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裴溥言《歐陽修詩本義研究》之開創價值

并列篇名

The Innovative Value of Pei Pu-Yan The Study of Ouyang Xiu's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Book of Odes

作者

張政偉(Cheng-Wei Chang)

关键词

裴溥言 ; 《歐陽修詩本義研究》 ; 《詩經》學史 ; 民國經學 ; Pei Pu-Yan ; The Study of Ouyang Xiu's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Book of Odes ; History of the Book of Odes ; The Classics Study in Republic of China

期刊名称

東華漢學

卷期/出版年月

31期(2020 / 06 / 01)

页次

79 - 103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裴溥言《歐陽修詩本義研究》是第一本對歐陽修《詩本義》進行深入探析的學術專著,其先導地位,無庸質疑。該書以文本證據與精細全面的歸納達致研究目的,釐清經學史的重要問題,得出具體可信的研究成果,證明歐陽修《詩本義》為開啟宋代《詩經》學新走向的重要著作。裴溥言《歐陽修詩本義研究》的主要研究目的在於以文獻對照的方式,論證歐陽修《詩本義》對朱熹《詩集傳》的影響。《詩本義》意義與價值是重要的學術論題,但是裴溥言主要處理的是確定經學史、《詩經》學史的學術傳播、繼承、影響甚至是互文的問題之前,必須證明的關鍵條件。裴溥言《歐陽修詩本義研究》的研究成果具體可信,客觀有據,可謂繼承且實踐民初經學要求科學的研究方法與客觀證據的發展方向。

英文摘要

Undoubtedly The Study of Ouyang Xiu's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book of odes is the first in-depth academic book of this field. This book used a literature-based approach to clarify important issues in the history of Classics. Proof that Ouyang Xiu's Original Meaning of The book of odes is an important work to open a new trend in the Song Dynasty. One of the important criteria for the evaluation of academic history is its influence.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rumor is to prove this.This book continues the concept of the reform of Chinese culture in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Its source of problem consciousness and research methods comes from here. Its pioneering value and research results can be seen as a continuation and representative of the early studies of the people.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歷史學
人文學 > 語言學
人文學 > 中國文學
参考文献
  1. 張政偉(2017)。糜文開、裴溥言《詩經欣賞與研究》之研究方法與價值。興大人文學報,59,165-189。
    連結:
  2. 張政偉, Cheng Wei(2019)。裴溥言《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之學術價值。當代儒學研究,26,85-112。
    連結:
  3.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chinlit/ch/html/MA3re001.htm,2018/8/30。2020/4/30作者讀取。
  4. (宋)朱熹(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5. (清)王弘,何本方(點校)(1999).山志.北京:中華書局.
  6. (清)永瑢(編纂)、紀昀(編纂)(1997).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7. (清)朱彝尊(1979).經義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8. 中華民國孔孟學會(編)(1981)。詩經研究論集,臺北:
  9. 王倩(2009)。歐陽修對朱熹詩教思想的影響。教育史研究,2009(1),16-19。
  10. 王慶玲(2010)。濟南,山東大學。
  11. 王學文(2010)。歐陽修《詩本義》傳世版本之我見。蘭臺世界,14,72-73。
  12. 白雲嬌(2007)。保定,河北大學。
  13. 朱維錚(編校)(2010).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4. 何澤恆, Zeheng(1976)。歐陽修之詩經學。孔孟月刊,15(3),18-25。
  15. 李君華(2008)。杭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16. 李君華(2012)。歐陽修《詩本義》卷帙、成書年代及編纂體例研究。新餘學院報,2012(3)
  17. 李梅訓(2005)。歐陽修詩本義名湮不彰的原因。社會科學家,116,25-27。
  18. 李梅訓(2004)。歐陽修詩本義對詩序的批評及影響。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4),467-470。
  19. 車行健, Shixing Jian(2002).詩本義析論: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臺北=Taipei:里仁書局=Lejn Books.
  20. 林宜鈴(2008)。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
  21. 林慶彰(編)(1993)。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
  22. 林慶彰(編)(1998)。經學研究論叢,臺北:
  23. 胡樸安,《詩經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24. 唐海豔(2010)。哈爾濱,黑龍江大學。
  25. 唐海豔, Haiyan(2010)。歐陽修詩本義研究綜述。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106-109。
  26. 秦蓁(2016)。從理性的《詩經》學到理學的《詩經》學—以歐陽修《詩本義》與朱熹《詩集傳》為中心研究。廣西社會科學,2016(5),171-176。
  27. 商意盈(2010)。杭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28. 戚欣(2012)。哈爾濱,黑龍江大學。
  29. 陳戰峰, Zhanfeng(2015).歐陽修詩本義研究新探.北京=Beijing: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30. 傅佳(2012)。試論朱熹對歐陽修《本末論》的繼承與突破。中典籍文化研究,2012(3),45-55。
  31. 楊麗萍(2007)。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32. 裴普賢=裴溥言(1980)。歐陽修詩本義內容及其對宋代詩經學影響的考察。幼獅學誌,16(2),74-123。
  33. 裴普賢, Puxian(1981).歐陽修詩本義研究.臺北=Taipei:東大圖書公司=Dongda Books Co., Ltd..
  34. 趙制陽(1980)。歐陽修詩本義評介。中華文化復興月刋,13(9),75-84。
  35. 趙明媛(1990)。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
  36. 趙貞信, Zhenxin(1958)。歐陽脩對經學上的貢獻。文史哲(山東大學學報),1958(3),19-28。
  37. 劉師培(1997).劉申叔遺書.南京:鳳凰出版社.
  38. 歐陽修, Xiu,楊家駱(編), Jialuo(ed.)(1991).歐陽修全集.臺北=Taipei:世界書局=World Books.
  39. 糜文開, Wenkai.,裴普賢, Puxian(1986).詩經欣賞與研究(三).臺北=Taipei:三民書局=Sanmin Books.
  40. 謝亮(2010)。淮北,淮北師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