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張政偉(2017)。糜文開、裴溥言《詩經欣賞與研究》之研究方法與價值。興大人文學報,59,165-189。
連結:
-
張政偉, Cheng Wei(2019)。裴溥言《詩經相同句及其影響》之學術價值。當代儒學研究,26,85-112。
連結:
-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網站,http://homepage.ntu.edu.tw/~chinlit/ch/html/MA3re001.htm,2018/8/30。2020/4/30作者讀取。
-
(宋)朱熹(2000).朱子文集.臺北:德富文教基金會.
-
(清)王弘,何本方(點校)(1999).山志.北京:中華書局.
-
(清)永瑢(編纂)、紀昀(編纂)(1997).欽定四庫全書總目.北京:中華書局.
-
(清)朱彝尊(1979).經義考.臺北:臺灣中華書局.
-
中華民國孔孟學會(編)(1981)。詩經研究論集,臺北:
-
王倩(2009)。歐陽修對朱熹詩教思想的影響。教育史研究,2009(1),16-19。
-
王慶玲(2010)。濟南,山東大學。
-
王學文(2010)。歐陽修《詩本義》傳世版本之我見。蘭臺世界,14,72-73。
-
白雲嬌(2007)。保定,河北大學。
-
朱維錚(編校)(2010).周予同經學史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何澤恆, Zeheng(1976)。歐陽修之詩經學。孔孟月刊,15(3),18-25。
-
李君華(2008)。杭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
李君華(2012)。歐陽修《詩本義》卷帙、成書年代及編纂體例研究。新餘學院報,2012(3)
-
李梅訓(2005)。歐陽修詩本義名湮不彰的原因。社會科學家,116,25-27。
-
李梅訓(2004)。歐陽修詩本義對詩序的批評及影響。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2(4),467-470。
-
車行健, Shixing Jian(2002).詩本義析論:以歐陽修與龔橙詩義論述為中心.臺北=Taipei:里仁書局=Lejn Books.
-
林宜鈴(2008)。臺中,東海大學中文所。
-
林慶彰(編)(1993)。中國經學史論文選集,臺北:
-
林慶彰(編)(1998)。經學研究論叢,臺北:
-
胡樸安,《詩經學》。上海:商務印書館,1933。
-
唐海豔(2010)。哈爾濱,黑龍江大學。
-
唐海豔, Haiyan(2010)。歐陽修詩本義研究綜述。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6),106-109。
-
秦蓁(2016)。從理性的《詩經》學到理學的《詩經》學—以歐陽修《詩本義》與朱熹《詩集傳》為中心研究。廣西社會科學,2016(5),171-176。
-
商意盈(2010)。杭州,浙江大學人文學院。
-
戚欣(2012)。哈爾濱,黑龍江大學。
-
陳戰峰, Zhanfeng(2015).歐陽修詩本義研究新探.北京=Beijing: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China Social Sciences Press.
-
傅佳(2012)。試論朱熹對歐陽修《本末論》的繼承與突破。中典籍文化研究,2012(3),45-55。
-
楊麗萍(2007)。北京,首都師範大學。
-
裴普賢=裴溥言(1980)。歐陽修詩本義內容及其對宋代詩經學影響的考察。幼獅學誌,16(2),74-123。
-
裴普賢, Puxian(1981).歐陽修詩本義研究.臺北=Taipei:東大圖書公司=Dongda Books Co., Ltd..
-
趙制陽(1980)。歐陽修詩本義評介。中華文化復興月刋,13(9),75-84。
-
趙明媛(1990)。桃園,中央大學中文所。
-
趙貞信, Zhenxin(1958)。歐陽脩對經學上的貢獻。文史哲(山東大學學報),1958(3),19-28。
-
劉師培(1997).劉申叔遺書.南京:鳳凰出版社.
-
歐陽修, Xiu,楊家駱(編), Jialuo(ed.)(1991).歐陽修全集.臺北=Taipei:世界書局=World Books.
-
糜文開, Wenkai.,裴普賢, Puxian(1986).詩經欣賞與研究(三).臺北=Taipei:三民書局=Sanmin Books.
-
謝亮(2010)。淮北,淮北師範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