚年生命層境愈趨通透,文筆趨於純熟,超凡而脫俗。一常在朝,一常在野,而人品高潔,皆能樹立當代文士的典範。 從接受史的角度看來,歐陽脩經過「由奇而常」的努力,確立了唐宋散文的分野。蘇軾的影響力也與日俱增。這原因來自多方面:一是蘇軾自身的創作經歷;二是他擴大了文學範圍的解釋,追求「意」的呈現;三是仕宦遊歷,飄泊南北,既擴大了空間版圖,也受到朝廷皇帝的同情目光。眾人都成了蘇文的讀者。 儘管如此,蘇軾大名終未掩蓋歐陽脩,歐、蘇二人也沒有競勝高下之爭。蘇軾始終尊歐,當為關鍵因素。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柳集
  2. 蘇集
  3. 歐集,卷3,居士集
  4. 居士外集。歐集,卷68,18,51b。
  5. (1993)。曆代詩話論作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6. 蘇集
  7. 歐集,卷16,居士集
  8. 歐集,卷69,居士外集
  9. 歐集,卷3,居士集
  10. 歐集,卷60,居士外集
  11. 歐集,卷25,居士集
  12. 柳集
  13. 歐集,卷17,居士集
  14. 蘇集
  15. 蘇集
  16. (1993)。曆代詩話論作家。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7. 柳集
  18. 蘇集
  19. 十國世家年譜
  20. (1979)。蘇集
  21. 歐集,卷17,居士集
  22. 蘇集,49
  23. 歐集,卷24
  24. 東坡樂府
  25. 歐集,卷47
  26. 蘇集
  27. 蘇集
  28. 歐集,卷67
  29. 歐集,卷66,居士外集
  30. 柳集
  31. 歐集,卷41,居士集
  32. 歐集,卷39
  33. 歐集,卷43
  34. 歐集,卷24,居士集
  35. 東坡樂府
  36. (1979)。《集古錄跋尾》卷8
  37. 歐集,卷17,居士集
  38. 東坡樂府
  39. 歐集,卷11,居士集
  40. 東坡樂府
  41. 歐集,卷40,居士集
  42. 歐集,卷34,居士集
  43. (1982)。東坡志林。台北:林鐸出版社。
  44. 歐集,卷53,居士外集
  45. (1995)。宋初政治探研。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
  46. 歐集,卷3,居士集
  47. 歐集,卷41,居士集
  48. 蘇集
  49. 歐集,卷17,居士集
  50. 東坡樂府
  51. 歐集,卷18,居士集
  52. 十國世家年譜
  53. 歐集,卷3
  54. 丁福保輯(1988)。曆代詩話續編。台北:林鐸出版社。
  55. 丁福保輯。曆代詩話續編
  56. 三蘇(1979)。嘉祐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
  57. 中國蘇軾研究會編(1999)。中國第十屆蘇軾研討會論文集。濟南:齊魯書社。
  58. 孔凡禮典校(1986)。蘇軾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59. 王安石(1979)。臨川先生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
  60. 王基倫。台北大國文學報
  61. 王基倫(2001)。唐宋古文論集。台北:里仁書局。
  62. 包弼德。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
  63. 包弼德、劉寧譯(2001)。斯文:唐宋思想的轉型。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64. 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蘇軾資料□編
  65. 石介、郭紹虞編(1980)。中國曆代文論選。台北:林鐸出版社。
  66. 朱熹注。論語集注。台北:鵝湖出版社。
  67. 朱熹校(1979)。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11,96-97。
  68. 何文煥編。曆代詩話
  69. 何文煥曆代詩話(1982)。台北:木鐸出版社。
  70. 何寄澎(1992)。北宋的古文運動,第5章第1節。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71. 吳小林(1999)。唐宋八大家。台北:里仁書局。
  72. 吳充。歐集
  73. 呂思勉(1939)。宋代文學。上海:上海商務印書館。
  74. 李廌、四川大學中文系唐宋文學研究室編(1994)。蘇軾資料□編。北京:中華書局。
  75. 沈括著、胡道靜校注(1977)。元刊夢溪筆談及新校注合刊。台北:鼎文書局。
  76. 周必大、陶秋英編選(1984)。宋金元文論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77. 邵博。河南邵氏聞見後錄。台北:廣文書局。
  78. 金中樞(1989)。宋代學術思想研究。台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
  79. 柳宗元著、吳文治校(1982)。點校本柳宗元集。台北:漢京文化事業公司。
  80. 洪本健(1993)。宋文六大家活動編年。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81. 洪本健編。歐陽脩資料□編
  82. 洪本健編(1995)。歐陽脩資料□編。北京:中華書局。
  83. 胡宏(1987)。胡宏集。北京:中華書局。
  84. 秦觀(1965)。淮海集。台北:台灣中華書局四部備要。
  85. 梅堯臣(1979)。宛陵先生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
  86. 脫脫(1978)。宋史,卷319,列傳78。台北:鼎文書局。
  87. 脫脫。宋史,卷338,列傳97
  88. 郭紹虞(1988)。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卷第6篇第1章第3節第3目。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89. 郭紹虞。中國文學批評史,上卷第6篇第1章第3節第3目
  90. 郭預衡(2000)。中國散文史,中冊,第5編第8章第1、2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1. 郭預衡(1985)。社會科學戰線
  92. 陳□肖、丁福保輯。曆代講話續編
  93. 陳幼石。韓柳歐蘇古文論
  94. 陳幼石。韓柳歐蘇古文論
  95. 陳幼石(1983)。韓柳歐蘇古文論。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96. 陳善。□□新話。台北:藝文印書館百部叢書集成儒學警悟。
  97. 章培恒、駱玉明(1996)。中國文學史,卷中,第5編第2章第6節1。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98. 曾棗莊(1999)。唐宋文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99. 楊慶存(2002)。宋代散文研究,第6章第3節。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00. 楊慶存。文章派、經術派與議論派,第6章第6節
  101. 楊慶存。宋代散文研究,第6章第6節
  102. 葉夢得、何文煥編(1148)。曆代詩話
  103. 葛立方、何文煥編。曆代詩話
  104. 劉大杰(1996)。中國文學發展史。台北:華正書局。
  105. 歐陽脩(1978)。新五代史。台北:鼎文書局。
  106. 歐陽脩。歐集,卷73,居士外集
  107. 歐陽脩(1979)。歐陽文忠公文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業刊正編。
  108. 歐陽脩。歐集,卷130,試筆
  109. 歐陽脩。奏議集。歐集,卷111,15,850。
  110. 範仲淹(1979)。范文公正集。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四部叢刊正編。
  111. 羅聯添(1991)。〈論韓愈古文幾個問題〉論及「韓柳爲文相角」。漢學研究,9(2),294-302。
  112. 蘇軾。蘇集。省試刑賞忠厚之至論,2,33-34。
  113. 蘇軾。蘇集
  114. 蘇軾。六一居士集敘。蘇集,10,316。
  115. 蘇軾。蘇集
  116. 蘇軾。蘇集
  117. 蘇軾(1960)。東坡樂府。台北:廣文書局。
  118. 蘇軾。蘇集
  119. 蘇軾。蘇集
  120. 蘇軾(1937)。祭歐陽文忠公文。蘇集,63
  121. 蘇軾著、郎曄選註(1979)。經進東坡文集事略。香港: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許愷容(2019)。出入虛實,以莊寓諧:論蘇軾假傳體的撰旨與創新。東華漢學,30,37-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