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鰲峰書院到海東書院:論清代臺灣朱子學的二個向度

并列篇名

From Aofeng Academy to Haidong Academy: Two Dimensions of the Neo-confucianism in Taiwan under the Ruling of Qing Dynasty

DOI

10.6999/DHJCS.200906.0281

作者

林朝成(Chiao-Cheng Lin);盧其薇(Chi-Wei Lu)

关键词

鼇峰書院 ; 海東書院 ; 臺灣儒學 ; 福建朱子學 ; 張伯行 ; Aofeng Academy ; Haidong Academy ; confucianism in Taiwan ; Zhu Xi's thought in Fujian ; Zhang Boxing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9期(2009 / 06 / 01)

页次

281 - 32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臺灣儒學的研究,按時代可分為明鄭時代、清領時代、日治時代及近現代,前人將清領時期的臺灣儒學定義為朱子學傳入時代,並視政治介入的朱子學為科舉考試的工具,對臺灣儒學只造成階段性的影響。本文則從清代臺灣儒學的實際內容發現,清代臺灣儒學繼承的不僅僅是做為政治統治的朱子學,更直接地接觸了具有濃厚實踐色彩的福建朱子學。以書院做為認識福建朱子學與臺灣儒學關係的基礎,兼具政教合一性格的鼇峰書院,不論在教育人才、科舉制度、書院規制等方面,都在臺灣儒學留下難以抹滅的痕跡。本文從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張伯行創建鼇峰書院做為研究的起點,從鼇峰書院的學風宗旨及社會地位,試圖系聯起清代臺灣儒學從「鼇峰書院-海東書院」的整體脈絡。

