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
葉維廉與臺港現代主義詩論之跨區域傳播
|
并列篇名
|
Cross-Regional Literary Communication of the Hong Kong Poet Yip Wai-lim
|
DOI
|
10.6999/DHJCS.201206.0249
|
作者
|
須文蔚(Wen-Wei Shiu)
|
关键词
|
葉維廉 ; 現代主義 ; 新批評 ; 超現實主義 ; 香港文學 ; 文學傳播 ; Yip Wai-lim ; Sinophone literature ; literary communication ; literary field ; modernism
|
期刊名称
|
東華漢學
|
卷期/出版年月
|
15期(2012 / 06 / 01)
|
页次
|
249
-
273
|
内容语文
|
繁體中文
|
中文摘要
|
過去論及臺港文學,一般認為香港文學深受臺灣文學影響。事實上,五○年代的臺港作家,詩人過從甚密。香港文學在現代主義的介紹上,確實深刻地引導了臺灣的詩壇。五、六○年代不少知名香港作家來臺求學,其中以葉維廉同時創作、評論與介紹理論最為活躍,對臺灣、香港兩地文學跨區域傳播,有相當大的貢獻。本研究將針對葉維廉青年時期,在兩地引介三、四○年代現代主義詩學與作品,率先介紹與推廣新批評與超現實主義美學,協助《創世紀》詩刊在臺、港現代主義詩學發展上能夠獨樹一幟,進行文學史料的耙梳、整理與探討。
|
英文摘要
|
In retrospect, it wa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 Hong Kong was deeply affected by Taiwan in the field of belles lettres. As a matter of fact, there had been close interaction between Hong Kong and Taiwanese writers in the 1950s. However, it was Hong Kong literature that profoundly led and guided Taiwanese poetry in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ism. Quite a few famous Hong Kong writers came to Taiwan during 50s and 60s. Among them, Yip Wai-lim (葉維廉), who wrote, reviewed and introduced theories, was the most active. Yip did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the cross-regional literary dissemination. Taking a close look at Yip's early critical essays and related literary documents, this study focuses on recapturing Yip's visionary efforts in introducing and promoting modernist poetry, new criticism, and surrealist aesthetics during the 30s and 40s.
|
主题分类
|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
参考文献
|
-
張松建(2004)。「新傳統的奠基石」:吳興華、新詩、另類現代性。中外文學,33(7),167-190。
連結:
-
陳國球(2006)。香港五、六十年代現代主義運動與李英豪的文學批評。中外文學,34(10),7-42。
連結:
-
葉維廉(2006)。比較文學與臺灣文學。臺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1-33。
連結:
-
(2009)。筆者與葉維廉進行訪談,於 2009 年 11 月 16 日。
-
Brooks, C.(1974).The Well Wrought Turn: Studies in the Structure of Poetry.London:Methuen.
-
Genette, G.,史忠義(譯)(2001)。熱奈特論文集,天津:
-
Lodge, D.(1994).The art of fiction: illustrated from classic and modern texts.New York:Penguin.
-
Moi, Toril(ed)(1987).Kristeva Reader.UK:Basil Blackwell.
-
Ransom, J. C. (1941) The New Criticism, 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
Rothenberg, J.,蔣洪新(譯)(2003)。龐德、葉維廉和在美國的中國詩。詩探索,1-2,320-326。
-
Yip, Wai-lim(1992).Lyrics from Shelters: Modern Chinese Poetry 1930-1950.New York:Garland.
-
王光明(2004)。中國如何改變了美國現代詩──從葉維廉《中國詩學》到趙毅衡《詩神遠遊》。中國比較文學,56,182。
-
王光明(1997)。香港的「客居」批評家。天津社會科學,1997(6),93-99。
-
王梅香(2004)。臺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
王麗(2006)。道家美學影響下的中西比較詩學──關於葉維廉的比較詩學。當代文壇,2006(5),131-133。
-
代迅(2007)。中西文論異質性比較研究──新批評在中國的命運。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5),130-136。
-
向天淵(2007)。葉維廉比較詩學的貢獻與侷限。四川外語學院學報,23(2),31-32。
-
余欣娟(2003)。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
吳佳馨(2008)。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
-
呂正惠(1995).文學經典與文化認同.臺北:九歌出版社.
-
李英豪(1964)。論現代詩之張力。創世紀,21,12-20。
-
李英豪(1966).批評的視覺.臺北:文星出版社.
-
李維陵,〈文藝新潮〉,《快報•快趣》,1980 年。
-
季紅(1964)。詩之諸貌:傳統的真諦•它的價值•它與創造的關係。創世紀,20,2-7。
-
林以亮(1961).美國文學批評選.香港:今日世界社.
-
柯慶明(1987).現代中國文學批評述論.臺北:大安出版社.
-
柯慶明(編)(2008).臺大八十,我的青春夢.臺北:臺大出版中心.
