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論荀子「積善成德」之所以可能與必要

并列篇名

On the Possibility and Necessity of Xunzi's "Ji-shan-cheng-de"

DOI

10.6999/DHJCS.201206.0031

作者

吳略余(Lue-Yu Wu)

关键词

荀子 ; 積善成德 ; 天君 ; 性惡 ; Xunzi ; Ji-shan-cheng-de ; Tian-jun ; Xing-e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12 / 06 / 01)

页次

31 - 5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積善成德」是荀子再三強調的工夫進路,本文將試圖探究荀子何以會對此一工夫進路充滿信心,並且又為何要以此作為其工夫進路的核心?換句話說,積善成德何以可能,又為何必要?本文認為積善成德之所以可能的主要原因有二:一是荀子預設了具有道德義涵的天君之心,二是荀子肯定了情欲之性的可轉化性,前者是積善成德的積極根據,後者則是其消極的基礎。而積善成德之所以必要,也有兩個主要因素:一是荀子對情欲之性的戒懼,情欲之性具有強大的負面驅力,是使人為惡的根源,二是荀子對理想人格的期許,理想人格乃仁且智的聖人境界,是人為學的最終目標,而無論是希望轉化情欲之性或者成就理想人格,都必須透過不斷地為學積善才能達成。

英文摘要

”Ji-shan-cheng-de” is an approach of moral practice that is emphasized by Xunzi. This article will explore why Xunzi has confidence in the approach and takes it as a core. In other words, is Ji-shan-cheng-de possible and necessary, This article thinks that there are two principal factors that make Ji-shan-cheng-de possible: one is that Xunzi's Tian-jun-zhi-xin has moral meaning; the other is that Xunzi's Qing-yu-zhi-xing has the character of transformation. The former is a positive root and the latter is a negative basis. There are also two principal factors that make Ji-shan-cheng-de necessary: one is that Xunzi's caution against Qing-yu-zhi-xing, which has a powerful and negative force and is the root of evil; the other is that Xunzi's expectations for an ideal personality, which is a realm of benevolent and wise sage and is the goal of self-cultivation. Only through constantly accumulating merits can we reach the above goal.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伍振勳(2001)。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317-344。
    連結:
  2. (1981).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
  3. 孔繁(1997).荀子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
  4. 王天海(2005).荀子校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5. 北京大學哲學系(1983).荀子新注.臺北:里仁書局.
  6. 牟宗三(1979).名家與荀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7. 岑溢成(1989)。荀子性惡論析辯。鵝湖學誌,3,30-40+43-45+48-56。
  8. 李瑞全(1993).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臺北:文津出版社.
  9. 李滌生(1979).荀子集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0. 李澤厚(1985).中國古代思想史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11. 林啟屏(2007)。儒學史爭論的起點:孟荀心性論再議。從古典到正典:中國古代儒學意識之形成,臺北:
  12. 韋政通(1992).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3.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原道篇(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4. 唐君毅(1989).中國哲學原論:原性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5. 唐君毅(1986).中國哲學原論:導論篇.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16. 唐端正(2009).先秦諸子論叢(續編).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17. 徐復觀(1969).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8. 張亨(1971)。荀子對人的認知及其問題。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20,181-182+185-187+190-191。
  19. 張岱年(1982).中國哲學大綱.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20. 張覺(2006).荀子校注.長沙:岳麓書社.
  21. 陳大齊(1989).荀子學說.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
  22. 陳德和(2002).儒家思想的哲學詮釋.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3. 勞思光(1984).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
  24. 惠吉星(1996).荀子與中國文化.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
  25. 馮友蘭(1998).中國哲學史新編(上).北京:人民出版社.
  26. 馮耀明(2005)。荀子人性論新詮:附〈榮辱〉篇 23 字衍之糾謬。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14,169-230。
  27. 楊儒賓(1996).儒家身體觀.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28. 路德斌(2010).荀子與儒家哲學.濟南:齊魯書社.
  29. 廖名春(1994).荀子新探.臺北:文津出版社.
  30. 劉又銘(2001)。從「蘊謂」論荀子哲學潛在的性善觀。「孔學與二十一世紀」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
  31. 蔣年豐(2000).文本與實踐(一):儒家思想的當代詮釋.臺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32. 龍宇純(1987).荀子論集.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33. 戴君仁(1980).戴靜山先生全集(二).臺北:戴顧志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