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反思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建構以論“詩美典”的多面向變遷與叢聚狀結構

并列篇名

Reflecting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s "Lyrical Tradition" in order to Discuss the Multidimensional Transition and Clustered Structure of the "Poetic Aesthetics"

DOI

10.6999/DHJCS.200906.0001

作者

顏崑陽(Kun-Yang Yen)

关键词

抒情傳統 ; 詩美典 ; 變遷 ; 結構 ; lyrical tradition ; poetic aesthetics ; transition ; structure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09 / 06 / 01)

页次

1 - 4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一九六○年代,旅美漢學家陳世驤提出中國文學「抒情傳統」之說。其後,接續者甚多,已形成論述譜系。這種說法,乃建立在中西比較文學「平行研究」的架構上,從而突顯中國文學的特質,其正面價值應予肯定;然而,也相對的造成某些負面的影響:一則這種說法乃是一種「覆蓋性的大論述」,遮蔽了我們對中國文學之多元性的詮釋視域;二則這種說法隱涵著單一線性的文學史觀,將體類分殊的中國文學簡化為一種「孤樹狀的結構圖式」。本論文針對這樣的負面影響,進行反思、批判,並且提出另向的詮釋與重構。主要的論點是:中國古代的詩歌「美典」(aesthetics),乃呈現了多面向的變遷以及叢聚狀的結構。

