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從《左傳》中諡「靈」國君論其定諡之由

并列篇名

Studies on the Kings Having "Ling" as the Posthumous Title in "Zuo Zhuan"-Comments on "Ling" as a Sinful Posthumous Title

DOI

10.6999/DHJCS.201212.0089

作者

黃聖松(Sheng-Sung Huang);黃羽璿(Yu-Hsuan Huang)

关键词

靈 ; 諡法 ; 《左傳》 ; Ling ; posthumous title ; "Zuo Zhuan"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16期(2012 / 12 / 01)

页次

89 - 11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文擬透過對《左傳》中晉靈公、陳靈公、鄭靈公、齊靈公、周靈王、楚靈王、蔡靈公、衛靈公及楚成王之行為事蹟的考察,以見其稱諡為「靈」之所由。考其行為之共通處,有「死不得命」、「不聽勸諫」、「妄立太子」、「弒君自立」等四點。實則「靈」之為諡,初無善惡之別,僅反映國君生前所行而已。如周靈王、鄭靈公之稱「靈」,亦不見負面意含。然上述諡「靈」之君的共通點,要以負面居勝;久之,其正面意義遂漸湮掩,「靈」亦因此成為惡諡。

英文摘要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d the behavior of Duke Ling of Jin, Duke Ling of Chen, Duke Ling of Zheng, Duke Ling of Qi, Duke Ling of Zhou, Duke Ling of Chu, Duke Ling of Tsai, Duke Ling of Wei, and King Cheng of Chu, discussing the reasons why the above mentioned were conferred the posthumous title ”Ling.” Analysis of pertinent literature indicates they shared some similarities, such as dying of some unknown reasons, unwilling to accept people's remonstration, investiture of the Crown Prince without careful consideration, and usurpation of the throne. In fact, ”Ling” as a posthumous title carried no derogatory meanings in the beginning. It simply reflected what the king had done before he died, as exemplified by the cases of Duke Ling of Zhou and Duke Ling of Zheng. However, because of the negative similarities shared by the above mentioned kings conferred the posthumous title ”Ling,” it has gradually become a derogatory posthumous title from then o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林聖傑(2008)。西周諡號研究—從金文與文獻觀察。慈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刊,7
    連結:
  2. (1993)。十三經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
  3. (1986)。皇清經解春秋類彙編。臺北:藝文印書館。
  4. 王國維,《觀堂集林》,頁895-896。
  5. 晉‧杜預集解,唐‧孔穎達正義,《春秋左傳注疏》,卷二十二,頁382
  6. 區萬里,〈諡法濫觴於殷代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13本(1948.1),頁219-226。
  7. 宋鄭樵(2000)。通志。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
  8. 宋蘇轍(1985)。春秋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9. 晉杜預、清孫星衍校(1980)。春秋釋例。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10. 清朱右曾(1973)。周書集訓校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11. 清魏禧、清彭家屏(2002)。左傳經世鈔。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2. 清顧炎武(1979)。日知錄。臺北:臺灣明輪書店。
  13. 漢司馬遷(2002)。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臺北:鼎文書局。
  14. 漢宋衷、清秦嘉謨輯(2008)。世本八種。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
  15. 漢許慎、清段玉裁注(1994)。說文解字注。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
  16.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1984)。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17. 王國維(1999)。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
  18. 竹添光鴻(1998)。左傳會箋。臺北:天工書局。
  19. 吳靜淵(1979)。諡法探源。中華文史論叢,3
  20. 夏含夷(2005)。古史異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1. 振亞(1998)。「諡」、「諡法」探源。辭書研究,1998(5),145-146。
  22. 張心澂(1979)。偽書通考。臺北:盤庚出版社。
  23. 張亞初編(2001)。殷周金文集成。北京:中華書局。
  24. 盛冬鈴(1999)。西周銅器銘文中的人名及其對斷代的意義。文史,1
  25. 郭沫若(1952)。金文叢攷。北京:人民出版社。
  26. 陳克炯(2004)。左傳詳解詞典。鄭州:中洲古籍出版社。
  27. 陳佩君。兩周金文所見先人美稱詞研究。有鳳初鳴年刊,3
  28. 彭裕商(1999)。諡法探源。中國史研究,1
  29. 黃羽璿(2008)。齊崔杅論。思辨集,11,153-166。
  30. 黃奇逸(1983)。甲金文中王號生稱與諡法問題的研究。中華文史論叢,1
  31. 黃聖松(200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
  32. 黃懷信、張懋鎔、田旭東、李學勤審訂(1995)。逸周書彙校集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33. 楊伯峻(2000)。春秋左傳注。北京:中華書局。
  34. 楊伯峻編(1987)。春秋左傳詞典。臺北:漢京文化公司。
被引用次数
  1. (2023)。《春秋經》、《左傳》謚「莊」之君探析——兼論春秋已具立謚標準。文與哲,43,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