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漫叟詩話》作者李公彥及《全宋詩》、《全宋文》相關詩文考論

并列篇名

A Survey of "Mansou Shihua", Li Gong-Yan and the Related Writings in "Quan Song Shi" and "Quan Song Wen"

DOI

10.6999/DHJCS.201112.0084

作者

李貴(Gui Li)

关键词

漫叟詩話 ; 臨川李公彥 ; 全宋詩 ; 全宋文 ; The "Mansou Shihua" ; Li Gong-Yan from Linchuan ; "Quan Song Shi" ; "Quan Song Wen"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14期(2011 / 12 / 01)

页次

83 - 10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宋代《漫叟詩話》一書,卷數與撰人均不詳,在記事、考辨、批評、理論諸方面均有其特色和成就。論文確證《漫叟詩話》作者為臨川李公彥,補輯佚文。又結合宋代典籍、明清方志及出土材料,考察宋代六位李公彥的生平,重點考辨臨川李公彥之生平行履,發現《全宋詩》所收李公彥詩出處及文字訛誤、《全宋文》所收李公彥三篇文章皆存疑問,并稽考《全宋詩》、《全宋文》中與李公彥相關之詩文。最後指出:使用宋代文獻,須先分清同姓名者,對士林文人,先定爵里,而眾多明清方志、出土材料對此甚有助益,當留意利用;對於《全宋詩》、《全宋文》等總集中的輯佚作品,須追溯原始出處,比對文獻材料。

