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永樂至弘治間吳中文士的楚辭論

并列篇名

On the Chuci Study of the Scholars from Jiangsu during Yongle to Hongzhi Periods (1403-1505)

DOI

10.6999/DHJCS.200609.0113

作者

陳煒舜(Nicholas L. Chan)

关键词

吳中文士 ; 師古說 ; 楚辭 ; 臺閣諸臣 ; 明代文學 ; The scholars from Jiangsu ; Classicism ; Chuci ; The literature of the Ming dynasty ; The writers in the Imperial Ministries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4期(2006 / 09 / 01)

页次

113 - 145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永樂以後,臺閣諸臣主導文壇百年,至正德間才為前七子的師古說所取代。臺閣作家崇尚沖融演迤的風格,其興起與皇權膨脹、道學獨尊有直接的關係。由於儒家認為屈子行徑有失中庸,《楚辭》文章華而少實,臺閣作家多罕言屈騷。在時局變易、學風移轉、地域文化、個人經歷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此百年中漸有起而與臺閣文風抗爭的學者。這些學者以吳中文士為主,他們視七子有華路藍縷之功,實為明代師古說的先驅者。其文學思想的重要一環,就是對《楚辭》的論述。因為屈騷的獨特性,學術風氣在儒學主導的傳統社會中一旦有變,新的學術特色很快就體現於《楚辭》論。本文探討了永樂至弘治間吳中文士楚辭研究的發展脈絡,並析論這些學者如何通過《楚辭》來抗衡、改造流弊已深的臺閣文風。

英文摘要

Throughout the 15(superscript th) century, i.e. the first half of the Ming dynasty (1368-1644), the writers in the Imperial Ministries were very influential in China. Deeply affected by the Imperial Government and neo-Confucianism, these writers preferred pure and refined articles eulogizing the flourishing ages of harmony, prosperity and peac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16(superscript th) century, however, this literary trend was displaced by classicism. Qu Yuan (ca.343-ca.277B.C.) was regarded a heretic of Confucianism and much criticized, hence the writers in the Imperial Ministries made few comments to Chuci, a poetry collection in which Qu's works were compiled. Due to the political, academic, regional and individual factors, some criticizers emerged in the 15(superscript th) century and expressed their opinions against the writers in the Imperial Ministries, and many of them were the natives of the present Jiangsu Province. These criticizers can be regarded as the pioneers of the 16(superscript th) century's classicists. Due to the unique nature of Chuci, the new academic characteristics would be immediately found in the discussions about Chuci, as long as there was a change in the academic trend in the traditional society dominated by Confucianism. This article therefore aims to carry out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Chuci study of these pioneers of classicism from Jiangsu, and to examine how they interacted with the the writers in the Imperial Ministries through Chuci.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續文獻通考
  2. 宋朱子(1987)。楚辭集註。臺北:文津出版社。
  3. 宋嚴羽撰、郭紹虞校釋(1961)。滄浪詩話校釋。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 明文洪(1997)。文深水集。臺南縣柳營鄉: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 明王錡(1984)。寓圃雜記。北京:中華書局。
  6. 明王鏊(1983)。震澤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明王鏊(1983)。震澤長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8. 明何喬新(1983)。椒邱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明吳訥著、于北山校點(1962)。文章辨體序說。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0. 明吳寬(1983)。家藏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明李東陽(1985)。李東陽全集。長沙:岳麓書社。
  12. 明李東陽(1997)。李東陽續集。長沙:岳麓書社。
  13. 明沈周(1983)。石田詩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4. 明周瑛(1983)。翠渠摘稿。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5. 明邵寶(1983)。容春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明徐有貞(1983)。武功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明祝允明(1983)。懷星堂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明袁宗道(1989)。白蘇齋類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 明張泉(1969)。吳中人物志。臺北:學生書局。
  20. 明陸深(1936)。谿山餘話。上海:商務印書館。
  21. 明焦竑(1997)。國朝獻徵錄。臺南縣柳營鄉: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2. 明程敏政(1983)。□墩文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明程敏政(1967)。明文衡。臺北:世界書局。
  24. 明黃姬水(1997)。黃淳父先生全集。臺南縣柳營鄉:莊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5. 明楊士奇(1994)。文淵閣書目。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6. 明楊循吉、明黃魯曾(1996)。吳中往哲記,續吳中往哲記。臺南縣柳營鄉:莊嚴文化出版公司。
  27. 明葉盛(1980)。水東日記。北京:中華書局。
  28. 明廖道南(1983)。殿閣詞林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明蔣之翹。七十二家評楚辭
  30. 清永瑢主編(1965)。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北京:中華書局。
  31. 清朱彜尊(1983)。明詩綜。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2. 清沈德潛編(1977)。明詩別裁。香港:中華書局。
  33. 清沈翼機纂、稽曾筠修(1934)。浙江通志。上海:商務印書館。
  34. 清張廷玉主編(1997)。明史。北京:中華書局。
  35. 清錢謙益(1991)。列朝詩集小傳。臺北:明文書局。
  36. 漢王逸(1974)。楚辭章句。臺北:藝文印書館。
  37. 漢王逸章句、宋洪興祖補註(2002)。楚辭補註。北京:中華書局。
  38. 孔德成(1974)。明清散文選注。臺北:正中書局。
  39. 王衛平、王建華(1999)。蘇州史紀(古代)。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
  40. 史小軍(2001)。復古與新變:明代文人心態史。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41. 吳文治主編(1997)。明詩話全編。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2. 吳智和(1997)。明代蘇州社區鄉土生活史舉隅-以文人集團為例。方志學與社區鄉土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43. 林賢得(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44. 邵曼珣(1992)。蘇州文人尚趣之研究。古典文學,12
  45. 姜亮夫編(1993)。楚辭書目五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6. 范宜如(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
  47. 范宜如(2002)。文學中的人地關係論述-以吳中地域為例。中國文學研究,第四輯
  48. 袁震宇、劉明今(1996)。明代文學批評通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9. 張健(1983)。明清文學批評。臺北:國家出版社。
  50. 許總(1999)。宋明理學與中國文學。南昌:百花洲出版社。
  51. 郭紹虞(1999)。中國文學批評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52. 陳大康(1996)。明代商賈與世風。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53. 陳書錄(1996)。明代詩文的演變。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54. 陳耀基(2004)。楚辭體式探論。漢學研究,22(2)
  55. 黃仁生(2005)。楊維禎與元末明初文學思潮。上海:東方出版中心。
  56. 黃卓越(2001)。明永樂至嘉靖初詩文觀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57. 廖可斌(1994)。明代文學復古運動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8. 臺灣中央圖書館編(1978)。明人傳記資料索引。
  59. 鄭利華(1995)。明代中期文學演進與城市形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60. 鄭利華(1997)。明代中葉吳中文人集團及其文化特徵。上海大學學報,4(2)
  61. 簡錦松(1989)。明代文學批評研究。臺北:學生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陳煒舜(2007)。明代前期的臺閣文風、吳中文化與楚辭學。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5,17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