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名

白璧德人文主義的中國闡說及其影響-以薩依德的理論旅行說為徑

并列篇名

Chinese View and Its Impact of Irving Babbitt's Humanism: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Said's Traveling Theory

DOI

10.30092/JHCLANCHU.200709.0016

作者

周淑媚(Shu-Mei Chou)

关键词

白璧德人文主義 ; 人性二元論 ; 薩依德 ; 理論旅行 ; 中國闡說 ; Irving Babbitt's humanism ; duality of human nature ; Said ; traveling theory ; Chinese view

期刊名称

興大人文學報

卷期/出版年月

39期(2007 / 09 / 01)

页次

495 - 530

内容语文

繁體中文

中文摘要

20世紀初,美國思想家歐文•白璧德提出人文主義,他希望用人文主義來調節一與多的關係,反對極端的多元論,喚起對「一」的信心。白璧德人文主義的文化觀對其中國弟子影響至深,適合他們用來反思中國傳統文化與重建中國文化、啟發國民性的需要。白璧德的文化哲學思想與文學批評觀,經由學衡派和梁實秋等接受個體,對20世紀中國文化思想及文學的發展與建設產生重大的影響。考察歐文•白璧德在中國既被接受,又被抵抗的文化遭際,可以給21世紀的文化現代建設重要的啟示。

英文摘要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Irving Babbitt advocated humanism. He hopes to readjus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e and the many by adopting the theory of Humanism and refuting radical pluralism, thus to call back people's trust in the one. Irving Babbitt's humanist perspective in culture had great impact on his Chinese adherents, because this new speculation in culture could exactly meet the needs of Chinese followers for their rethink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the re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national enlightenment movement. Babbitt's culture philosoph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which accepted by Xue-Heng School, Liang Shi-qiu and so on, has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ulture and litera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Examination of the acceptance and resistance in China about Irving Babbitt's culture can enlighten Chinese cultural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主题分类 人文學 > 人文學綜合
人文學 > 圖書資訊學
人文學 > 歷史學
参考文献
  1. 周淑媚(2005)。學衡派與新文化運動者的多重對話。東海中文學報,17,127-152。
    連結:
  2. 大公報。
  3. (1999)。學衡。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
  4. (1979)。小說月報。東京:東豐書店。
  5. 作爲藝術家的易卜生:易卜生與中國重新思考
  6. 朱壽桐(2003)。歐文·白璧德在中國現代文化建構中的宿命角色。外國文學評論,2,117-125。
  7. 余英時(1994)。錢穆與中國文化。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
  8. 吳民祥(2006)。「啓蒙運動」的另一種訴求-「新人文主義」及其在中國高等教育中的實踐。高等教育研究,27(10),82-88。
  9. 吳宓(2000)。文學與人生。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0. 吳宓(1971)。雨僧詩文集。台北:地平線出版社。
  11.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2005)。吳宓詩話。北京:商務印書館。
  12.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1995)。吳宓自編年譜。北京:三聯書店。
  13. 吳宓著、吳學昭整理注釋(1998)。吳宓日記。北京:三聯書店。
  14. 吳學昭(1992)。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
  15. 吳學昭(1992)。吳宓與陳寅恪。北京:清華大學。
  16. 宋劍華(2005)。透視「五四」新文學的邏輯怪圈。社會科學輯刊,3,148-152。
  17. 沈松僑(1984)。學衡派與五四時期的反新文化運動。台北:台灣大學出版委員會。
  18. 沈衛威(2003)。留學生和現代大學理念。中華讀書報。
  19. 沈衛威(2004)。《大公報.文學副刊》對新人文主義的張揚。社會科學輯刊,3,142-147。
  20. 亞倫·布洛克著、董樂山譯(2000)。西方人文主義傳統。台北:究竟出版社。
  21. 周作人(1992)。惡趣味的毒害。晨報副刊
  22. 武新軍(2005)。現代性與古典傳統-論中國現代文學中的「古典傾向」。開封:河南大學出版社。
  23. 侯健(1974)。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台北:中外文學月刊社。
  24. 段懷清(2006)。白璧德與中國文化。北京:首都師範大學出版社。
  25. 美國《人文》雜誌社編(2003)。人文主義:全盤反思。北京:三聯書店。
  26. 胡淼森(2006)。「新人文主義」再探討。求是學刊,33(1),46-52。
  27. 胡適(1971)。嘗試後集。台北:胡適紀念館。
  28. 胡適著、姜義華編(1998)。胡適學術文集·新文學運動。北京:中華書局。
  29. 孫尚揚、郭蘭芳編(1995)。國故新知論-學衡派文化論著輯要。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
  30. 徐葆耕編(1998)。會通派如是說-吳宓集。上海:文藝出版社。
  31. 馬建英(2003)。魯迅與梁實秋論爭的另一種觀照。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7(6),56-59。
  32. 高旭東(2005)。論梁實秋的文學跨科學研究。中國比較文學,2,118-131。
  33. 張弘(2006)。論吳宓思想的體系性及其「一多」觀念。浙江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36(3),100-107。
  34. 怎一個「估」字了得?-從《學衡》的評價問題說開去
  35. 張賀敏(2001)。學衡派研究述評。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4,271-290。
  36. 梁實秋(1985)。雅舍散文。台北:九歌出版社。
  37. 梁實秋(1982)。梁實秋論文學。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38. 梁實秋、侯健(1977)。關於白璧德大師。臺北:巨浪出版社。
  39. 梅光迪。我們這一代的任務。留美學生月報,12(3)
  40. 80年代人道主義思潮「個人」觀念之辨析(修訂稿)
  41. 哈佛所見白璧德文檔中與中國學人相關的幾個檔,哈佛所見吳宓致白璧德的英文書信
  42. 回到常識:白璧德論大學教育-讀白璧德《文學與美國的大學》
  43. 歐文·白璧德著、孫宜學譯(2003)。盧梭與浪漫主義。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
  44. 歐文·白璧德著、張沛、張源譯(2004)。文學與美國的大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45. 鄭師渠(2001)。在歐化與國粹之間-學衡派文化思想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46. 魯迅(1996)。魯迅全集。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
  47. 錢穆(1956)。國學概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48. 薩依德著、謝少波譯、韓剛譯(1999)。賽義德自選集。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49. 羅志田(2001)。新舊能否兩立:二十年代《小說月報》對於整理國故的態度轉變。歷史研究,3,11-28。
  50. 羅崗、陳春艷編(2001)。梅光迪文錄。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