英文摘要

The ”Mansou Shihua” (Mansou's Remarks on Poetry) is a book from Song Dynasty, whose value lies in the account, text criticism, practical criticism and theoretical criticism, but neither the author nor the volumes of this book are known. This paper confirms that a Linchuan (Jiangxi Province) native, Li Gong-Yan, is the author of ”Mansou Shihua”, and discovers some lost paragraphs of the book. Based on the reliable Song Dynasty's documents,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ocal chronicles, and unearthed material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all the six persons named Li Gong-Yan of Song Dynasty, amends the works written by Li Gong-Yan included in ”Quan Song Shi” and ”Quan Song Wen”, and finds out the works related to Li Gong-Yan from Linchuan in the above two books.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when we read Song Dynasty's documents we should know first the different persons of the same name through their official position and native plac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local chronicles and the unearthed materials are very helpful to this. Moreover, it is necessary to trace the lost writings collected in complete collection of ancient texts such as ”Quan Song Shi” and ”Quan Song Wen” to their source, and to collate their different version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宋‧釋德洪,《石門文字禪》(《四部叢刊》據明荊山寺刊本影印)
  4.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5. (1982)。景印宋本昌黎先生集。臺北:故宮博物院。
  6.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7. 崇禎《瑞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8. 清‧乾隆,《御選唐宋詩醇》(撫州金溪:珊城遺安堂藏板,乾隆二十五年【1760】),卷三十七,頁9A-B
  9. 嘉慶《上高縣志》,卷十三,嘉慶十六年(1811)刻本
  10.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2. 宋‧陳元靚,《歲時廣記》,卷三十一,《叢書集成初編》(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第181 冊,頁352-353
  13. 同治《上高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4. 嘉靖《上高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5. 康熙《上高縣志》卷六,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
  16.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7. 雍正《江西通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18.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9. 乾隆《泰和縣志》,卷九,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
  20. 同治《臨川縣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21. (1982)。石刻史料新編。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22.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3.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24. (1990)。天一閣藏明代方志選刊續編。上海:上海書店。
  25. (1977)。大明一統志。臺北:臺聯國風出版社。
  26. 嘉慶《泰山志》,卷十六,嘉慶十三年(1808)刻本
  27. (1992)。日本藏中國罕見地方志叢刊。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
  28. 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9. 同治《瑞州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30. 雍正《江西通志》。臺北:成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31. 清‧陳夢雷編,《古今圖書集成》(上海:中華書局,據雍正銅活字版影印,1934),博物彙編草木典卷四十九芝部藝文一,第535 冊,頁28
  32. 五代王定保(1959)。唐摭言。北京:中華書局。
  33. 宋李燾(1993)。續資治通鑒長編。北京:中華書局。
  34. 宋洪邁(1981)。夷堅志。北京:中華書局。
  35. 宋胡仔(1962)。苕溪漁隱叢話。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36. 宋晁公武、孫猛校證(1990)。郡齋讀書志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7. 宋蔡正孫(1982)。詩林廣記。北京:中華書局。
  38. 宋魏慶之、王仲聞點校(2007)。詩人玉屑。北京:中華書局。
  39. 宋蘇軾、鄒同慶校注、王宗堂校注(2002)。蘇軾詞編年校注。北京:中華書局。
  40. 明毛晉輯(1989)。宋六十名家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41. 唐杜甫、清仇兆鰲註(1979)。杜詩詳注。北京:中華書局。
  42. 清何文煥輯(1981)。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
  43. 清吳景旭(1958)。歷代詩話。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
  44. 清徐松輯(1964)。宋會要輯稿。臺北:世界書局。
  45. 清徐松輯(1964)。宋會要輯稿。臺北:世界書局。
  46. 清徐松輯(1964)。宋會要輯稿。臺北:世界書局。
  47. 清徐松輯(1964)。宋會要輯稿。臺北:世界書局。
  48. 清陸心源(1997)。宋詩紀事補遺。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
  49. 王水照編(1997)。宋代文學通論。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50. 王雲海(1986)。宋會要輯稿考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1. 王德毅編(1978)。宋會要輯稿人名索引‧宋會要輯稿校勘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52.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1990)。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片匯編。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53. 吳洪澤(2002)。洞仙歌(冰肌玉骨)公案考索。四川大學學報,2002(2),125-128。
  54. 李裕民(2009)。宋史考論。北京:科學出版社。
  55. 沈治宏編、王蓉貴編(1997)。中國地方志宋代人物資料索引。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56. 沈治宏編、王蓉貴編(2002)。中國地方志宋代人物資料索引續編。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
  57. 周裕鍇(2010)。白戰體與禁體物語。古典文學知識,2010(3),61-65。
  58. 周裕鍇(2010)。宋僧惠洪行履著述編年總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59. 周裕鍇(1992)。中國禪宗與詩歌。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60. 周裕鍇(2007)。宋代詩學通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61. 岳珍(2003)。宋詩話輯補。天中學刊,1,55-57。
  62. 昌彼得編(1986)。宋人傳記資料索引。臺北:鼎文書局。
  63. 袁行霈(2009)。中國詩歌藝術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64. 高克勤(2006)。王安石與北宋文學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65. 張伯偉編、蔣寅編(2003)。《東人詩話》與宋代詩學—以文獻出典為中心的比較研究。中國詩學
  66. 淺見洋二(2010)。中国宋代における生成論の形成—欧陽脩『集古錄跋尾』から周必大編『欧陽文忠公集』へ。文學,11(第 5 號)
  67. 莫礪鋒(2007)。唐宋詩歌論集。南京:鳳凰出版社。
  68. 郭在貽(2002)。郭在貽文集。北京:中華書局。
  69. 郭紹虞(1980)。宋詩話輯佚。北京:中華書局。
  70. 郭紹虞(1979)。宋詩話考。北京:中華書局。
  71. 陳柏泉(1987)。江西出土地券綜述。考古,1987(三),223-231+219。
  72. 陳柏泉編(1991)。江西出土墓誌選編。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73. 陳智超整理(1988)。宋會要輯稿補編。北京:全國圖書館文獻縮微複製中心。
  74. 傅璇琮編(1995)。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5. 傅璇琮編(1995)。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6. 傅璇琮編(1995)。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7. 傅璇琮編(1995)。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8. 傅璇琮編(1995)。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79. 傅璇琮編(1995)。全宋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80. 曾棗莊編(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81. 曾棗莊編(2006)。全宋文。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82. 程千帆(2000)。程千帆全集‧被開拓的詩世界。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83. 趙沛霖(1989)。《詩經》藝術成就研究的歷史與現狀。青海師範大學學報,1989(3),87-93。
  84. 劉成國(2006)。荊公新學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85. 羅根澤(1961)。中國文學批評史。上海: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
  86. 靈岩寺編委會編(1999)。靈岩寺。北京:文物出版社。
被引用次数
  1. (2022)。歐陽修《贈王介甫》“吏部文章二百年”用典爭議考。人文中國學報,34,16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