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仙鄉、帝鄉、梓鄉:崔顥〈黃鶴樓〉新詮

并列篇名

Fairyland, the Authorities and Hometown: A New Definition of the Yellow Crane Terrace by Cui hao

DOI

10.6999/DHJCS.200712.0131

作者

陳一弘(I-Hung Chen)

关键词

崔顥 ; 黃鶴樓 ; 道教 ; 子安 ; 禰衡 ; Cui hao ; The Yellow Crane Terrace ; Taoism ; Zian ; Mi Heng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6期(2007 / 12 / 01)

页次

131 - 156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崔顥的〈黃鶴樓〉,所以擁有絕唱的不朽文學價值,在於詩中所展現的生命省思與追尋。總括言之有三大方向,即神仙嚮往、揚名當世、回歸原鄉,此皆人類普遍情感的表現。因此在「黃鶴樓」上,崔顥不僅作為一名賞翫佳勝之清客,更於心中反覆經歷了生命價值的選擇與失落。而藉由六朝、隋唐以來的仙境傳說之觀察,更可發覺崔顥的苦悶與思索,非止於個人榮辱,乃奠基於歷史與唐文化下的跨時性產物。

英文摘要

The Yellow Crane Terrace (黃鶴樓) by Cui hao (崔顥) is an immortal masterpiece which reflects the meaning and value of our lives. It presents and pictures human emotions through our longing for the fairies, fame and homecoming. In his The Yellow Crane Terrace, Cui hao went beyond the role of just a visitor and repeatedly experienced his choice of the value of life and his feeling of loss. Through the observation on the legends of fairyland from Han Wei Liuchao (漢魏六朝) and Sui Tang (隋唐) on, we catch on Cui hao's thought and consideration and also his sadness and hopelessness. From this point of view, this poem is actually set on the background of Chinese history and Tang cul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元吳師道(1966)。吳禮部詩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宋李昉(1961)。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
  3. 宋計有功(1971)。唐詩紀事。臺北:鼎文書局。
  4. 宋祝穆(2003)。新編方輿勝覽。北京:中華書局。
  5. 宋張君房(1996)。雲笈七籤。北京:華夏出版社。
  6. 明徐獻忠、周維德集校(2005)。全明詩話。濟南:齊魯書社。
  7. 後晉劉昫(1975)。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
  8. 唐王定保、上海古籍出版社編(2000)。唐五代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唐李吉甫(1979)。元和郡縣圖志。京都:中文出版社。
  10. 唐李肇、上海古籍出版社編(2000)。唐五代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1. 唐杜祐(1988)。通典。北京:中華書局。
  12. 唐房玄齡(1974)。晉書。北京:中華書局。
  13. 唐皇甫枚、上海古籍出版社編(2000)。唐五代筆記小說大觀,唐五代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4. 唐歐陽詢(1969)。藝文類聚。臺北:新興書局。
  15. 唐魏徵、令狐德棻(1973)。隋書。北京:中華書局。
  16. 晉陳壽(1976)。三國志。台北:鼎文書局。
  17. 梁蕭子顯(1972)。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18. 清吳退庵(1968)。唐賢三昧集箋注。臺北:廣文書局有限公司。
  19. 清陳夢雷(1985)。古今圖書集成。臺北:鼎文書局。
  20. 清彭定求輯(1971)。全唐詩。臺北:明倫出版社。
  21. 清嚴可均(1958)。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北京:中華書局。
  22. 漢司馬遷(1982)。史記。北京:中華書局。
  23. 劉宋范曄(1965)。後漢書。北京:中華書局。
  24. 劉宋劉敬叔(1996)。異苑。北京:中華書局。
  25. 小川環樹作、張桐生譯(1974)。中國魏晉以後(三世紀以降)的仙鄉故事。幼獅學誌,14(5),33-36。
  26. 王叔岷(1995)。列仙傳校箋。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27. 王明(1960)。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
  28. 王明(1985)。抱朴子內篇校釋。北京:中華書局。
  29. 李豐楙(1996)。誤入與謫降。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0. 李豐楙、浸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2002)。從誤入到引導:唐人小說遊仙類型的傳承與創新-一個「文學與宗教的觀點」。唐代文學與宗教學術研討會,香港:
  31. 林富士(1998)。試論《太平經》的主旨與性質。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九本第二分,205-244。
  32. 俞陛雲(1955)。詩境淺說。臺北:臺灣開明書店。
  33. 胡適(1986)。中國古代哲學史。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4. 卿希泰(1996)。中國道教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35. 袁珂(1982)。山海經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36. 高步瀛(1992)。唐宋詩舉要。臺北:學海出版社。
  37. 張金儀(1981)。漢鏡所反映的神話傳說與神仙思想。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38. 郭紹虞(1987)。滄浪詩話校釋。臺北:里仁書局。
  39. 陳伯海(1995)。唐詩彙評。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40. 陳滿銘(1996)。談崔顥〈黃鶴樓〉與李白〈登金陵鳳凰臺二詩的異同〉。國文天地,11(9),36-43。
  41. 陳德芳校點(1999)。金聖嘆評唐詩全編。成都:四川文藝出版社。
  42. 傅璇琮(2003)。唐代詩人叢考。北京:中華書局。
  43. 彭浩(2000)。郭店楚簡老子校讀。武漢:湖北人民出版社。
  44. 費振剛、仇仲謙、劉南平(2005)。全漢賦校注。廣州:廣東教育出版社。
  45. 黃侅、李遠源、汪昭才(1989)。黃鶴樓詩詞曲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46. 逯欽立(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47. 萬竟君。崔顥詩注、崔國甫詩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8. 劉緯毅(1997)。漢唐方志輯佚。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49. 鄧仕樑(1992)。「從崔顥題詩在上頭」說起-試析幾首唐宋黃鶴樓詩。國文天地,7(12),37-43。
  50. 魯迅(1997)。古小說沈。濟南:齊魯書社。
  51. 韓兆琦(2000)。唐詩選注集評。臺北:文津出版有限公司。
  52. 瞿蛻園(1981)。李白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53. 舊題晉陶潛、晉干寶(1985)。搜神記,合刊。臺北:木鐸出版社。
  54. 舊題漢東方朔、上海古籍出版社編(1999)。漢魏六朝筆記小說大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