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戲擬與感舊:論《水滸後傳》對《水滸傳》之再現模式

并列篇名

Parody and Nostalgia: Represents of Water Margin in Shui-hu Hou-chuan

作者

曾世豪(Shih-Hao Tseng)

关键词

《水滸後傳》 ; 《水滸傳》 ; 戲擬 ; 感舊 ; 斷片 ; Shui-hu Hou-chuan ; Water Margin ; parody ; nostalgia ; fragments of object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23期(2016 / 06 / 01)

页次

135 - 168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關於《水滸後傳》的討論,前賢多集中在政治意味或歷史背景的探究,看到的多是比較嚴肅的風貌。然而,魯迅在介紹這部《水滸傳》續書時,卻用「故雖遊戲之作,亦見避地之意矣」的評語來涵攝它;這不免令人玩味,究竟《水滸後傳》是否有其相對於「嚴肅」以外的遊戲色彩?本文即以「戲擬」和「感舊」作為討論的基準,希冀能夠重新檢視這部小說的創作旨趣。從對前作的情節模仿出發,可以看到作者的遊戲筆墨;同時,續書中人物的「感舊」,又帶出對現實的嗟嘆,進而觸發逃遁海外的避地之意,職是,「遊戲」和「嚴肅」二者在書中,應該是兼容並蓄的。最後,部份片斷的物體,又指引讀者前作的種種熟悉的場景,莫不幽微地隱含著《水滸後傳》與《水滸傳》的聯繫關係,這些都是埋藏在續書中的敘事密碼。

英文摘要

Scholars usually focus on discussions of Shui-hu Hou-chuan into serious comments, from politic designation to historical background. In the introduction of Shui-hu Hou-chuan, however, Lu Xun evaluated this book as "Although it is a fiction Playing with Meanings, it still to come at the ideas of withdrawing from Jing dynasty". It's wondering that is Shui-hu Hou-chuan a playing works or not? Based on "parody" and "nostalgia", this paper want to reexamines the designation of Shui-hu Hou-chuan. Starting from the parody of previous fictions in Shui-hu Hou-chuan, I indicate that "entertaining" and "serious" elements both exist in this book. This sequel of Water Margin should contain the playing with meaning; meanwhile, The characters’ nostalgia in this sequel not only bring about sigh with regret in the present world, but the ideas of withdrawing from Jing dynasty to oversea. Moreover, the fragments of object lead reader to recall the familiar scenes in Water Margin. By tracing the fragments of object, which are also the narrative codes in this sequel, I outline a trajectory of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Water Margin and Shui-hu Hou-chuan.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劉瓊云(2010)。聖教與戲言─論世本《西遊記》中意義的遊戲。中國文哲研究期刊,36
    連結:
  2. 元施耐庵(1974)。水滸全傳。臺北=Taipei:萬年青書店=Wan Nian-qing Book Company。
  3. 宋文天祥(1956)。文文山全集。臺北:世界書局。
  4. 宋范曄、唐李賢注(1972)。新校後漢書注。臺北:世界書局。
  5. 明陳忱(1992)。水滸後傳。臺北=Taipei: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Laurel Books Ltd。
  6. 清俞樾、貞凡點校、顧馨點校、徐敏霞點校(2006)。茶香室續鈔。北京:中華書局。
  7. Hegel, Robert E.(1994).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The State of the Field.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53(2)
  8. Owen, Stephen(1986).Remembrances: The Experience of Past in Classical Chinese Literature.Cambridge, 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9. Plaks, Andrew H.(1987).The Four Masterworks of the Ming Novel Ssu Ta Ch'i-Shu.Princeton, 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0. 王旭川(2004)。中國小說續書研究。上海:學林出版社。
  11. 王振星(2009)。走向大海:水滸故事文學敘事的審美考察。濟寧學院學報,30(1)
  12. 田興國(2005)。劫後餘生重聚義,誅奸表忠續舊編─陳忱《水滸後傳》研究。鄂州大學學報,12(5)
  13. 任婷婷(201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鄉,河南師範大學中國古代文學系研究所。
  14. 宇文所安、鄭學勤譯(2006)。追憶: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往事再現。臺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15. 吳聖昔(1996)。論鄧志謨的遊戲小說。明清小說研究,1996(2)
  16. 易永姣(2008)。華夏文明的詩意棲息地─論《水滸後傳》的暹羅世界。懷化學院學報,27(3)
  17. 約翰•赫伊津哈、多人譯(1996)。遊戲的人。杭州: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8. 凌培(1985)。陳忱及其《水滸後傳》評述。湖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1985(4)
  19. 唐海宏、劉小紅(2008)。試論陳忱的續書創作理論及成因。懷化學院學報,27(2)
  20. 夏志清、胡益民譯、石曉林譯、單坤琴譯(2003)。中國古典小說史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
  21. 孫述宇(1981)。水滸傳的來歷、心態與藝術。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事業有限公司。
  22. 浦安迪、沈亨壽譯(2006)。明代小說四大奇書。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
  23. 馬幼垣(1992)。水滸論衡。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24. 馬蹄疾輯錄(1977)。水滸資料匯編。北京=Beijing:中華書局=Zhonghua Book Company。
  25. 高桂惠(2006)。追蹤躡跡:中國小說的文化闡釋。臺北=Taipei:大安出版社=Daan Press。
  26. 張淑香(1992)。抒情傳統的省思與探索。臺北:大安出版社。
  27. 黃惠娟編(2007)。台灣學術新視野:中國文學之部(二)。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8. 趙淑美(2010)。《水滸後傳》研究。臺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
  29. 劉勇強(2007)。中國古代小說史敘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30. 魯迅(2009)。中國小說史略。北京=Beijing:北京大學出版社=Beijing University Press。
  31. 蕭翠雲(2003)。仿擬/戲擬探源及兩者之間的糾葛。東方人文學誌,2(3)
  32. 駱水玉(2001)。《水滸後傳》─舊明遺民陳忱的海外乾坤。漢學研究,19(1)
  33. 薩孟武(1971)。水滸傳與中國社會。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
  34. 魏佳(2010)。《水滸後傳》對原作的繼承與發展漫談。思茅師範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6(1)
  35. 譚君強(2008)。敘事學導論:從經典敘事學到後經典敘事學。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6. 瘂弦編、廖玉蕙編(1977)。中國古典小說論輯。臺北:幼獅文化公司期刊部。
被引用次数
  1. 曾世豪(2018)。此三桂之續也:論「日本乞師」在清代小說之呈現。清華中文學報,19,225-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