英文摘要

In the 1960s, Sinologist 陳世驤 established ”lyrical tradition” among Chinese literary critique. Afterward it became a genealogical discourse that was inherited by many scholars. This discourse relys on ”parallel studies” in East/West comparative literature studies in order to highlight the distinguishing characteristic of Chinese literature. The positive value of this study is unquestionable. However, it causes some effects influence: Firstly, this statement is a kind of ”Coverage Of Grand Narrative” that overlay the multiple horizons of the Interpretations on Chinese Literature; Secondly, the statement implies unitary linear view of literary history which simplifies Chinese literature to an ”Isolated Tree stat Structure”. After reflecting on and criticizing the negative influence, and reestablishing a different way of interpretation, I argue that: Chinese ancient poetic ”aesthetics” presents multidimensional transition and clustered structur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C. H. Wang(1962).From Ritual to Allegory.Hong Kong: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2. 孔穎達(1973)。毛詩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
  3. 朱自清(1982)。朱自清古典文學論文集。臺北:源流出版社。
  4. 何景明(1984)。何大復先生集,卷三十八。臺北:偉文圖書公司。
  5. 余英時(1980)。中國知識階層史論。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6. 呂正惠(1989)。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臺北:大安出版社。
  7. 呂正惠。抒情傳統與政治現實
  8. 李夢陽(1986)。空同集,卷四十八。臺北:商務印書館。
  9. 貝瑞‧史馬特、蔡采秀譯(2004)。傅柯。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10. 亞里斯多德(1982)。形而上學,卷(A)一,第三章,983a24-984b23。臺灣:仰哲出版社。
  11. 柯慶明(2000)。中國文學的美感。臺北:麥田出版社。
  12. 孫家宜。抒情與描寫
  13. 孫康宜(2001)。抒情與描寫。臺北:允晨文化公司。
  14. 徐復觀著(1966)。中國文學論集。臺灣:民主評論社。
  15. 高友工(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16. 高友工。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
  17. 高友工著。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
  18. 高友工著(2004)。中國美典與文學研究論集。臺北:臺灣大學出版社。
  19. 張戒。歲寒堂詩話,卷上,上冊
  20. 張淑香(1992)。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
  21. 梅家玲著(1997)。漢魏六朝文學新論。臺北:里仁書局。
  22.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
  23. 陳世驤。中國抒情傳統
  24. 陳世驤。陳世驤文存
  25. 陳世驤(1972)。陳世驤文存。臺北:志文出版社。
  26. 陳昌明(198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中文研究所。
  27. 陸侃如、馮沅君(1969)。詩經‧大雅,中國詩史。臺北:明倫出版社。
  28. 勞思光(1968)。中國哲學史,第一章。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
  29. 葉嘉瑩著(1985)。迦陵談詩二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0. 葉燮撰、霍松林校注(1979)。原詩,內篇(上)。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1. 董仲舒撰、蘇輿義證(1992)。春秋繁露‧山川頌,卷十六。北京:中華書局。
  32. 裴子野、嚴可均輯(1982)。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全梁文,卷五十三。臺北:世界書局。
  33. 裴普賢(1983)。詩經比較研究與欣賞。臺北:學生書局。
  34. 裴普賢著(1977)。詩經研讀指導。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35. 趙沛霖(1989)。興的源起。臺北:明鏡文化公司。
  36. 劉勰。文心雕龍‧通變
  37. 劉勰。文心雕龍‧事類
  38. 劉勰撰、周振甫注(1984)。文心雕龍。臺北:里仁書局。
  39. 蔡英俊(1986)。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出版社。
  40. 蔡英俊(1990)。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臺北:大安。
  41. 蔡英俊(2002)。文學、文化與世變。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42. 蔡英俊。擬古與用事:試論六朝文學現象中「經驗」的借代與解釋
  43. 蔡英俊。比興物色與情景交融,第三章第一節
  44. 蔡英俊(2007)。臺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一)。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45. 鄭毓瑜。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
  46. 鄭毓瑜(2005)。文本風景-自我與空間的相互定義。臺北:麥田出版社。
  47. 蕭馳(1999)。中國抒情傳統。臺北:允晨出版社。
  48. 蕭馳著。中國抒情傳統
  49. 蕭馳著。中國抒情傳統
  50. 蕭綱。全梁文,卷十一
  51. 蕭繹(1975)。金樓子‧立言。臺北:世界書局。
  52. 謝榛、丁仲祜編訂(1982)。續歷代詩話,卷二,下冊。臺北:藝文印書館。
  53. 鍾嶸。詩品‧序
  54. 鍾嶸撰、王叔岷箋證(1992)。詩品。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55. 顏崑陽(1998)。清華學報。臺灣:
  56. 顏崑陽(1994)。文心雕龍「比興」觀念析論。中大人文學報,12
  57. 顏崑陽(2005)。李商隱詩箋釋方法論
  58. 顏崑陽、成功大學(1996)。第三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討會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
  59. 顏崑陽、政治大學中文系(2003)。從〈詩大序〉論儒系詩學的「體用」觀。第四屆漢代文學與思想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60. 羅宗強(1986)。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第三章。上海:古籍出版社。
  61. 嚴羽著、郭紹虞校釋(1978)。滄浪詩話‧詩辨。臺北:河洛圖書公司。
  62. 龔鵬程。文學批評的視野
  63. 龔鵬程(1990)。文學批評的視野。臺北:大安出版社。
  64. 龔鵬程著。文學批評的視野
  65. 龔鵬程著(1986)。文學與美學,第六章。臺北:業強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蔡智力(2018)。文獻文化學及其方法學省思-以四庫文化學為例。清華中文學報,19,181-223。
  2. 曾守仁(2015)。國體、文體與抒情─從詩史到神韻。東華漢學,21,31-100。
  3. 陳秀美(2010)。反思《文心雕龍》「文體通變觀」之近現代學者的問題視域。淡江中文學報,22,189-218。
  4. 許銘全(2014)。謝靈運〈擬鄴中集八首並序〉中的文學批評義涵─兼論擬作中的抒情自我問題。清華中文學報,12,47-101。
  5. 賴位政(2013)。明說漁洋,意在滄浪─錢鍾書「王士禛論」及其壓在紙背後的真相。清華中文學報,10,343-377。
  6. 毛文芳(2013)。「郎與多麗」:清代文人畫像文本的抒情演繹與近世意涵。中正漢學研究,21,279-326。
  7. 區仲桃(2021)。香港抒情傳統論述的形態:以〈客途秋恨〉在《胭脂扣》及〈永盛街興衰史〉的轉化為例。清華中文學報,26,259-301。
  8. 顏崑陽(2009)。混融、交涉、衍變到別用、分流、佈體─「抒情文學史」的反思與「完境文學史」的構想。清華中文學報,3,113-154。
  9. 顏崑陽(2019)。漢代經學所開顯二種「詮釋典範」及其在現代人文學的應用。東華漢學,29,1-48。
  10. (2016)。“唯一”傳統還是兩大傳統貫穿?─從“抒情”與“敘事”論中國文學史。南國學術,2016(2),236-247。
  11. (2019)。杜甫詩史、敍事傳統與《春秋》書法。人文中國學報,28,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