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刺客聶隱娘》敘事時空研究

并列篇名

Narrative Space-time in The Assassin

作者

廖珮芸(Pei-Yun Liao)

关键词

刺客聶隱娘 ; 侯孝賢 ; 武俠 ; 敘事時空 ; 自我 ; The Assassin ; Hou Hsiao-hsien ; chivalry ; narrative space-time ; self-concept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26期(2017 / 12 / 01)

页次

169 - 207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刺客聶隱娘》主角身份是刺客,這使得影片處於一種「窺看」與「被窺看」的照看關係。鏡位取捨有「上對下」與「外對內」兩種調度方式,顯示刺客視野。同時,侯孝賢也有意識將這些敘事時空塑造為抒情性的感受時空,也就是說,這些鏡頭具有一種揭示性,它們像一扇窗,談論著人的本質與狀態。這種思考,使得《刺客聶隱娘》異於一般武俠類型電影。它談論人的孤獨處境。這種辯證結構,否定了「觀者注視武者」、「觀者讚賞武力」的認知。在這個脈絡下,生命經驗的超越是俠客的新命題。它顛覆了我們對於武俠的所有想像。

英文摘要

The character in The Assassin is assassin, which provides the film in being peeked and the opposite relationship. The film from the up and down as well as inside and outside perspective to highlights the assassin's point of view. Hou Hsiao-hsien consciously builds the narrative space-time in a literary perception form, which made the film as a disclosure window delineating the nature and state of human beings. In this way, The Assassin is different from the martial arts films because it talks about people's loneliness. In this narrative structure the focus subtly shifts from the martial prowess of the warrior, to the idea of self-negation, wherein the warrior's true mission becomes the transcendence of one's personal life experience. In this way, The Assassin subverts all our preconceptions about martial arts films and the traditional warrior class.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Assayas, Olivier、林志明譯(2000)。侯孝賢。臺北=Taipei: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Chinese Taipei Film Archive。
  2. Bywater, Tim、Sobchack, Thomas、李顯立譯(1997)。電影批評面面觀。臺北=Taipei:遠流出版社=Yuan-Liou. Publishing. Co., Ltd.。
  3. 王海林(1988)。中國武俠小說史略。太原:北岳文藝出版社。
  4. 白睿文編訪、朱天文校訂(2014)。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臺北=Taipei:印刻文學生活雜誌=INK Literary Monthly Publishing Co., Ltd.。
  5. 周寧譯、金元浦譯(1987)。接受美學與接受理論。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6. 林文淇編、沈曉茵編、李振亞編(2000)。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臺北=Taipei:麥田出版社=Rye Field Publishing Company。
  7. 林保淳(2013)。俠客行:傳統文化中的任俠思想。臺北=Taipei:暖暖書屋=Sunny & Warm Publishing House, Ltd.。
  8. 初安民編(2015)。印刻文學生活誌,143
  9. 南懷瑾註譯、徐芹庭註譯(1999)。周易今註今譯。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10. 施惟中(2010)。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玄奘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
  11. 胡金銓口述、山田宏、宇田川幸洋(2015)。胡金銓武俠電影作法。北京:中國計量出版社。
  12. 徐斯年(1995)。俠的踪迹─中国武俠小说史論。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13. 高嘉謙(2001)。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南投,暨南大學國文學系。
  14. 張素貞校注(2001)。新編韓非子。臺北:國立編譯館出版。
  15. 張靚蓓(2002)。十年一覺電影夢。臺北:時報出版社。
  16. 莫倫、蔡錚雲翻譯(2005)。現象學導論。臺北:桂冠書局。
  17. 許靜文(2004)。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18. 陳平原(2010)。千古文人俠客夢(增定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19. 陳相因編、陳思齊編(2016)。聶隱娘的前世今生─侯孝賢與他的刺客聶隱娘。臺北=Taipei:時報出版社=China Times Publishing Company。
  20. 陳鼓應註譯(2000)。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臺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21. 陳墨(2006)。中國武俠電影史。臺北=Taipei:風雲時代出版社=Storm & Stress Publishing Company。
  22. 塗翔文(1999)。臺北=Taipei,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Tamkang University department of Mass Communication。
  23. 葉洪生(1997)。論劍:武俠小說談藝錄。上海:學林出版社。
  24. 詹姆斯‧烏登、黃文杰翻譯(2015)。無人是孤島:侯孝賢的電影世界。上海=Shanghai:復旦大學出版社=Fudan University Press。
  25. 賈磊磊(2005)。中國武俠電影史。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
  26. 劉蔭柏(1992)。中國武俠小說史(古代部份)。河北:花山文藝出版社。
  27. 賴玉釵(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臺北,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28. 謝海盟(2015)。行雲紀:《刺客聶隱娘》拍攝側錄。臺北=Taipei:印刻出版社=INK Literary Monthly Publishing Co., Ltd.。
  29. 羅立群(1990)。中國武俠小說史。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
  30. 龔鵬程(2007)。大俠─俠的精神文化史論。臺北:風雲時代。
被引用次数
  1. 郭憲偉,郭金芳(2023)。製作霍元甲傳奇:從《近代俠義英雄傳》談起。運動研究,32(1),4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