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中國古典小說名著的文化原料性、不定式文本再製與多元價值兌現

并列篇名

The Cultural Ingredientability in Chinese Classical Fiction: a Contention of Contexts in Non-Designate Reproduction and Negotiation of Multiple Merit

作者

顏崑陽(Kun-Yang Yen)

关键词

中國古典小說 ; 文化原料性 ; 文本再製 ; 意義 ; 再現 ; 價值兌現 ; Chinese classical fiction ; Culture Ingredientability ; Context Reproduction ; Connotation ; Representation ; Negotiation of Cultural Merit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19期(2014 / 06 / 01)

页次

281 - 32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近現代以來,古典小說的研究,主要路數大約有四:一為版本考證,以定其真偽、繁簡、良窳;二為從純文學觀點,詮釋作品自身的母題要素、主題意義、敘述結構、場景與人物描寫的修辭技法,以及由此所產生的審美效果,並評斷其藝術價值;三為從「文學實用」的觀點,詮釋或評斷小說在政教諷諭上的功能、效用;四為離開小說自身文本性的位置,另從庶民社會史或文化史的觀點,將小說當作「史料」,考察它所承載的古代社會或文化的歷史經驗現象及事實。本論文從上述四種研究路數轉向,另拓創新的詮釋視域:不離開小說自身的文本性位置,亦即研究對象是「小說」文本,而不是僅將小說當作「史料」,去研究庶民社會史或文化史;但卻不預設「純文學本位」觀點,而轉從社會、文化的進路,詮釋小說內、外在之「意義生產」的因素、條件及過程。從這個研究進路,本論文所提出的創發性論點是:中國古典小說名著都具有「文化原料性」的特質,故其文本沒有一種繫屬於「定身作者」或繫屬於「定式結構」的「定指主題」之意義;而始終處在多數參與者不斷進行「不定式文本再製」,從而再現其意義,並兌現其價值的生產過程中;故而沒有唯一固定的作者、沒有不可更改的「定本」、也沒有封閉不變的「意義」。從作者身分到文本形式、內容都始終處在「開放性」的狀態中,而不斷進行「意義」的再生產。

英文摘要

The modern-day study of Chinese classical fiction contains four main approaches: 1. Comparative Bibliography: to identify the true and false, the merit and the defect. 2. Literary Criticism: to interpret a context on the aesthetics. 3. Sociology Criticism: to value how a fiction practice on a political level. 4. Historical Reference: to alienate from literature and explore the culture and the community that the context reflects. In spite of the approaches, this thesis aims a perspective which studies the context itself. That is to say, a fiction is reviewed as a creation of the society which represents a certain culture background. A pure literature departmentalism is not considered, but how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appearance of the fiction was manufactured. This innovative approach is to indicate that within all canons of Chinese classical fiction, there exists the "Culture Ingredientability." A context is not designate to one specific orientation. In the quest of research, a context was produced by many different authors, modified in historical timeline, and recreated with different values. There is no way to identify the author, nor to define a specific genre, its content is open and fluent. Thus the process of revealing a context, one will find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social reality. A fiction therefore is the negotiation of cultural merits with multiple ingredients which reflects the panorama of the societ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顏崑陽(2007)。論「文體」與「文類」的涵義及其關係。清華中文學報,1,1-67。
    連結:
  2. (1995)。二十五史。臺北:藝文印書館。
  3. 宋羅燁(1975)。醉翁談錄。臺北:世界書局。
  4. 明李卓吾(1984)。焚書。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 明李卓吾批評(1985)。忠義水滸傳全書。臺北:天一出版社。
  6. 清金聖嘆(1998)。金批水滸傳。西安:三秦出版社。
  7. 清紀昀(1989)。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藝文印書館。
  8. 清曹雪芹(1990)。庚辰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9. 清曹雪芹(2001)。程甲本紅樓夢。北京:北京圖書館。
  10. 清曹雪芹(2001)。程乙本紅樓夢。北京:北京圖書館。
  11. 清曹雪芹(1981)。乾隆甲戌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臺北:宏業書局。
  12. 清曹雪芹(1980)。己卯本脂硯齋重評石頭記。臺北:里仁書局。
  13. 清曹雪芹、俞平伯校訂、王惜時參校(1979)。校本紅樓夢。臺北:華正書局。
  14. 王夢鷗(1985)。唐人小說校釋。臺北:正中書局。
  15. 王无生(1980)。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係。月月小說,9
  16. 吳順(2009)。從《型世言》看晚明民間宗教。文教資料,2009(5),23-25。
  17. 李悔吾(1995)。中國小說史。臺北:洪葉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18. 孟瑤(1969)。中國小說史。臺北:傳記文學社。
  19. 林雅玲(2009)。余象斗小說評點及出版文化研究。臺北:里仁書局。
  20. 金恆煒(1978)。封神演義裡的政治諷諭─從「炮烙」談起。書評書目,65,117-122。
  21. 胡玉蓮(2001)。陸雲龍生平考述。明清小說研究,2001(3),213-222。
  22. 胡適(1982)。中國章回小說考證。臺北:里仁書局。
  23. 徐念慈(1980)。余之小說觀。小說林,9
  24. 梁啟超(1969)。飲冰室全集。臺北:文化圖書公司。
  25. 陸揚(2002)。大眾文化理論。臺北:揚智文化出版公司。
  26. 陶元珍(1951)。聊齋志異對時局的諷刺和民族思想。新中國評論,1(4),35-37。
  27. 傅惜華編(1957)。元代雜劇全目。北京:作家出版社。
  28. 程國賦(2008)。明代書坊與小說研究。北京:中華書局。
  29. 菲利普•巴格比、夏克譯、李天綱譯、陳江嵐譯(1988)。文化─歷史的投影。臺北:谷風出版社。
  30. 黃仁宇(1974)。從「三言」看晚明商人。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7(1),133-154。
  31. 董挽華(197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臺大中文研究所。
  32. 劉經菴、徐傅霖(1978)。中國俗文學論文彙編。臺北:西南書局。
  33. 歐陽建編訂、蕭相愷編訂(1987)。宋元小說話本集。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
  34. 鄭振鐸(1967)。中國俗文學史。臺北:商務印書館。
  35. 魯迅(1969)。中國小說史略。臺北:明倫出版社。
  36. 韓秋白、顧青(1995)。中國小說史。臺北:文津出版社。
  37. 聶紺弩(1983)。水滸研究。臺北:木鐸出版社。
  38. 顏崑陽(1994)。漢代「楚辭學」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的意義。第二屆中國詩學會議論文論文集,彰化:
  39. 嚴敦易(1996)。水滸傳的演變。臺北:里仁書局。
  40. 顧克勇(2010)。書坊主作家陸雲龍兄弟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