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流離中的自我與風景-杜甫湖南紀行詩析探

并列篇名

Sense of Self and Scenery during a Journey-An Analysis of Du Fu's Hunan Travel Poetry

DOI

10.6999/DHJCS.201106.0001

作者

蘇怡如(Yi-Ju Su)

关键词

紀行詩 ; 山水詩 ; 杜甫 ; 謝勝 ; 庾信 ; Travel Poetry ; Landscape Poetry ; Du Fu杜甫 ; Hsieh tiao謝朓 ; Yu sin庾信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13期(2011 / 06 / 01)

页次

1 - 3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唐代宗大曆四年(769),杜甫(712-770)展開了生命中的最後一次長征。在從「岳州」之「潭州」再至「衡州」的南征行旅中,寫作了一系列記錄旅次聞見及心情感懷的詩篇,一般統名之為「湖南紀行詩」。本文分別從「對於自我的凝視」、「移動的風景」及「杜甫湖南紀行詩與謝姚、庾信」等三個面向,討論杜甫湖南紀行詩如何建構自我與風景,並從清人王夫之(1619-1692)的一則評論,展開杜甫與謝姚、庾信詩作之相關對照討論。在湖南紀行詩中,對於自我的建構始終大於模山範水的企圖。詩人藉由詩歌中的反覆深掘以凝塑自我形象,且始終將自我緊密地繫聯於歷史及時代,並於其中尋求生命的價值與意義。

英文摘要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in the fourth year of Dali (769) Du Fu (712-770) began the last long journey of his life. During his travels from Yue Jhou (岳州) to Tan Jhou (潭州), and on to Heng Jhou (衡州), he wrote a series of poetry, recording and reflecting on the experiences, sights and sounds he encountered along the way, which are generally known by the title ”Hunan Travel Poetry.” This article discusses how Du Fu' s Hunan Travel Poetry builds a sense of self and vividly recreates scenes through three aspects which are 'looking at self,' 'the moving scenery' and 'Du Fu, Hsieh Tiao and Yu Sin.' This article also compares discussions of Du Fu, Hsieh Tiao and Yu Sin's poems by referring to the criticism made by Wang Fu-Jhih (1619-1692) of Quing Dynasty. In the Hunan Travel Poetry, the building of an idea of the self is stronger than the descriptions of the landscape. This idea of the self is created by repeated self-examination and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both history and contemporary society. This search for the self is also intrinsically linked with the poet's search for the value and meaning of lif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1968)。四部備要•集部•稼軒詞。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2. 宋洪興祖(1991)。楚辭補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3. 南朝齊謝朓、曹融南校注集說(2001)。謝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清仇兆鰲(1999)。杜詩詳註。北京:中華書局。
  5. 清王夫之、任慧點校(2008)。唐詩評選。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6. 清王夫之、傅雲龍主編、吳可主編(1999)。船山遺書•古詩評選。北京:北京出版社。
  7. 清王文誥輯注、清孔凡禮點校(1999)。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8. 清王文誥輯註、清孔凡禮點校(1999)。蘇軾詩集。北京:中華書局。
  9. 清沈德潛(2000)。古詩源。北京:中華書局。
  10. 清倪璠注、許逸民校點(2006)。庾子山集注。北京:中華書局。
  11. 清馮浩箋注(1980)。玉谿生詩集箋注。臺北:里仁書局。
  12. 清趙殿成箋注(1998)。王右丞集箋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3. 丁福保輯(2006)。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
  14. 王國維(1991)。人間詞話。臺北:金楓出版社。
  15. 王禎和(1996)。嫁妝一牛車。臺北:洪範出版社。
  16. 成善楷(1989)。杜詩箋記。成都:巴蜀書社。
  17. 朱熹(1996)。四書章句集注。臺北:大安出版社。
  18. 屈萬里(1967)。詩經釋義。臺北:華岡出版部。
  19. 房玄齡(1995)。新校本晉書。臺北:鼎文書局。
  20. 曹融南(2001)。謝宣城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許銘全(1997)。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2. 許銘全(2010)。博士論文(博士論文)。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23. 陳寅恪(2001)。陳寅恪集•金明館叢稿初編。北京:三聯書店。
  24. 費振剛輯校、胡雙寶輯校、宗明華輯校(1993)。全漢賦。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5. 逯欽立輯校(2006)。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北京:中華書局。
  26. 楊倫(1979)。杜詩鏡銓。臺北:廣文書局。
  27. 劉開揚(1979)。杜甫兩湖晚期詩作述評。唐詩論文集,上海:
  28. 劉開揚(2000)。唐詩的風采。上海:上海書店。
  29. 樊維綱(1982)。杜甫湖南紀行詩編次詮釋。文學遺產,3,43-51。
  30. 樊維綱(1982)。杜甫湖南紀行詩編次詮釋。文學遺產,1982(3),46。
  31. 樂黛雲編選、陳珏編選(1996)。北美中國古典文學研究名家十年文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32. 魏澤一(1963)。試論杜甫在湖南作詩的編次問題。文學遺產增刊,13,75-95。
  33. 顧紹柏(2004)。謝靈運集校注。臺北:里仁書局。
被引用次数
  1. 李嘉瑜(2014)。虛擬的懷古場所‧真實的身體經驗―上京紀行詩的李陵臺書寫。中央大學人文學報,57,37-75。
  2. 林宜陵(2019)。唐代宗時期杜甫作品所呈現之時代獨特性。北市大語文學報,二十,4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