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
-
何懷碩(1976/7/29)。〈言論的道德責任─對於訪問「名女人」二文的批評〉。《聯合報》,版13。
-
薇薇夫人(1973/7/17)。〈我會有所選擇〉。《聯合報》,版12。
-
薇薇夫人(1972/8/3-4)。〈新女性主義(上)、(下)〉。《聯合報》,版9。
-
薇薇夫人(1972/6/5)。〈共同盡責努力才有幸福〉。《聯合報》,版10。
-
拓荒者出版社(1976/6/27)。〈女與男〉。《中國時報》,版18。
-
胡汝森(1976/7/11)。〈胡說何秀子〉。《中國時報》,版17。
-
丹扉(1976/3/8)〈她們在做〉。《中國時報》,版15。
-
王中平(1976/6/26)。〈一個名女人的升起與隱落─何秀子訪問記〉。《聯合報》,版12。
-
薇薇夫人(1965/6/23)。〈「女性的不平」〉。《聯合報》,版7。
-
七等生(1976)。女與男。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子宛玉編(1988)。風起雲湧的女性主義批評。臺北:谷風。
-
中國論壇編委會編(1989)。女性知識份子與臺灣發展。臺北:中國論壇雜誌社。
-
丹扉(1976)。丹扉的話。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丹扉(1977)。丹扉隨筆兩則:陳冷「冷眼冷語」。書評書目,49,61-62。
-
王秀雲(1992)。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歷史所。
-
朱明(1976)。她們的血汗、她們的眼淚。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呂秀蓮(1976)。數一數拓荒者的腳步。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呂秀蓮(1974)。新女性主義。臺北:幼獅月刊社。
-
呂秀蓮(1977)。新女性何去何從。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呂秀蓮(1990)。新女性主義。臺北:前衛出版社。
-
呂秀蓮(1974)。尋找另一扇窗:拓荒的話。臺北:書評書目出版社。
-
呂秀蓮(1976)。幫他爭取陽光。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呂秀蓮編(1977)。他們為什麼成名?。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李元貞(1990)。解放愛與美。臺北:婦女基金會出版部。
-
李文(1996)。縱橫五十年─呂秀蓮前傳。臺北:時報文化出版社。
-
拓荒者出版社編(1976)。何秀子事件。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拓荒者出版社編(1978)。了解婚姻才能抓住幸福:臺北市家庭主婦現狀調查報告。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林麗娟(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新竹,清華大學中文所。
-
施叔青編、Rossi, Alice S.(1976)。從女人到人。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范情編(2006)。女人屨痕─台灣女性文化地標。臺北:女書文化。
-
范銘如(2002)。眾裏尋她:臺灣女性小說縱論。臺北:麥田出版社。
-
孫慶餘譯、傑可‧尼可斯。新男性。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孫慶餘譯、麗芙‧塢曼。夢與真實。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國家圖書館編(2007)。戒嚴時期查禁書刊展展覽選目。臺北:國家圖書館。
-
曹又方編(1986)。出岫。臺北:時報文化。
-
曹又方編(1976)。她們為什麼成名。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陳正維(2010)。新女性主義的匕首投槍─談呂秀蓮雜文的副刊傳播效果與時代意義。清大成大臺文所研究生交流會,苗栗南庄:
-
陳正維(2011)。戰後女性散文史的新流域─專欄作家丹扉與薇薇夫人的雜文書寫與女性關懷(1962-1982)。第八屆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臺北:
-
陳冷(1977)。冷眼冷語。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陳柳妃(2005)。碩士論文(碩士論文)。花蓮,東華大學中文所。
-
陳若璋譯、Brownmiller, Susan(1976)。性+暴力。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雪韻(1977)。獄。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曾逸韻譯、莫禮香‧佛蘭素花(1977)。再婚手記。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薇薇夫人(1976)。男人背後的女人。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羅珞珈譯、Krantzler, Mel(1976)。創造性的離婚。臺北:拓荒者出版社。
-
顧燕翎編(2000)。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臺北:女書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