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長生殿》對唐代“李楊情事詩”之運用及其意義

并列篇名

The Discussion about How the Writer of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Employed the Poems of Tang Dynasty to Describe the Love Story about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 in the Libretto

DOI

10.30092/JHCLANCHU.200603.0010

作者

陳富容(Fu-Jung Chen)

关键词

洪昇 ; 長生殿 ; 唐玄宗 ; 楊貴妃 ; Hong Sheng ;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 Li Long-ji ; Yang Yu-huan

期刊名称

興大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6期(2006 / 03 / 01)

页次

241 - 264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長生殿》是清代著名劇作家洪昇的得意之作,此劇一出,曾造成「梨園子弟,傳相搬演」的盛況,甚至被譽為「一部鬧熱的《牡丹亭》」,在戲曲史上的地位極高。而造就此劇成功的因素,便在於它的文辭創作上。 洪昇《長生殿》的文辭創作不僅意境高,而且皆合律可歌,是詞情與聲情兼美的作品。在他的文辭創作中有顯著的一個特色,即為善於在文辭中融化古典詩詞,而其所化用的古典詩詞中,則以唐代詩人以「李楊情事」為主題所創作的詩句最為常見。不論是曲文、賓白、上下場詩的化用,甚至是關目的點染,皆能使其於詞意及格律上融合無間,不見絲毫勉強之跡,巧妙的完成詩詞曲白之間的文體轉換。本文即探索其融合唐代「李楊情事詩」之跡,並尋找其於戲曲文學中,具代表性的典型意義。

英文摘要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is the best libretto of Hong Sheng who is famous in Ging Dynasty. When the libretto was written, allof the performers wanted to show it. And it gained reputation of cheerful ”Muu-dan Tyng”.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became very famou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a drama. The successful element is it's phraseology. About the phraseology of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it doesn”t only have great artistic conception, but also conforms the rules and forms of classical poetic composition. Especially, it is also excellences in meaning and melody. There is a feature in it's phraseology that is good at application to traditional poetry. The most of poetry that he used is about the love story of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 In the libretto, the phraseology quoting the traditional poetry which including the lyrics of the song, the spoken part of an opera and the poems that the role read when he appear or exit is excellent.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ion about how the writer of ”The palace of Eternal Youth” employed the poems of Tang Dynasty to describe the love story about Li Long-ji and Yang Yu-huan in the libretto, and find out it's impotant meanings in the traditional China drama.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清金植著、王湜華點校(1982)。不下帶編巾箱說。北京:中華書局。
  2. 清洪昇著、徐朔方校注(1990)。長生殿。台北:里仁書局。
  3. 清聖祖敕編(1996)。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
  4. 王永健著(1993)。洪昇和長生殿。台北:萬卷樓圖書。
  5. 王衛民編(1983)。吳梅戲曲論文集。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
  6. 竹村則行著、清風譯(1994)。洪昇的七夕詩與《長生殿》。杭州師範學院學報,4
  7. 何念龍著(2000)。唐明皇的開元興衰及與楊貴妃的悲歡離合。台北:笙易有限公司。
  8. 吳世如著(2002)。淡江大學中國文學系。
  9. 吳晶著(1998)。論唐詩對李楊愛情及楊貴妃形象的評價。溫州師範學院學報,5
  10. 吳翔著(1997)。《長恨歌》思想探微。泰安師專學報,3
  11. 李佩玲著(1998)。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12. 李迪江著(2003)。〈長恨歌〉與《長生殿》的體裁比較。西南民族學院學報,5
  13. 周相錄著(2003)。〈長恨歌〉研究。成都:巴蜀書社。
  14. 孫京榮著(1994)。從《沈香亭》《舞霓裳》到《長生殿》-論《長生殿》創作的心理歷程。西北師大學報,31(1)
  15. 袁枚著、張健精選(1986)。隨園詩話。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6. 康保成著(1998)。楊貴妃的被誤解與楊貴妃形象的被理解。文學遺產,4
  17. 張哲俊著(1997)。論《梧桐雨》和《長生殿》-兩種悲劇形成。文學遺產,2
  18. 張曉風著(2004)。楊貴妃和她的詩。中國時報(2004/02/20)。
  19. 陳文忠著(1998)。《長恨歌》接受史研究-兼論古代敘事詩批評的形成發展。文學遺產,4
  20. 陳仕華編(1993)。詩韻集成-附筆畫索引。台北:學海出版社。
  21. 陳金現著(2002)。〈長恨歌〉的接受與評論-以宋人爲主。台北:萬卷樓圖書。
  22. 陳桂雲著(1986)。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
  23. 陳萬鼐著(1970)。洪昇研究。台北:台灣學生書局。
  24. 陳鴻儒著(1999)。《長生殿》徐注小議。華僑大學學報,4
  25. 曾永義(1969)。長生殿研究。台北:台灣商務書局。
  26. 曾永義著(2004)。中國古典戲劇選注。台北:國家出版社。
  27. 曾永義著(1997)。論說戲曲。台北:聯經出版社。
  28. 曾永義著(1983)。中國古典戲劇選注。台北:國家出版社。
  29. 曾進豐著(2003)。晚唐詩的鋒芒與光彩-以社會詩及風人體爲例。台南:漢風出版社。
  30. 黃敬欽著(1979)。台北,嘉新水泥公司文化基金會。
  31. 趙謙著(1992)。唐七律藝術史。台北:文津出版社。
  32. 劉黎卿著(1990)。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
  33. 簡恩定(1997)。唐人詩中的唐玄宗與楊貴妃事跡。空大人文學報,6
被引用次数
  1. 柯香君(2008)。《長生殿》集唐下場詩之「多義性」研究。彰化師大國文學誌,17,14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