英文摘要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onfucianism in Taiwa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phases: Ming dynasty stage led by Cheng Chen-kung, Qing Dynasty stage, and the stage from Japanese ruling to modern era. The Qing Dynasty stage wa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beginning of the Zhu Xi School with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of adopting Zhu Xi's writings as the textbooks used for the civil examination. Furthermore, scholars viewed the effect of this stage as temporary in the entire history of Confucianism in Taiwan. However,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adopt a different approach to trace the origin of the reception of Zhu Xi's thought not from the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but from its connection with the Confucian academy from Fujian province. The Aofeng Academy in Fujian has left an imprint on the education policy and training system in Taiwan. This paper delineates the history of Aofeng Academy started in 1707 by Zhang Boxing, and traces its further development by analyzing its education style and social status to build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aidong Academy in Taiwan and this Academ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89)。重修臺灣省通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2. 郎潛紀聞
  3. 泉州府志選錄
  4. (1967)。泉州府志選錄。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 (1960)。福建通志臺灣府。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 清史稿‧覺羅滿保傳,卷284
  7. (1961)。臺灣私法人事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8. (1957)。彰化縣志。臺灣: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 (1959)。臺灣教育碑記。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0. (1998)。清史稿‧蔡世遠傳,卷290。北京:中華書局。
  11. 元脫脫(1980)。宋史。臺北:鼎文書局。
  12. 清丁紹儀(1989)。東瀛識略,卷三。臺北:成文出版社。
  13. 清朱景英(1958)。海東札記,卷二。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4. 清江日昇(1987)。臺灣外記。臺北:大通書局。
  15. 清余文儀(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6. 清李元度。清先正事略
  17. 清李元度撰(1941)。清先正事略選,卷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18. 清周昌、清高拱乾(1978)。臺灣府志‧公移。臺北:文海出版社。
  19. 清施士洁(1965)。後蘇龕合集,卷一。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0. 清昭槤(1980)。嘯亭雜錄。北京:中華書局。
  21. 清胡建偉(1961)。澎湖紀略,卷4。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22. 清徐珂(1984)。清稗類鈔‧性理類‧安溪學派。北京:中華書局。
  23. 清張伯行。正誼堂文集
  24. 清張伯行(1966)。正誼堂文集,卷九。臺北:商務印書館。
  25. 清張伯行。正誼堂文集
  26. 清張師栻、張師載。張清恪公年譜
  27. 清張師栻、張師載。張清恪公年譜
  28. 清張師栻、張師載撰。張清恪公年譜
  29. 清張師栻、張師載撰(1995)。續修四庫全書,冊554。上海:上海古籍。
  30. 清陳康祺(1984)。郎潛紀聞。北京:中華書局。
  31. 清游光燡編。鼇峰書院志,卷3
  32. 清游光繹編。鰲峰書院志
  33. 清游光繹編(1995)。中國歷代書院志,冊7。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34. 清游光繹編。鰲峰書院志
  35. 清游光繹編、蔡世遠。鰲峰書院志,卷11,緒論
  36. 清鄧傳安(1958)。蠡測彙鈔。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37. 清鄧傳安。蠡測彙鈔
  38. 清鄧傳安。蠡測彙鈔
  39. 清謝金鑾(1962)。續修臺灣縣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0. 清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總論。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1. 清藍鼎元。平臺紀略‧總論
  42. 清藍鼎元(1958)。東征集,卷三。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43. 清藍鼎元。平臺紀略‧附錄
  44. 王啟宗(1999)。臺灣的書院。臺北:行政院文建會。
  45. 王鎮華。書院教育與建築-臺灣書院實例之研究
  46. 王鎮華(1986)。書院教育與建築-臺灣書院實例之研究。臺北:故鄉出版社。
  47. 伊能嘉矩(1985)。臺灣文化志(中譯本),上卷。臺中: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48. 朱熹。四書章句集註
  49. 朱熹。朱子語類
  50. 朱熹(1987)。四書集注。臺北:漢京文化。
  51. 李元度撰。清先正事略選,卷一
  52. 李季樺(2007)。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臺灣竹塹社「異性宗族」的形成(下)。臺灣風物,57(1),21-69。
  53. 李季樺(2006)。王朝道德與族群慣習之間:試論清代臺灣竹塹社「異性宗族」的形成(上)。臺灣風物,4,13-38。
  54. 周元文(1960)。重修臺灣府志。臺灣: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55. 周鑾書編、孫家華編、閔正國編、李科友編(2003)。千年學府-白鹿洞書院。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56. 林豪編、陳培桂編纂(1987)。淡水廳志。臺北:大通書局。
  57. 唐鑑(1937)。清學案小識。臺北:商務印書館。
  58. 唐鑑。清學案小識
  59. 張伯行(1966)。正誼堂文集,卷九。臺北:商務印書館。
  60. 張伯行。正誼堂文集
  61. 張伯行。正誼堂文集,卷九
  62. 張伯行。鰲峰書院志
  63. 張伯行(1966)。正誼堂文集。臺北:商務印書館。
  64. 張伯行。正誼堂文集
  65. 張廷欽、盧德嘉(1960)。鳳山縣采訪冊,壬部。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6. 張麗珠(1995)。清代義理學-傳統與現代的交會。臺北:里仁書局。
  67. 許惠玟(2005)。清代臺灣詩中儒學傳承與文昌信仰的關係。東海大學文學院學報,46,95-120。
  68. 連橫(1962)。臺灣通史。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69. 陳昭瑛(2005)。臺灣與傳統文化(增訂再版)。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70. 陳昭瑛(2000)。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臺北:正中書局。
  71.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增訂再版)
  72. 陳昭瑛。臺灣與傳統文化(增訂再版)
  73. 陳昭瑛著。臺灣儒學:起源、發展與轉化
  74. 陳衍。福建通志列傳選,卷四
  75. 陳衍(1963)。福建通志列傳選,卷四。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6. 陳淑均編(1963)。噶瑪蘭廳志。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7. 陳壽祺、鄭兼才(1962)。六亭文選。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78. 勞悅強(2007)。鹿鳴悠悠-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研究生論儒家文化。新加坡:青年書局。
  79. 楊二酉。臺灣教育碑記
  80. 楊布生、彭定國(1997)。書院文化。臺北:雲龍出版社。
  81. 葉英(1987)。蔡世遠學譜:復儀封張先生書。中國國學,15,305。
  82. 趙爾巽撰、楊家駱主編(1981)。新校本清史稿。臺北:鼎文書局。
  83. 潘朝陽(2001)。明清臺灣儒學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84. 蔣鏞。臺灣教育碑記
  85. 蔣鏞。臺灣教育碑記
  86. 蔡世遠、葉英(1987)。蔡世遠學譜(續):與總督滿公論臺灣事宜書。中國國學,15,162。
  87. 鄧洪波。中國書院史
  88. 鄧洪波(2005)。中國書院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
  89. 鄧洪波、陳穀嘉(1998)。中國書院史資料。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90. 鄧傳安(1801)。臺灣教育碑記
  91. 鄧傳安。臺灣教育碑記
  92. 錢穆(1997)。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北京:商務印書館。
  93. 謝金鑾編。續修臺灣縣志,卷3
  94. 藍鼎元(1958)。平臺紀略‧行述。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95. 羅麗達(1996)。清初江南地方行政上的滿漢政治衝突-張伯行噶禮互參案研究。新史學,7(3),49-90。
  96. 覺羅四明。續修臺灣府志,卷22
  97. 顧炎武(1965)。日知錄集釋,卷32。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李威寰(2017)。近50年來(1960~2016)「明鄭至戰後初期臺灣儒學」研究之回顧與展望。當代儒學研究,22,8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