-
段俊暉,路小明(2007)。洞見與盲視:對葉維廉中國文論思想的幾點反思。西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33(5),137-142。
-
徐放鳴,王光利(2007)。文化身份與學術個性──論留美學者葉維廉關於中西詩學的匯通性研究。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33(4),1-2。
-
班鹿(1955)。免徐速的詩籍。詩朵,創刊號,7-10。
-
張大為(2007)。古典境界的現代生長──論葉維廉的學術理路及其啟示意義。陰山學刊,20(1),5-11+24。
-
張志國(2004)。在香港發現大陸的詩國──葉維廉的詩路起點。香江文壇,29,35-36。
-
張海明(1998)。中西比較詩學的歷史與發展。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8(1),72-79。
-
張漢良(1986).比較文學理論與實踐.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
張漢良(1981)。中國現代詩的「超現實主義風潮」:一個影響研究的仿作。中外文學,10(1),148-165。
-
張默(編)(1960).現代詩人書簡集.臺中:普天出版社.
-
梁秉鈞(2005)。一九五○年代香港新詩的傳承與轉化──論宋淇與吳興華、馬朗與何其芳的關係。現代漢詩論集,香港:
-
梁秉鈞(2005)。「改編」的文化身份:以五十年代香港文學為例。文學世紀,5(2),53-64。
-
許俊雅(2003)。回首話當年(下)──論夏濟安與《文學雜誌》。華文文學,1,55-69。
-
許俊雅(2002)。回首話當年(上)──論夏濟安與《文學雜誌》。華文文學,6,13-20+40。
-
許祖華(2003)。從現代到古代──葉維廉及其詩歌創作論。華中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42(1),101。
-
楊宗翰(2003)。臺灣「現代詩」上的香港聲音──馬朗•貝娜苔•崑南。創世紀詩雜誌,136,140-148。
-
楊宗翰(2006)。李英豪與台灣新詩評論的首度轉型。苦悶與蛻變:60、70 年代台灣文學與社會國際學術研討會,臺中:
-
葉維廉(1987).三十年詩.臺北:東大圖書公司.
-
葉維廉(2006).中國詩學.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
葉維廉(1994)。被迫承受文化的錯位──中國現代文化、文學、詩生變的思索。創世紀,100,18-20。
-
葉維廉(1962)。詩的再認。創世紀,17,1-12。
-
葉維廉(1959)。論現階段中國新詩。新思潮,1959(2),5-8。
-
葉維廉(1970).中國現代小說的風貌.臺北:晨鐘出版社.
-
葉維廉(譯)(1961)。荒原。創世紀,16,28。
-
葉鎧淩,白苓(譯)(1955)。世紀末的蒼白。詩朵,2,78-79。
-
解昆樺(2004).臺灣現代詩典律的建構與推移:以創世紀詩社與笠詩社為觀察核心.臺北:鷹漢文化.
-
臧運峰(2007)。北京,北京師範大學。
-
劉以鬯,〈三十年來香港與台灣在文學上的相互聯繫(上)〉,《星島晚報•大會堂》,1984 年 8 月 22 日。
-
劉以鬯,〈三十年來香港與台灣在文學上的相互聯繫(下)〉,《星島晚報•大會堂》,1984 年 8 月 29 日。
-
劉紀蕙(1996)。故宮博物院 vs.超現實拼貼:台灣現代讀畫詩中兩種文化認同之建構模式。中外文學,25(7),66-96。
-
劉紹瑾,佀同壯(2003)。葉維廉比較詩學中的莊子情結。文史哲,2003(5),124-130。
-
劉鵬(2002)。本土化•內在化•跨文化傳遞──葉維廉比較詩學研究一例。中國比較文學,48,84-85。
-
樂黛云(2003)。為了活潑潑的整體生命──《葉維廉文集》序。廣東社會科學,2003(4),139-144。
-
鄭敏(1999).詩歌與哲學是近鄰-結構-解構詩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
鄭樹森(1998)。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新詩。追跡香港文學,香港:
-
盧因(1986)。從《詩朵》看《新思潮》──五、六十年代香港文學的一鱗半爪。香港文學,13,58-61。
-
盧瑋鑾(1998)。香港文學研究的幾個問題。追跡香港文學,香港:
-
閻月珍(2007)。葉維廉對道家美學的現代闡釋。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7(1),4-11。
-
藍菱(1955)。斷弦的殘歌。詩朵,1,19。
-
瘂弦(1972).中國新詩研究.臺北:洪範書店.
|
被引用次数
|
-
林巾力(2014)。新批評與現代詩:以顏元叔為聚焦。臺灣文學研究集刊,15,123-154。
-
王家琪(2016)。也斯的七○年代香港新詩論述―以台灣現代詩檢討風潮為燭照。台灣文學研究,11,93-142。
-
須文蔚(2020)。【學苑春秋】楊牧臺港文學跨區域傳播影響論。東華漢學,32,341-377。
-
鄭蕾(2014)。葉維廉與香港現代主義文學思潮。東華漢學,19,449-4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