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摘要
|
Because the internet grows quickly, there is a great difficulty in the management of traditional bookstores. In this circumstance, managers must try to find a solution and get through the problem. Luckily, some operators use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Aesthetics and create a new road. This research wants to find the main factor influencing customers while they are consuming. By using Q method, we classify 30 respondents into three types- comfortable spatial allocation, relax and clean seats and quiet and convenience environment. We give some appropriate suggestions for these types.
|
参考文献
|
-
江存仁、張瑞玲(2006)。體驗行銷之策略管理研究:以誠品書店為焦點。績效與策略研究,3(2),175-193。
連結:
-
李珊瑋、劉仲矩、徐木蘭、葉一璋(2010)。臺灣高科技產業的組織美學實踐作為之初探─以新竹科學園區廠商為例。管理學報,28(3),289-307。
連結:
-
林效荷、江志明、夏學理(2009)。複合式休閒運動市場區隔之研究。Journal of Data Analysis,4(5),165-195。
連結:
-
林敬文(2002)。陶淵明美學思想之探索。運籌研究集刊,2,85-112。
連結:
-
林榮泰、林伯賢(2009)。融合文化與美學促成文化創意設計新興產業之探討。藝術學報:表演類(革新版),85,81-105。
連結:
-
施沛潔(2012)。個人生活美學認知與其形象風格關係問題之研究─以嘉義地區高中職教師及高等教育學生為例。美容科技學刊,9(4),117-138。
連結:
-
洪雅玲(2011)。新美學:豐富媒體設計初探-以2006~2009 年台灣金手指網路廣告獎得獎作品為例。設計研究學報,4,1-15。
連結:
-
范銀霞(2012)。藝術的商業性與美學。藝術學報,91,63-83。
連結:
-
徐丹桂(2014)。網路書店行銷策略與消費者忠誠度之相關性研究─以台北地區之消費者為例。商管科技學刊,15(2),161-184。
連結:
-
高木森(2010)。美與藝。書畫藝術學刊,9,1-17。
連結:
-
張德銘、郭維華(2013)。休閒美學與設計變革-以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為例。慈惠學報,9,125-133。
連結:
-
陶聖屏(2013)。體驗行銷與人格特質在文創產品創造力認知與忠誠度之研究-以「法藍瓷」為例。行銷評論,10(1),1-17。
連結:
-
費之絹(2014)。臺灣攝影獨立書店商業模式研究。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14,226-236。
連結:
-
楊輝、溫國勳(2012)。圖書館空間設計與以人為本思維關聯的初探-以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空間改造為例。文化創意產業研究學報,2(4),359-369。
連結:
-
廖世義、黃鈺婷、譚子文(2009)。行銷管理美學要素之初探。行銷評論,6(3),391-422。
連結:
-
劉仲矩(2010)。網路使用者衝突原因認知類型之研究。電子商務研究,8(3),299-322。
連結:
-
劉仲矩、詹孟慈(2013)。餐廳美學重要性之研究。行銷評論,10(3),271-291。
連結:
-
劉悅笛(2010)。融入「生活美學」的當代「環境美學」。應用倫理評論,49,73-86。
連結:
-
蕭至惠、許志賢、許世芸、許書銘(2007)。探討商店環境刺激對消費者情緒與購物價值之影響。運動休閒餐旅研究,2(2),48-66。
連結:
-
蕭振邦(2000)。大地美學:其議題探究與可能開展。鵝湖學誌,25,99-144。
連結:
-
謝謹羽(2011)。實體書店消費者與體驗行銷之研究─以大學生為例。中華印刷科技年報,2011,349-362。
連結:
-
顏惠芸、林榮泰(2012)。從文創產業的感質商品到商業模式的設計加值。藝術學報,91,127-152。
連結:
-
Barney, J.(1991).Firm Resources and Sustained Competitive Advantage.Journal of Management,17(1),99-120.
-
Bem, D.J.(1967).Self-perception: An alternative interpretation of cognitive dissonance phenomena.Psychological Review,74,183-200.
-
Colbert, B.A.(2004).The Complex Resource-Based Review: Implications for Theory and Practice in Strategic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9(3),341-358.
-
Cross, R.M.(2005).Exploring attitude: the case for Q methodology.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20,206-213.
-
Featherstone, M.(2007).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London:Sage.
-
Lash, S.,Urry, J.(1994).Economics of sings and space.London:Sage.
-
Mayer, K.J.,Salomon, R.M.(2006).Capabilities, Contractual Hazards, and Governance: Integrating Resource-Based and Transaction Cost Perspectives.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49(5),942-959.
-
Schlinger, M. J.(1969).Cues on Q-Technique.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9(3),53-60.
-
艾淑婷、宋貞儀(2006)。美學經濟趨動台灣中小企業建構軟實力。中小企業發展季刊,16,209-222。
-
吳俊寬(2013)。感性產品之創新設計-以創新曲木椅設計為例。設計與環境學報,14,57-85。
-
岑淑筱、郭家毓(2012)。意產業其組織發展歷程、品牌經營與體驗行銷關係之研究:以陶瓷工藝業為例。創業管理研究,7(3),103-128。
-
李君如、陳品孜(2011)。美學經濟風潮下的企業創新思維-由厚植美感與品牌經營的觀光工廠經驗談起。健康管理學刊,9(1),83-97。
-
李謁政(1998)。室內美學的誕生。中原學報(人文及社會科學系列),26(2),49-56。
-
李鴻生(2013)。美感教育的目標與鵠的。耕莘學報,11,89-99。
-
林玉山(2003)。生活藝術價值導向的美育功能對新課程之啟示。藝術論壇,1,73-85。
-
范素梅(2009)。芳香療法與生活美學。師友月刊,507,73-75。
-
張宏生(2010)。臺灣旅館業綠色行銷與環保標章探討。健康管理學刊,8(1),47-59。
-
張耀升(2003)。國內網路書店消費者滿意度研究。中州學報,17,191-207。
-
郭曉禧(2009)。碩士論文(碩士論文)。國立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系研究所。
-
陳金木(2001)。中國藝術與生活的多向度風貌。國文學誌,5,247-267。
-
陳美杏(2006)。構成企業人文主義美學空間之多重西洋古典美學座標。人文社會學報,2,19-40。
-
陳貞蓉、蔡娟秀、陳以昌(2011)。護理美學概論。護理雜誌,58(2),93-97。
-
曾俊堯(2001)。影響出版業者發展網路書店因素之研究。中州學報,14,119-132。
-
賀秋白、蘇峻弘、詹書麟(2010)。獨立書店的商業模式與契機-以公館溫羅汀文化圈為例。圖文傳播藝術學報,2010,111-122。
-
雷叔雲(2006)。小而美的策略-獨立書店的求存之道。全國新書資訊月刊,87,14-17。
-
廖國鋒、蔡淑梨、李律嫺(2007)。商店實體環境對消費行為影響之研究以服飾零售業為例。華岡紡織期刊,14(1),41-57。
-
蔡怡玟(2011)。慢活:流行與販賣間?以淡水老街周遭一帶為初探。文化研究月報,113,1-36。
-
顏惠芸、林伯賢(2013)。商品之設計與行銷方式探討:以品家家品為例。設計與環境學報,14,39-56。
-
蘇信恩、王雅慧、林坤誼(2011)。地方特色產業於城市行銷中的定位與應用之研究:以后里薩克斯風產業為例。台中教育大學學報,人文藝術類,26(2),25-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