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以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美學”論戲劇之社教功能

并列篇名

Discuss the Social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the Drama from the "Tragedy Esthetics" of Aristotle

DOI

10.30001/JIES.200803.0015

作者

陳麗妃(Li-Fei Chen);陳麗舟(Li-Chou Chen);陳重任(Rain Chen)

关键词

亞里斯多德 ; 悲劇美學 ; 社教功能 ; Aristotle ; Tragedy Esthetics ; Social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

期刊名称

美容科技學刊

卷期/出版年月

5卷1期(2008 / 03 / 01)

页次

221 - 2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本研究是以亞里斯多德所提出的「悲劇美學」來談論戲劇的社教功能。藉由相關資料的蒐集探討亞里斯多德「悲劇美學」之基本觀點要素和中西方歷史故事、童話對悲劇的詮釋及所賦予社教功能的意義。並期望藉由本次論文的分析,瞭解亞里斯多德的「悲劇美學」觀點和戲劇所帶來的啟示及戲劇賦予人們的社會教化意義。亞里斯多德的主要悲劇精神就是透過模仿,激起憐憫和恐懼,並藉由觀看悲劇主角遭受不應遭受的厄運而引起憐憫或恐懼,使這種情感得到陶冶與淨化,並且達到警惕的作用。戲劇的本身除了具有娛樂性之外,其更重要的意義是藉戲劇來提升社教功能;當今社會充滿著不盡祥和之現象,對於戲劇情節及內容的選擇更顯得重要。籍由悲劇本質的「憐憫」及「恐懼」來教化人心,達到社會淨化的目的,以符合戲劇的社教功能。

英文摘要

This research talks about the social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 which are based on the ”Tragedy Esthetics” from Aristotle. According to the correlative information about Aristotle to discuss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historical stories, fairy tales' meanings to the social and educational functions. And expect the analysis of this thesis can make understand the point of view of Aristotle's theory and the meaning of the dramas which they brought to our society. Aristotle's main tragic spirit is the highest level of art. Tragedy evokes the pity and fears by imitations. As we watch the dramas we experience all the fears and tragedies of the characters. The emotions purify our hearts and make us stay alert, A drama must have its entertainment value but also the functions to upgrade the society and education. The world has so much unpeaceful phenomenon nowadays. The story of the drama should be chosen carefully. By the ”pity” and ”fear” to educate people and purify the society, it is the most important function of the drama.

主题分类 醫藥衛生 > 醫藥總論
醫藥衛生 > 基礎醫學
醫藥衛生 > 中醫藥學
醫藥衛生 > 外科
醫藥衛生 > 藥理醫學
社會科學 > 經濟學
社會科學 > 管理學
参考文献
  1. 么大中、羅炎編著(2000)。亞里士多德-西方文化的奠基者。婦女與生活社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2. 王爾德、張福敏譯(2003)。快樂王子。星月文化。
  3. 弗德當希·威廉·尼采、周國平譯(2000)。悲劇的誕生。貓頭鷹出版社。
  4. 朱光潛(2001)。西方美學史。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 朱光潛(1995)。悲劇心理學。日臻出版社。
  6. 李醒塵(1996)。西方美學史教程。淑馨出版社。
  7. 村松朠、文君妃譯(1989)。項羽傳。國際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8. 亞里斯多德、姚一葦譯(1966)。詩學箋註。中華書局。
  9. 亞里斯多德、陳中梅譯(2001)。詩學。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0. 林國源(2000)。古希臘劇場美學。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1. 崔小萍(1996)。表演藝術與方法。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2. 張炳陽(1999)。觀看之道:論亞里斯多德的"Katharsis"與戲劇治療的根據。台北師院語文集刊,4
  13. 曹其敏(1998)。戲劇美學。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14. 莎士比亞、梁實秋譯(1997)。丹麥王子哈姆雷特之悲劇。台灣商務印書館股份有限公司。
  15. 陳巧齡(2003)。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教育研究所。
  16. 葉朗編(1993)。現代美學體系。書林出版有限公司。
  17. 鄭鴻之(1995)。中華帝國爭霸史·楚漢相爭·霸王別姬。華嚴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