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三派說」的重新商榷:從齊梁文論對「雕飾」的看法談起

并列篇名

Rediscovering the "Three Schools": On Different Views of the "Decorative Carving" of Chi-Liang Literary Theories

DOI

10.6999/DHJCS.201206.0059

作者

祁立峰(Li-Feng Chi)

关键词

Chi-liang literary theories ; three schools ; Xiao Zi-xian ; Xiao Gang ; Liu Xie ; Zhong Rong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15期(2012 / 06 / 01)

页次

59 - 8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齊梁文學以文章的「雕飾」最為人知,這當然是從文學作品所得到的觀察,而「雕飾」以及其他如「用典」、「巧似」等創作技巧,也就成為齊梁文學最顯著的特徵。但以齊梁的文學理論而言,如蕭子顯、劉勰或鍾嶸談到「近世」文學風格時,對「雕飾」等創作技巧,往往採取了有些矛盾的論述方法:一方面有所批評,一方面「適度」地期待,樂觀其成。而這樣的論述也讓齊梁文學理論在「保守」與「新變」之間另外開出一脈「折衷派」。但「三派說」近年來頗受質疑,本文試著從「雕飾」以及其相關的書寫特徵出發,一則希望重新商榷齊梁文論的「三派說」;二則希望探討齊梁文論彼此主張的差異;三則希望試圖在「一元論」和「二元論」之外尋找其他的可能性。我們可能更進一步發現:所謂文學理論的「同一性」並不存在。

英文摘要

Chi-liang literature is famous of its ”decoration,” but this view was based on observation of literary works. The decoration, the allusion using, and the description had become the most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Chi-liang literature. However, scholars of literary theory, like Xiao Zi-xian, Liu Xie, or Zhong Rong, were ambivalent about these decorative skills. On the one hand, they criticized the ”decoration.” On the other, they accepted them with reservation. The above elaboration had facilitated the compromised school. In this paper, I try to discuss the decorative carving and other literary skills. This paper has three objectives. First, I hope to rediscover the ”three schools” of Chi-liang literary theories. Second, I hope to discuss differences among Chi-liang literary theories. Third, I hope to find the other route besides monism and dualism. Maybe we will discover that there is no ”unity” of Chi-liang literary theorie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北宋)李昉(1981).太平廣記.北京:中華書局.
  2. (西漢)劉向(1994).列女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3. (唐)孔穎達(正義),(清)阮元(校勘)(2003).十三經注疏:論語.臺北:藝文印書館.
  4. (唐)令狐德棻(1983).周書.北京:中華書局.
  5. (唐)李延壽(1975).南史.北京:中華書局.
  6. (梁)沈約(1973).宋書.北京:中華書局.
  7. (梁)劉勰,(清)黃叔琳(注)(1984).文心雕龍注.臺北:世界書局.
  8. (梁)蕭子顯(1972).南齊書.北京:中華書局.
  9. (梁)蕭繹,許德平(校注)(1969).金樓子校注.臺北:嘉新文化會.
  10. (梁)鍾嶸,王叔岷(箋注)(1999).鍾嶸詩品箋證稿.臺北: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11. (清)丁福保(2006).歷代詩話續編.北京:中華書局.
  12. 清•孫德謙,《六朝麗指》(出版地:出版社不詳,1923),頁 28。
  13. (清)郭慶藩(1961).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
  14. (清)嚴可均(1981).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京都:中文出版社.
  15. (漢)董仲舒(1987).春秋繁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6. (魏)王肅(1969).孔子家語.臺北:世界書局.
  17. Adorno, Theodor W.(1987).Aesthetic theory.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8. Althusser, Louis(1990).For Marx.London:Verso.
  19. 王更生(1994).文心雕龍選讀.臺北:巨流圖書公司.
  20. 王冠(2006).賦話廣聚.北京:北京大學圖書館.
  21. 王運熙,楊明(1989).魏晉南北朝文學批評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2. 王夢鷗(1984).古典文學論探索.臺北:正中書局.
  23. 王鍾陵(1988).中國中古詩歌史.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4. 田曉菲(2009).烽火與流星:蕭梁王朝的文化與文學.新竹:清華大學出版社.
  25. 杜志強(2008).蘭陵蕭氏家族及其文學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26. 杜志強(2007).四蕭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27. 汪寶榮(1991).法言義疏.北京:中國書店.
  28. 周振甫(1993).文心雕龍譯註.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29. 周勛初(1968)。梁代文論三派述要。中國文史論叢,南京:
  30. 林大志(2006).四蕭研究──以文學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
  31. 阿圖塞, Louis(1995).保衛馬克思.臺北: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32. 胡適(2002).白話文學史.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
  33. 高莉芬(2007).元嘉詩人用典研究.臺北:花木蘭出版社.
  34. 張少康(1999).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5. 張少康(編)(2001).文心雕龍研究.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
  36. 曹道衡(2003).中古文史論稿.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37. 細見和之(1996)。アドルノ:非同一性の哲学。東京:講談社。
  38. 許文雨(1976).文論講疏.臺北:正中書局.
  39. 郭紹虞(1970).中國文學批評史.臺北:明倫出版社.
  40. 陳文新(2003).中國文學流派意識的發生和發展.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
  41. 陳瑞文(2004).阿多諾美學論:評論、模擬與非同一性.臺北:左岸文化出版社.
  42. 黃侃(1996).文心雕龍札記.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43. 黃暉(1968).論衡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44. 逯欽立(1983).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臺北:木鐸出版社.
  45. 詹秀惠(1994).蕭子顯及其文學批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46. 詹鍈(1984).文心雕龍風格學.臺北:正中書局.
  47. 廖蔚卿(1987).六朝文論.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48. 廖蔚卿。從文學現象與文學思想的關係談六朝巧構形似之言的詩。中國古典文學論叢(冊一):詩歌之部,臺北:
  49. 廖蔚卿(1975)。鍾嶸《詩品》析論。文學評論,臺北:
  50. 蔡英俊(1976)。試論「比」、「興」觀念的演變及其理論意義。文學評論,臺北:
  51. 蕭繹(1990).管錐篇.臺北: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52. 閻采平(1986).齊梁詩歌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53. 歸青,曹旭(2002).中國詩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廈門:鷺江出版社.
  54. 顏崑陽(1993)。論魏晉南北朝文質觀念及其所衍生諸問題。六朝文學觀念論叢,臺北:
  55. 羅根澤(1996).魏晉六朝文學批評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被引用次数
  1. 何維剛(2019)。論《文選》選錄讓表及其典範模習之意義。清華學報,49(4),611-649。
  2. 祁立峰(2020)。文論、樂府詩與賦得體-六朝「文章辭賦化」的三個側面。政大中文學報,33,4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